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蘭
摘 要:長期以來,黨和國家一直在密切關注著農村的經濟建設。隨著現代科技在中國的持續發展,全面振興農村經濟建設已成為我國目前一項亟需完成的任務。在當今社會,“三農”問題聯系著我國的國計民生,向農村推廣農業技術,將有利于我國農村向現代化建設的方向轉型。然而,由于國家大力推動農村振興戰略的落實,這給農業技術的推廣帶來了更大的挑戰。以往的農業技術推廣手段已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對此,本文在分析農業技術推廣現狀的基礎上,針對農業技術的推廣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為全面推動農村振興戰略提供幫助。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鄉村振興;策略;創新
引言:現代化農業的建設為中國農村振興政策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由于農村振興政策的推廣,使得農業技術需滿足更高的要求,以前落后的農業技術推廣方式已不能幫助現代農業實現快速發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鄉村振興政策的實施。農業科學技術可以說是農村振興的技術支持,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農業技術的推廣是普及農業科學技術的關鍵性措施。通過普及先進的農業技術,不僅能夠有效解決土地少、人多、農業收入低的問題,而且有助于為中國農村農業的建設與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力量,從而推動農業的迅速發展。因此,為了改善并創新農業技術推廣的模式、大力支持鄉村振興策略,有必要適當的結合科學方法。
1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性
1.1 法律政策的必然要求
不管對于那個國家來說,農業都與國家經濟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大力改進農業生產技術,以適應國家發展的需求,是黨和國家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的事。我國的政策明確表明,發展農村經濟必須以提高農村綜合素質為前提,與科技相結合,實現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調查表明,加大農業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投入,能夠有效貫徹 “科教興農”政策。而法律與農業技術推廣相結合,更能凸顯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視。所以,大力推廣與發展農業技術是法律給予有關工作人員的職責。
1.2 符合中國的國情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中國的經濟發展開拓了的新的道路,在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的大前提下,中國要想實現快速發展,就必須協調好各行業之間的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近幾年中國在工業與服務業領域發展迅速,但在農業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即我國農業技術相對落后。所以,農業技術的普及對于現階段的中國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普及先進農業技術的過程中,必須依靠政府的力量,加快農村的經濟建設。
2 現階段存在的問題
2.1 農技人員專業知識落后
相關技術人員下鄉為人民群眾提供技術指導服務時,教給農民的技術知識不符合實際發展的需要,與農民所需要的技術有一定的差距,在有些時候甚至還落后于農民自身所掌握的技術[4]。
2.2 缺少預防型技術
一般來說,當國家普及一項新技術時,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技術集成,做示范型試驗,當實驗成功后進行大力推廣,但在其中缺少預防型技術。
2.3提供技術支持方式較少
一直以來,國家對于農業技術普及與推廣的重視程度較低,資金投入較少,并且政策支援不足。與此同時,為人民群眾提供技術指導工作的方式有限,信息流通受到很大限制,無法提高農技推廣的效率與質量,因此導致不能及時進行技術指導。
2.4 農技人員業務素質不高
在實際生活中,有些農業技術人員自身能力不足,無法滿足實際需求。此外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普遍偏低,一些農技人員怕吃苦、不想勞累,所以在給百姓進行田間指導時,基本上是敷衍了事地完成任務。另外,與高校的合作力度較低,農業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無法得到提高。
3農技推廣推進鄉村振興的措施
只有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滿足優質發展的需求,突出重點,相互學習,夯實基礎,才能促進農業技術的普及,提高農業生產的質量和效益,為農業發展與鄉村振興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
3. 1 組建專業人才隊伍
要提高農業技術人員的整體技術水平,實現由最原始的生產指導向綜合指導轉變,必須建立正確的用人方式,即促進農業技術人員多到服務一線、到實地去多觀察、多練習、多實踐、多創新。致力于將他們培養成為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基層隊伍和骨干力量。對于這部分骨干人員需要定期進行技術學習和培訓,使他們能不斷提高自身農業技術推廣能力。與此同時,要把農技人員的工作和服務績效與晉升機會、工資相連接,進而督促農技人員履行自己的義務,做好本職工作。
3.2基本保障農技推廣資金
眾所周知,農業技術推廣單部門在整個農業產業中可以說是處于弱勢地位,領導對其重視程度低,財政資金投入較少。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的工作條件艱苦,尤其是在一些山區。農業技術人員下鄉十分不易,因為一些地區交通設施落后,且沒有食宿保障。鑒于此,國家應更加重視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增加資金投入,保障員工最基本的經費,繼而讓農業技術人員能夠安心的開展技術指導工作。
3.3 開展試驗演示工作
加強與農業科研院所以及高校的合作,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實驗演示,邀請專家開展學術交流與研討會[2]。依據主導產業,設立不同范圍大小的演示樣板,建立示范基地,拓寬渠道,引進各種先進技術。
3.4 構建農技推廣網絡服務體制
第一,需要建立自上而下鏈接的“互聯網+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系統,給予 “三農”在政策、技術、信息與現場指導等方面的服務。第二,成立農業技術專家咨詢服務團隊,增加與高校的合作力度。高校和科研機構掌握著最新、最先進的技術,它們在農技推廣中擁有不可小覷能力。第三,應鼓勵農業學校與研究機構進行農技推廣,在各地區建立農業標準化基地和科技園區,促進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部門于各農業單位合作,繼而推動農業科技成果的變革和應用[2]。
3.5 大力推廣清潔生態技術
用有機肥料代替化肥,減少化肥的使用比例。通過進行土壤測試,根據實際情況配方施肥,推廣綠色肥料種植的新局面。應積極鼓勵肥料企業、農戶、農業合作社綜合利用有機肥源,減少農藥危害。從試驗院入手,宣傳病蟲害和綠色防治技術,實行專業化統一防治,積極推動清潔生態技術的應用和研發[1]。
3.6 樹立農技推廣新形象
為了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首先需要樹立良好的新形象,加強與農民的之間的聯系,重視服務態度,將農民的需求作為主要目標,進而結合實際情況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第一,對于基層農技推廣員工,必須加強培訓,繼而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以及服務水平。除此之外,所有推廣人員應多去指導前線,在基層工作中磨礪自己,在實際應用中多觀察、多學習、多交流、多思考,做到不恥下問,虛心向前輩和有經驗的農戶學習,然后理論轉化為實踐,熟練掌握農業科學技術。第二,農技推廣部門應多組織培訓,并不定期的對學習及掌握情況進行抽查。為技術員工搭建交流平臺,使其能夠通過多渠道學習并掌握最先進的農業技術,加深對鄉村振興的認識。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增強我國鄉村經濟實力,必須積極促進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將農業規模化、標準化。要全方位推廣農業技術,促進先進農業科研成果在農業生產實踐中的應用,以科技為動力,增強農業生產水平,提高生產效益,推進農村振興。
參考文獻:
[1]毛曉華.關于農技推廣推進鄉村振興的思考[J].新農業,2019,(21):69-71.
[2]周云東,薛永斌.關于多元化農技推廣服務體系的探索研究[J].農技服務,2018,33(12): 179-180.
[3]郭仁世,高海秀,馬德林.多元化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構建探析[J].農業與技術,2019,39(17):174-175.
[4]石萍,王雨濛.關于多元化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構建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8,30(21):115-118.
(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惠州街道管理辦公室? 內蒙古? 赤峰 0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