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寒梅
摘 要:智慧旅游,也被稱為智能旅游。就是利用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借助便攜的終端上網設備,主動感知旅游資源、旅游經濟、旅游活動、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時發布,讓人們能夠及時了解這些信息,及時安排和調整工作與旅游計劃,從而達到對各類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
關鍵詞:東江;智慧旅游;調查;對策
隨著自駕車旅游、在線旅游、房車旅游等新的旅游方式的快速發展,旅游業為滿足這部分新興需求,從技術層面說,就要實現智慧旅游。同時,通過信息化,還可以及時監測各種突發事件,預防旅游安全事故,提高我們的應急管理能力,有效處理安全事故;而新型旅游電子商務企業的發展,不僅可以創造一種新型經營模式,還可以產生“鯰魚效應”,逼迫傳統企業改造提升,推動旅游企業現代化,從而實現旅游服務的智慧、旅游管理的智慧、旅游營銷的智慧。因此,打造東江湖智慧旅游景區不僅是把握大勢、順勢而為的發展理念,而且可以助推資興市旅游可持續發展,實現資興市旅游產業和城市管理的飛躍。
打造東江湖智慧旅游景區具有哪些困難,我們應當從何下手解決這些難題?帶著這些疑問,筆者先后來到資興市政務中心、資興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總局、東江湖風景名勝管理處、東江湖旅游公司等部門,采取實地調研、與部門主要領導座談等方式掌握第一手資料,最終形成此調研論文。
一、打造東江湖智慧旅游景區的現狀分析
(一)打造東江湖智慧旅游景區的必要性
從國際來看? 智慧旅游是智慧城市發展的產物。智慧城市的概念源自IBM在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其概念核心是“感知化”、“互聯化”和“智能化”。在智慧旅游方面走在前列的有韓國、比利時、英國和德國。比如,韓國開發了具有定位功能的掌上移動旅游信息服務平臺來發展智能旅游。比利時通過標識都市項目,標記博物館、名勝古跡、商鋪及餐館等,方便游客旅游線路導航,獲取旅游介紹、優惠活動。英、德開發智能導游促進文化旅游發展等。緊接著,智慧旅游在發達國家全面鋪開,且更加智能化。
從國內來看? 在國內,智慧旅游的概念是近10年才開始提出來的。從2010年開始,許多省市先后采取多種措施助推智慧旅游發展。比如,江蘇省鎮江市于2010年在全國率先提出“智慧旅游”概念,開展智慧旅游項目建設,開辟“感知鎮江、智慧旅游”新時空。智慧旅游的核心技術之一“感動芯”技術在鎮江市研發成功,并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上得到應用。在2010年第六屆海峽旅游博覽會上,福建省旅游局率先提出建設“智能旅游”概念,并在網上建立“海峽智能旅游參建單位管理系統”。福建啟動了“智能旅游”的先導工程——“三個一”工程建設,即一網(海峽旅游網上超市),一卡(海峽旅游卡,包括銀行聯名卡、休閑儲值卡、手機二維碼的“飛信卡”,以及衍生的目的地專項卡等),一線(海峽旅游呼叫中心,包括公益服務熱線和商務資訊增值預定服務熱線)。
2011年9月27日,蘇州“智慧旅游”新聞發布會正式召開,蘇州市旅游局正式面向游客打造以智能導游為核心功能的“智慧旅游”服務,通過與國內智能導游領域領先的蘇州海客科技公司進行充分合作,將其“玩伴手機智能導游”引入到“智慧旅游”中,大幅提升來蘇游客的服務品質,讓更多游客感受到“貼身服務”的旅游新體驗,為提升蘇州整體旅游服務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011年黃山旅游局開始建立智慧旅游綜合調度中心,主要由“旅游綜合服務平臺”和“旅游電子商務平臺”(途馬網)構成,具有“管理、服務、展示、經營”四大功能。
2011年11月,洛陽旅游體驗網、洛陽旅游資訊版、洛陽旅游政務版以及英、日、法、俄、韓、德等6個語種的外文版旅游網站已經建成。2011年牡丹文化節期間,洛陽市旅游局還與洛陽移動公司聯合推出電子門票,開通新浪洛陽市旅游局官方微博等,形成立體交叉的互聯網、物聯網旅游服務體系,在吸引游客方面作用明顯,初步打造出“智慧旅游”的基礎設施。
