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電業職工的安全意識是電力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本文對職工安全意識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并從安全教育、安全培訓、安全活動、安全文化、安全考核等5個方面對提高電力職工安全意識進行了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電力企業;職工;安全意識;安全管理
安全意識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對安全的反映、感覺、思維等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安全意識反映了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對各種各樣可能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的外在環境條件的一種戒備和警覺的心理狀態。人有了安全意識,才會有安全行為;有了安全行為,才能保證安全。
影響職工安全意識的因素分析:
一是安全傳統的、單一的、直灌式的安全教育方式,使員工知曉安全確實重要,但僅此而已,員工不可能通過這些方式對安全認識有一個全面了解,因而對安全的認識總是停留在“安全確實重要”,這樣一個最基礎的認識上。這也從另一方面給我們的安全教育、活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是我們日常所進行的職業技能培訓,往往注重了工藝、質量和速度等技術方面的技能,而忽視了安全方面的技能,這是一個培訓的誤區。安全技能培訓理應是職業技能培訓的有機組成,唯此,才能廣泛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
三是安全生產意識每一個人都有,但是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種人人皆有的意識,又往往被人所忽視,因為缺乏崗位特性的安全意識,我們的職工在從事生產過程中,即使違反了安規中某項條款,卻也混然不知,這是缺乏專業安全技能培訓知識的表現。
四是人是感情動物。感情上的活動來原于內心,而我們日常的安全管理人員對員工所進行的自身安全意識教育,沒有運用一些手段或方法,去深入員工心靈,特別是對于在突發事件發生是時,心理承受、心理學反應等沒有系統教育,提高安全意識成了一句空話。
安全生產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運用安全系統工程的理論、方式方法對影響安全生產的人員素質,設備和管理等基本因素進行有效控制,達到“可控和在控”的目的,對人而言就必須從思想上提高安全意識,牢固建立起安全的防線,從而達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進而步入“我會安全”的境地。
人、機器和環境是不安全的匯集點,而人又是這三者中最活躍、最重要的因素,是唯一有思維,可以改變其他二者的主體。通過思維和探討,人是可以改變設備等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去創造一個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的。可見,人在安全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其自身安全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企業安全生產的管理水平。對電力企業來講,職工是否具有強烈的安全意識則顯得更為重要,職工安全意識不強,往往會違章作業,釀成事故,給電力生產安全和職工的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影響。
提高電業職工的安全意識是電力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下面就如何提高電力企業的安全意識,談談自己膚淺的看法。
一、讓員工視安全為需要,提高自我安全意識
安全意識因人的知識水平、實際經驗、社會地位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按照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結構論,把人的需要從低向高分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5個層次。其中安全則被列為基本的需要,是人對高級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基礎,是人的行為活動的原動力。企業如果把形勢教育,危機,憂患,競爭意識等貫穿于安全學習之中,要使員工明白,安全也是一種效益,安全也是一種幸福;讓員工從珍惜生命,保護健康的角度,理解了安全與職業,安全與經濟,安全與個人收入的關系,員工就會自覺地形成“我要安全”的意識。
二、學習規程和安全技術,增加安全理性意識
學習規程和電力安全技術是提高安全知識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電力職工應學習的規程包括《安規》、《運行規程》、《檢修規程》、《典型消防規程》及各種現場規程,還要不斷地了解、熟悉電力安全生產的管理規章、制度、技術要求。企業要對員工定期開展規程、制度的學習和考試,才能實現安全意識由量到質的飛躍。只有通過學習,積累、提高安全知識,安全意識活動的積極能動性才會被釋放、激發。而且通過學習過程中的感覺、知覺,使表象不斷上升為概念、判斷、推理,并運用邏輯的、理智化的思維活動,將安全意識形成系統化、體系化、高度自覺化的理論體系和思想。這就是安全的理性意識。安全理性意識的形成不僅能使職工適應安全生產的需要還能反映安全生產的本質特征和規律,能超前反映安全生產的未來發展趨勢。這種理性意識能積極有效地指導人們的行為活動方向,為避免事故和差錯奠定良好的心理預控思想。
三、認真開展安全活動,不斷強化安全意識
安全活動是在安全生產的長期實踐中得出的預防事故的有效措施,是班組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它為班組成員提供了安全思想、信息、技術、措施的交流場所。也就是說認真開展安全活動是提高安全意識的重要方法之一。
安全活動的重要一點就是語言、思想的交流,所以要求參加者發言,說出自己內心的認識、感知和印象是安全活動的重要內容。在安全活動中,通過大家的語言、思想交流、推理和判斷把個人心理的感性認識最終轉變為提高安全意識的推動力。
安全活動需要認真組織、合理安排,不能流于形式、降低質量。要定期開展,形成制度,使參加者的安全意識通過安全活動不斷得到鞏固、強化。
安全活動要結合實際并有針對性。如對事故的處理,應做到舉一反三,從事故中吸取經驗教訓,用科學的方法防范類似事故的發生。這樣才能開啟每個人安全意識中的預見性和反思性,使安全意識的深度、廣度得到發展,讓安全意識的積極能動性得以發揮。
四、打造企業安全文化,讓職工的安全潛意識為安全行為護航
企業安全文化是指企業安全活動創造的安全生產及勞動保護的觀念、行為、環境、物態條件的總和,體現為每一個人、每一個單位、每一個群體對安全的態度、思維程度及采取的行動方式。在實際工作中,企業多給員工一些人文關懷,如工作場地,掛一些充滿溫馨的提示語;安全監察中多一些理解與關懷和問候,讓員工在喜聞樂見的形式里,在溫馨親切的環境中自覺接受安全文化的熏陶,自覺提升安全理念。通過安全規章制度來約束員工的行為是強制的,員工在執行中容易產生抵觸情緒;而安全文化的滲透則是主動的、無形的,對員工的作業行為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是一種未被職工自覺意識到的意識活動,也就是潛意識。這種潛意識所發出的能量不容忽視,它能為安全行為保駕護航;經常運用和開發潛意識會使其向顯意識轉化。
五、嚴肅考核習慣性違章,消除安全經驗意識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經驗意識是人類意識的特殊結構,它由以往的生活經驗、日常常識和樸素的感性知識構成,很顯然,安全意識中也包括這種經驗意識。而且正是經驗意識的左右,使習慣性違章屢禁不止。只有通過嚴肅考核習慣性違章和不斷學習才能消除它的影響。另一方面,嚴肅考核習慣性違章也將逐步形成一種“人人講安全,人人管安全”的良好安全氛圍。
從職工對安全管理的態度來分析,其過程為:服從?—同化—內化3個階段。服從,即指個人為避免懲罰而按照要求、規范采取的表面行為。這說明新工人對規程、管理制度剛開始的執行只是表面服從,然后才會受班組中其它他的思想行為的同化,最終從內心深處接受安全規章和制度。這就說明嚴肅的獎罰會深刻影響一個人對安全的態度和意識。
作者簡介:
孫道章(1967-),男,江蘇江都人,工程師,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本科,從事電力企業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江蘇華電揚州發電有限公司? 江蘇? 揚州? 22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