◎ 綠文
近年來,我國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形勢嚴峻,發生面積維持在1.8億畝左右。其中,松材線蟲病、美國白蛾等外來林業有害生物造成的危害和損失尤為嚴重,年均發生面積4200多萬畝,對我國森林生態系統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央領導多次就松材線蟲病和美國白蛾防控作出重要批示,國務院辦公廳先后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松材線蟲病預防和除治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美國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見》,部署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國家林草局積極貫徹落實,加強防治法規政策體系建設,建立了防治目標責任制、疫情督辦追責、下達年度防治任務等防治制度,探索建立檢疫執法長效機制,積極推進區域間聯防聯治,加強疫情防治督導和督辦問責,指導地方積極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全國先后拔除了154個松材線蟲病縣級疫區、20個美國白蛾縣級疫區,松材線蟲病發生面積占全國松林面積不足2%,美國白蛾基本實現有蟲不成災。但是,目前我國松材線蟲病、美國白蛾仍呈現擴散態勢,防治任務仍然十分艱巨,亟需全面加強防治工作。
近日,國家林草局發布“關于加強松材線蟲病和美國白蛾等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建議”復文(2020年第6000號),對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有關問題進行答復。
新修訂的《森林法》采用了“林業有害生物”的新表述替代了傳統的“森林病蟲害”。《植物檢疫條例》和《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是上世紀80年代制定的,頒布實施已近30年,許多條款已滯后于當前防控工作,存在指導性不強、約束力不夠等問題,有必要根據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對現行法規進行全面評估。目前,《森林法實施條例》正在修改,圍繞《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林業部分)》和《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修改工作開展相關調研正在進行中。下一步,國家林草局將加快推進《森林法實施條例》《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修訂進程,細化和完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內容,為松材線蟲病和美國白蛾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提供強有力的法制保障。
松材線蟲病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對林草事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有必要在機構建設、人員力量、防治能力建設等方面予以加強。目前,基層林草系統普遍面臨組織體系弱化、人員力量不足的問題,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造成一定影響。為適應新形勢需要,國家林草局積極開展了相關工作:一是對松材線蟲病和美國白蛾等有害生物防治開展專題業務培訓,組織編制林有害生物防治員相關培訓教材;組織開展“扎根基層工作,獻身林草事業”優秀畢業生遴選活動,引導和激勵廣大林草學科專業大中專畢業生獻身基層林草事業,用所學專業知識服務基層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二是將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專家納入高層次人才庫管理范圍,并于2019年成立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松材線蟲病防治專家委員會;頒布了《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開展全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職業技能競賽,提高基層人員專業化水平。三是根據《全國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建設規劃(2017—2025年)》,2017年以來共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5.3億元,重點支持各省開展國家級中心測報點和重點區域松材線蟲病防治基礎設施建設,購置疫情監測、處置等設施設備。其中,支持陜西松材線蟲病防治能力建設項目2600萬元。此外,2020年7月緊急支持秦嶺開展特殊林木培育項目2900萬元。
下一步,國家林草局將積極爭取中央有關部門支持,力爭在政策制定、機構設置、人員編制方面爭取更多支持;針對基層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人員力量薄弱、林業站所面臨撤并等問題,積極采取聯合調研、聯合發文、督辦等多種形式,爭取地方黨委政府支持,加快推進基層林草機構建設;指導陜西做好中央財政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補助項目入庫工作,編制《陜西秦嶺“青松搶救工程”建設方案》。
多年來,財政部門高度重視林業有害生物防控科研工作。一是配合科技部通過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對符合條件的相關科研活動進行支持。二是通過基本運行經費、基本科研業務費、中央級科學事業單位修繕購置專項資金、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等,加大對相關領域中央級科研院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支持力度,支持其改善科研基礎條件,自主開展研究等。三是會同科技部印發《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后補助管理辦法》,企業自主開展科研工作,符合條件的可以獲得后補助資金支持。
國家林草局高度重視林業有害生物防控科研工作。一是“十三五”期間協調科技部設立了“人工林重大災害成災機理和調控機制”“人工林重大災害防控關鍵技術研究”等項目。二是謀劃“十四五”重大研發需求,向科技部提交了“林業有害生物防控”重點研發需求,爭取將松材線蟲病和美國白蛾等林草重點有害生物防控納入重點研發計劃;探索開展松材線蟲病科技攻關“揭榜掛帥”,組織各方力量開展應急科技攻關。三是加強科技成果推廣,通過原國家科技支撐計劃、948項目和林業公益性行業專項,在松材線蟲病和美國白蛾防控關鍵技術、疫區精細化風險評估、松材線蟲病和美國白蛾基因資源庫等方面產生了一系列成果。四是依托林草防治總站牽頭成立林業生物災害監測預警國家創新聯盟,依托北京林業大學牽頭成立林業害蟲防治國家創新聯盟,依托南京林業大學牽頭成立林草生物災害防治裝備國家創新聯盟,推動建立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模式,為松材線蟲病和美國白蛾等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提供科技支撐。
下一步,科技部將在“十四五”農業農村科技創新布局中,開展松材線蟲病和美國白蛾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防控技術研究,突破森林重大災害綠色防控、災害生態調控等關鍵技術,為農林生態環境進一步提升,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國家林草局將利用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資金項目,在河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江西、甘肅、新疆等省份加大松材線蟲病和美國白蛾防治技術推廣。
經國務院同意,國家林草局先后與各省級人民政府簽訂了3輪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目標責任書,有效推動了地方政府落實松材線蟲病和美國白蛾防治責任。2015—2017年責任書履責期間,全國根除22個松材線蟲病縣級疫區,36個縣級疫區實現無病死樹;美國白蛾和森林鼠(兔)害成災面積分別下降32.68萬畝和15.57萬畝;主要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5‰以下。2019年,國家林草局根據《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制定了《松材線蟲病生態災害督辦追責辦法》,對地方政府工作不力造成疫情擴散、疫情數據造假等行為實施問責。下一步,國家林草局將在國務院同意后,抓緊與各省級人民政府簽訂2021—2025年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目標責任書,進一步壓實地方政府責任。同時,進一步完善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監管體系,督促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細,進一步提高防治質量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