2012年初,南京旅游局全力推進“智慧旅游”項目建設,項目分為六個部分,項目建成后,凡是使用智能手機的游客,來南京后會收到一條歡迎短信。游客根據短信上的網址,可下載“游客助手”平臺,該平臺分為資訊、線路、景區、導航、休閑、餐飲、購物、交通、酒店等九大板塊,集合了最新的旅游信息、景區介紹和活動信息、自駕游線路、商家促銷活動、實時路況、火車票等信息。安裝后,可以根據個人需要實現——在線查詢、預訂等服務。
3、從資興市來看? 一是景區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隨著東江湖景區和資興全域旅游的發展,資興游客量不斷創造新紀錄,2018年年接待游客量已超百萬,2019年國慶節期間,東江湖景區的日接待游客更是高達2.6萬人次。東江湖景區面臨的游客超載問題刺激資興旅游智能發展,提高旅游質量和游客滿意度,實現東江湖景區可持續發展。二是治理景區管理危機的需要。東江湖景區為開放式景區,游客出入景點的管理難度增大,游客逃票現象頻出;景區公路狹窄,交通事故風險較高,救援難度較大;東江湖渡口面積教小,車船定位不準和不直觀,調度困難,游客滯留渡口現象嚴重等。東江湖景區的管理危機誘導資興旅游智能發展,提升東江湖景區的管理水平和運營能力。三是加強城市管理的需要。每逢旅游旺季,迎賓路擁堵不堪,景區外停車場停車秩序混亂,游客信訪投訴事件時有發生;旅游部門、公安交警、城管等相關單位責任壓頭、任務繁重,工作成效不佳。旅游旺季帶來的一系列城市管理難題,倒逼資興旅游智能發展,助推資興市城市管理水平提升。
(二)打造東江湖智慧旅游景區的可行性
1、政府重視? 資興市委、市政府對資興市發展智慧旅游高度重視,計劃第一期投入3000萬發展智慧旅游,打造東江湖智慧景區。目前正與中國聯通公司進行對接,利用聯通的技術和人才制定資興智慧旅游方案和建立資興旅游大數據中心,采取中國聯通運營,資興市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進行。明確由資興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具體負責資興市智慧旅游發展工作,由東江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建設和運行東江湖智能景區。
2、前期基礎? ?目前,東江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在東江湖景區已建立安防監控系統、智能票務系統、智能停車場、車船定位系統、車載檢票系統、公共廣播系統、線上系統等7個智能管理系統,即將建設人臉識別系統,計劃在資興智慧旅游大數據中心研發出來后,將東江湖景區各系統數據資源整合接入市旅游大數據中心,初步打造資興智慧旅游基本框架。
二、打造東江湖智慧旅游景區存在的主要困難
1、投入不足? 不管是建設景區智能管理系統和管理系統平臺,還是構建智慧旅游數據中心,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構建智能化管理系統。因此,資金問題是最大的瓶頸。然而在禁止地方政府舉債的政策要求下,PPP模式已成過去,財政支出下行壓力持續增大,依靠本級財政解決或爭取政策資金來建設智慧景區比較困難。而單純依靠東江湖旅游公司來發展智慧旅游更是捉襟見肘。
2、系統老化? 東江湖旅游景區從2013年開始陸續建設了7個智能管理系統。但是,隨著社會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這7個智能管理系統顯得個性化智慧功能不足,智能化程度不高。而且各系統之間沒有進行整合。如智慧停車系統,景區內部停車場通過門禁系統實現景區內停車智能化,但整個景區無旅游管理系統平臺實現整個景區的智能化停車管理和分析,更無智慧旅游數據中心統籌協調景區外的停車場,實現智能引導游客停車,緩解游客壓力。
3、融合不夠? 雖然資興市政務中心起步建設了資興智慧城市,但公安視頻監控數據、氣象數據、水利數據等尚未整合到市政務數據中心,無法助推資興智慧旅游發展;資興文旅公眾號僅有資興市旅游宣傳功能,無預定、銷售、電商等功能,資興轄區內的酒店、民宿都在美團、攜程等OTA平臺注冊,未與資興文旅公眾號等旅游平臺對接。
三、打造東江湖智慧旅游景區的建議
