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鄭可心 謝雯
作者單位:100015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
977年,Rizzetto等[1]在乙型肝炎患者肝臟中首次發現了一種新抗原,將其命名為delta抗原。3年后,他與Gerin研究發現一個小RNA與delta抗原有關,正式將其命名為丁型肝炎病毒(HDV)[2]。HDV依賴HBV傳播,使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作為病毒包膜,并通過相同的受體進入肝細胞。HDV是引起人類疾病的最小病毒之一。多項研究表明,與單獨感染HBV的患者相比,HBV和HDV合并感染可導致更嚴重的急性感染過程及更高的晚期肝硬化發病率[3],增加肝臟失代償和死亡事件的發生[4]。
HDV感染率隨著HBV疫苗的應用似乎有所下降。與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相比,HDV的治療由于缺乏直接抗病毒藥物而受到限制。似乎α干擾素對HDV有一定的療效,但治愈率低且初治成功后可復發[5]。此外,世界范圍內HDV的流行病學尚無定論,在蒙古、巴基斯坦和亞馬遜河西部等地,15%~20%的HBsAg攜帶者伴有HDV抗體陽性,但在一些歐洲國家和美國,HDV感染率不足1%[6],這些地區HDV的篩查結果似乎令人難以信服。準確獲得HDV流行病學資料頗具挑戰性,可能與以下原因相關:(1)檢測HDV前需鑒別大樣本量的HBsAg陽性患者,但在HBV感染率較低的地區難以實施;(2)由于流行模式潛在的演變、變量和方法學上的差異,HDV評估方法的異質性可想而知;(3)HBsAg患者篩選標準和HDV檢測方法可能導致樣本不具代表性。因此,需仔細評估潛在偏倚和代表性,才能更準確、充分地評估HDV流行率[7]。綜上所述,目前尚缺乏HDV流行病學統計數據及對由HDV引起的總體疾病負擔的合理估計。
針對全球HDV感染率和相關臨床疾病負擔,最近發表的兩篇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均提示了較高的HDV感染率。Chen等[8]研究來自61個國家和地區的4 012萬人,結果顯示HDV全球患病率為0.98%(95%CI:0.61~1.42),意味著全球約有7 200萬例HDV感染者。Miao等[9]研究來自48個國家和地區的33.215 5萬人和83個國家和地區的27.162 9萬HBsAg陽性者,結果顯示在全球普通人群中HDV的總患病率約為0.80%(95%CI:0.63~1.00),在HBsAg攜帶者中HDV總患病率約為13.02%(95%CI:11.96~14.11),意味著全球有4 800~6 000萬的HDV感染者。這兩項研究引發了一場關于研究潛在限制性的熱議,幾十年來,我們是否低估了HDV的全球患病率。
關于HDV感染問題有以下幾點需要考慮:(1)目前尚缺乏基于人群的研究;(2)經驗豐富的治療中心存在嚴重的轉診偏倚;(3)HDV RNA非標準化檢測敏感性較差;(4)對于HDV以及潛在HBV感染的治療和干預效果均不明確。最近Stockdale等[7]結合既往系統評價,對普通HBsAg陽性者和就診肝病科的患者進行了區分,顯示肝病科的患者HDV陽性率是HBsAg陽性者的4倍,并且發現不同地區的HDV危險因素存在異質性。例如,印度尼西亞HDV的合并感染并不常見[10];在HBV流行率較高的中國,不同省份間HDV流行率差異很大。一項來自香港的研究顯示,HBsAg陽性的靜脈吸毒者普遍攜帶HDV,而非吸毒者攜帶率卻很低[11]。因此,篩查時需考慮HDV血清陽性流行率的顯著異質性。對于不同國家和地區,不能采用HDV感染的“全能策略”。他們重新納入282項研究,包括來自95個國家的376個人群樣本,結果顯示HDV在全球人口中的流行率約為0.16%,即全球約1 200萬人感染過HDV[7]。在HBsAg陽性人群中,HDV流行率約為4.5%(95%CI:3.6~5.7)。HDV在靜脈吸毒者、性工作者、血液透析患者、男男性行為者、HCV合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的流行率更高。此外,研究顯示在HBsAg陽性人群中,HDV占肝硬化患者的18%及肝細胞癌(HCC)患者的20%。
雖然Stockdale等的研究數據似乎更能讓人信服,但該研究尚存不足。如在印度、俄羅斯、墨西哥和一些非洲國家難以獲取可靠的流行病學數據,這無疑增加了HDV全球疾病負擔的不確定性。加之納入研究中只有極少研究提供了血清學流行率,導致無法確認時間趨勢。因此,HDV是否仍然是21世紀的困擾或僅僅代表既往研究尚不清楚。早期相關研究顯示[12],隨著HBV疫苗的應用,HDV可能會從一些人群中消失,甚至達到完全控制,但全球遷移讓這一理想破滅。在大多數歐洲國家,絕大多數HDV患者出生在其他地區,而大部分研究都未考慮移民問題。此外,20%~50%HDV抗體陽性患者的HDV RNA可能檢測不到,表明感染已得到解決或HDV病毒血癥水平較低,這可能與肝臟疾病的良性過程相關??煽?、靈敏和標準的HDV RNA序列檢測手段是最近出現的,未來研究需關注這一問題。
既往所有系統評價均強調HDV感染與肝病的嚴重程度相關。但對于HDV在多大程度上增加HCC風險的爭論超過了HDV可能更早地發展為肝硬化。另一項研究顯示[13],抗HDV陽性患者的HCC風險是單獨感染HBV患者的1.28倍。HDV感染和HCC的關系只在亞洲研究中得到證實。宿主、環境或病毒因素能否解釋這一發現尚不清楚。
HDV的8個基因型在全球的分布如下[7]:基因1型為全球優勢流行型,占89.9%;北美洲主要為基因1型;南美以基因3型為主;西非為基因5型;中非洲為基因6~8型;東亞地區以基因2和4型多見。但是,不同HDV基因型與預后關系的研究很少,不同基因型的HDV感染在HCC中的作用尚待研究。
綜上所述,近期發表的的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解決了持續幾十年有關HDV感染的流行病學和自然史的關鍵問題。盡管HDV的血清陽性率可能并沒有最近研究顯示的那么高,但丁型肝炎無疑是一種嚴重的肝病,其肝癌風險也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