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工業化進程與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遺留下了一些環境問題,人類的生產活動從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對自然資源的掠奪,由于無節制、不加注意的進行生產活動,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生態環境失衡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環境,綠色理念與環保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為充分發揮生態設計的作用與優勢,推動城市生態建設,將城市環境藝術設計與生態設計想融合是必要的。因此,筆者就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生態設計的應用展開論述,旨在為我國生態建設作出一定貢獻。
關鍵詞:生態設計;城市環境藝術;藝術設計;對策
一、引言
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寶貴資源與生存環境,隨著人類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對自然界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破壞,人類肆意的破壞環境、不合理的開發利用資源打破了人類與自然界的平衡關系,引起了自然界對人類的反噬,如:土壤荒漠化、全球變暖、能源儲備不足等。近年來,人們逐步意識到生態理念的重要性,希望尋求新的發展途徑實現人與自然界的平衡。通過在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融入生態設計,是一種對自然的模仿,是回歸自然的體現,有助于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從大自然中尋求城市環境發展的新思路。
二、生態設計的特點
(一)藝術性
藝術性是設計人員進行藝術設計的出發點,藝術性是設計作品區別于其他作品的重要標識,同時,藝術性體現為藝術與情感的外化,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人員應基于生態設計理念及城市環境特點,進行設計工作。藝術性的生態設計更具感染力,更能引起人們的認同感。
(二)自然性
目前許多生態設計作品缺乏生態內涵、布局不合理,偽生態設計作品較為常見,自然性作為生態設計的重要屬性,對于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生態設計體現了人類對自身實踐活動負面影響的醒悟與反思,因此,更加追求人與自然舒適、協調的美感。此外,自然性也指對自然資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三、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生態設計的應用
(一)維持生態平衡
將生態設計用于城市環境藝術設計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需要,面對資源緊張、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城市環境規劃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城市環境藝術設計既要符合城市經濟發展的需求,也需要與城市結構相協調,進一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目標。在進行城市環境設計時需要避免對周圍環境的破壞,同時還需要提升對資源的利用效率。
(二)彰顯藝術氛圍
生態設計的核心在于生態化,在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融入生態設計,可以改善城市的形象,增強城市的認同感與吸引力。藝術是人類認識世界、描述世界的一種表現方式,體現了藝術家對美的追求,藝術是意識形態與審美活動的結合,生態設計與城市環境設計的融合,賦予了城市不一樣的美感,使城市的藝術氛圍更加濃厚。
(三)合理使用現有資源
隨著環保理念與綠色理念的深入人心,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成為了城市環境藝術設計者所努力的方向,人與自然界的關系不應是征服與被征服的關系,而應是和諧共生的關系。人類在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還應當關注自然界的恢復能力與承受能力。人類作為生態系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了對自然界的資源進行合理利用,緩解資源矛盾,必須加強與自然界的溝通,有節制的使用資源。與此同時需要注重對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以及社會建設必不可少的能源,能源的生產與消耗已經上升到了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尤其是近年來工業化進程的推進,使我國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壓力不斷增加,供需缺口較大,對于過度開采以及不合法開采應明令禁止。同時,城市環境藝術與自然界相聯系是人們追求精神提升的表現,城市環境藝術設計師應追求天人合一,既能合理的利用自然資源,又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四)加大天然材料的比重
生態設計與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融合離不開對材料的合理選擇,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應增大天然材料的比重,根據天然材料的特性進行相應的造型,既提升了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美觀性,有具有較強的實際用途。具體來說,可以選擇種植大面積的綠色植物,從而起到綠化環境的作用,同時這也有助于提升人們的環境體驗。為了實現資源節約,設計人員還應考慮到循環作用,推動城市節水工作的開展,全面建設節水型城市,構建城市健康水循環系統,使雨水、污水可以經過處理后,可以進入植被與綠化帶中。
(五)對持續發展引起重視
生態設計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人們渴望實現人與自然的平衡,將生態設計融入城市環境藝術設計需要考慮對城市人文環境與地理環境的影響,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推進,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些環境問題,為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家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緩解日益增加的資源與環境壓力。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是指在不損害后代發展的條件下,盡可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將生態設計與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結合賦予了城市環境藝術設計新的內涵,體現了人們對精神世界更高的追求。
(六)提高環保設計有效性
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著力點與出發點都應是環保,通過進行城市環境藝術設計與生態設計相結合,可以大幅度提升人們的生活舒適性,滿足人們環境需求,也可以有效推動我國設計水平與設計能力的提升。近年來,隨著綠色環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人們對生態設計的關注度大幅度增長,在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設計人員需要將環保理念與設計方案相融合,打造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城市環境,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在具體城市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盡可能選用綠色環保材料,減少工程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綜上所述,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不僅僅是一種物質存在,更是一種精神文化的載體,反映出了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將生態設計理念與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相融合是人們對綠色環保的訴求,通過不斷的設計實踐尋求人與環境的平衡,將生態設計融入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是一種藝術設計的探索,是城市蓬勃發展的重要動力。
參考文獻:
[1] 肖攀峰. "生態設計"與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融合思路探索[J]. 科技創新導報, 2020, v.17;No.507(03):116+118.
[2] 李哲宇. 論"生態設計"與城市環境藝術設計[J]. 藝術品鑒, 2018, 000(015):P.196-197.
[3] 陶尚張. 綠色設計理念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8, 000(024):913.
[4] 鹿鑫. 生態理念在環境設計中的研究[J]. 神州(上旬刊), 2020, 000(010):280.
作者簡介:
李志恒(1994年12月12日)男,漢,湖北省荊門市,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湖北經濟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