1、做好頂層設計? ?由于打造東江湖智慧旅游景區涉及技術領域多、建設時間長、運營時間長、投資金額大,且技術前沿、專業性強,包括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一系列城市感知設備與手段,政府自建自營的傳統模式難以滿足發展需求,資興智慧旅游發展難以一蹴而就,必須循序漸進、穩步推進。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做好智慧旅游頂層設計,啟動“一中心三平臺”建設項目,構建資興智慧旅游粗胚。建議分階段發展資興市智慧旅游。一方面,政府要以有限的資金投入解決旅游發展的突出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完善和升級東江湖景區智慧管理系統,提高東江湖景區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東江湖旅游的美譽度。另一方面,鼓勵社會資本介入。因為智慧旅游項目體量大、運營周期長,社會資本可通過使用者付費與政府補貼的形式產生收入,具有很高的利潤空間。
2、加大投入力度? 首先要更新系統。完善和升級東江湖景區的安防監控系統、智能票務系統、智能停車場、車船定位系統、車載檢票系統、公共廣播系統、人臉識別系統、線上系統等智能化管理系統,進一步整合系統數據形成景區內部的旅游數據平臺,并通過技術手段實現云數據實時圖形可視化、場景化以及實時交互。通過智能化分析和管理,切實解決停車難、車船載客分流難等東江湖景區迫切需要解決的旅游發展難題。設計研發具有旅游宣傳和旅游攻略、電子的導游和導覽、智慧停車、在線預定和評價、電商功能、移動支付、現場直播和旅游體驗分享、緊急求助和投訴等功能于一體的旅游軟件,并且通過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進行連接。利用高頻無線通訊芯片標識景區,方便游客導航和獲取旅游資訊,給游客帶來全新的智能文旅體驗。其次是創建“一中心三平臺”。建設旅游大數據中心,實現線上的數據采集、存儲、交換,并進行數據分析,推動旅游科學發展。建設旅游公共服務平臺,開發功能齊全、囊括旅游六要素的各個方面的“資興旅游APP”或“資興文旅公眾號”,為游客提供更佳優質和便利的旅游公共服務。建設大數據分析和營銷決策平臺,實現網絡熱度分析和客源市場分析,為資興旅游營銷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建設景區綜合運行管控平臺,不斷完善東江湖智慧管理系統,提升景區管理水平,給游客帶來更好的旅游體驗。再次是引進智慧旅游人才。積極引進有創意、懂技術的智慧旅游人才,為建設資興智慧旅游、打造東江湖智慧景區,以及運行和維護智能化管理系統和設備,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3、整合各種資源? ?發展東江湖智能景區,要找準東江文化旅游發展的戰略定位,構建東江智慧旅游大數據中心,并在東江旅游產業鏈中共享智慧發展,實現信息技術和旅游服務、旅游管理、旅游營銷的融合,使旅游資源和社會資源得到系統化整合和深度開發。資興旅游的最大優勢是生態,尤其是以霧漫小東江最為引人入勝。但生態旅游必須以文化為畫龍點睛。旅游者喜歡生態旅游,不僅僅是為了欣賞和研究大自然本身,更重要的是通過旅游,了解當地的文化和自然歷史知識,在風景中品味文化、品味人生,在文化中享受風景、感受自然。資興文化內涵豐富,尤其是水利和移民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壽佛文化獨具特色,尤為突出。深挖資興水利和移民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壽佛文化等旅游文化內涵,并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在景區內建設文化博物館。創建“資興文旅公眾號”,發布旅游資訊,介紹旅游文化和旅游產品,提供旅游攻略,方便游客便捷掌握資興旅游情況。積極推進資興全域旅游發展,依實際情況開發纜車、玻璃棧道等娛樂設施豐富景區旅游項目,多措并舉解決東江湖旅游景區“旺季過旺,淡季過淡”的難題。
(中共資興市委黨校? 湖南 資興? ?42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