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鈺祺
摘 要:2018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決定繼續開展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要求現代農業產業園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立足優勢特色產業,聚力建設規模化種養基地、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現代生產要素聚集的“生產+加工+科技”現代農業產業集群,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創新農民增收利益聯結機制,激發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打造高起點、高標準的現代農業建設樣板區和鄉村產業興旺引領區,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和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關鍵詞: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策略
引言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重要決策部署。自2017年啟動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以來,各地迅速行動,創建了1000多個省級產業園和一大批市縣級產業園。
1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困境
1.1基礎設施建設亟需完善
農村的發展和農業的現代化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它是農村和農業發展的基本保障。各地的園區在近幾年發展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但在某些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例如,防雹設備和增雨設備的建設仍然存在不足。農業生產容易受到氣候的影響,進而帶來不可預料的后果。此外,在一些園區建設發展過程中,在推進農旅融合的工作中,雖然做了規劃,投入開發了農旅產品,但是與旅游結合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存在不足,諸如景觀大道、休閑娛樂、采摘道路、游客服務中心等相應基礎設施都亟需發展建設。
1.2科技創新能力有待加強
一是科技運用水平有待提高。在大數據與農業深度融合上有待提升,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統對農產品種植、生產、加工、儲存、運輸、市場銷售等環節的跟蹤做得還不夠,大數據物聯網質量安全追溯覆蓋面積有待提高。二是科技人才短缺?,F代農業對科技人才需求大、要求高,園區雖與科研院所高校開展合作,能得到相應技術指導,但就長遠發展看,自主研發能力還處于較低水平。就園區與專門農業院校進行合作協議簽訂,多發展為試驗基地、實習基地,真正留下來服務園區的專業人才很少。
2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策略
2.1健全產業鏈條
立足主導產業延伸、提升農業產業鏈條,是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核心任務。從當前我省情況看,就是要貫徹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理念,圍繞主導產業構建“產加銷”緊密相連的全產業鏈條;要推動農產品加工向精深化發展,提升產業鏈的素質和能力,更好滿足消費升級對沖市場風險;要充分挖掘農業的多種功能,拓展農業產業鏈的寬度和廣度,重點提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的特色和品質。
2.2堅持集群發展
集群化是現代化平臺載體的重要組織方式,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重點就是要形成“群化效應”,也就是有效激發要素活力、提升組織效率的良性機制。提升主導品種的集中度,提高園區內土地流轉比重,以規?;苿訉I化、標準化、品牌化。提升產業發展的集聚水平,形成主導產業、衍生產業、配套產業層次有序、分工協作、網絡鏈接的格局。提升要素利用的集約水平,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搭建資源要素共享平臺,重點推動高水平要素共享利用效率。
2.3提升項目融資主體資質,加強與政策性金融機構合作
一方面,由政府統籌謀劃,搭建資質平臺公司。園區的建設資金需求量大,對平臺公司的融資能力、擔保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可由政府主導,通過新建、整合等方式,實現融資、擔保平臺公司的規范經營,提高機構資質,使其在向金融機構融資時可獲得較高的信用等級和信用額度。另一方面,加強與當地金融機構合作?,F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作為我國唯一一家農業政策性銀行,對地方涉農產業發展能提供融資期限長、融資成本低的中長期貸款支持。因此,在資金籌集上,園區可加強與政策性銀行的合作。
2.4引領鄉村全面振興
產業興旺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石,抓住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就抓住了鄉村振興的“牛鼻子”。溫縣將按照農業農村部的要求,把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切入點和抓手,努力做好“三個拓展”,即建設方向由引領產業發展向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拓展,建設目標由農業現代化向農業農村現代化拓展,建設機制由完善產業支撐政策向構建城鄉融合發展的制度框架拓展,真正把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示范引領作用發揮出來,把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成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的動力引擎。
2.5加強基建,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首先,在現有基礎上提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正如要致富先修路,某些園區受到歷史發展條件制約,公路等基礎設施落后,這就制約了農產品的運出與農資等產品運入。為此,提高園區配套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迫在眉睫,要形成通村、通組的路網條件。其次,要實現生產養殖基地、加工基地、重點旅游景區(點)等交通通達性大提升,關鍵節點全面連通和覆蓋。發展園區內鄉村旅游、休閑農業、鮮果采摘等,必須加強休閑步道建設。再次,做好應急防災工作。比如防雹,要采取防雹措施預防冰雹危害,對農民進行防雹技能培訓;再比如防旱,針對季節性干旱帶來的產業園農業用水問題,建設防旱積雨窖工程,增設水肥一體化設施覆蓋面。
2.6提高產業融合度
現代農業產業園可以形成以種養業為基礎,以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為支撐的全產業鏈,提高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度,將生產、加工、收儲、物流、銷售、旅游融于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開發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生態價值、旅游休閑價值、文化價值等。做好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規劃以及設計工作對實現農業現代化意義重大。因此,現代農業產業園在規劃設計過程中,需要以科技創新作為先導,充分考慮當地環境、資源以及農業產業優勢,建設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園體系。
2.7突出創新驅動
在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過程中要體現新舊動能轉換,即從投資拉動轉向創新驅動,主要依靠制度創新、技術創新、業態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協調互動、集成疊加,破解發展中的制約和瓶頸。如通過制度創新能打破要素桎梏,通過技術和裝備創新能化解低端化問題,通過業態創新能解決同質化問題,通過模式創新則能有效打通流通壁壘等。特別是國家支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除了配套資金外還有很多配套支持政策,需要地方政府加大制度創新才能落地。
結語
綜上所述,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過程中,要圍繞主導產業提質增效,同時提升主打品牌知名度,同時注重園區生產性和生活性基礎設施的完善,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及農產品加工升級,實現農業生產現代化和農村農民生活現代化。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運行有其自身特定的規律,各個地方有其自身發展的優勢和基礎條件,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發展園區建設,在共性中實現自身個性發展,突破既有的發展模式約束,改革創新,不斷探索實踐,為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付海英,朱緒榮等編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與方案編制方法及案例[M].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
[2]周志蘭.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與示范效應研究[J].農村實用技術,2019(02):1-5+9.
[3]許萍,鄭金龍,孟蕊,趙海燕.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特點及展望[J].農業展望,2018,14(08):25-28.
[4]于水.關于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的總體要求[J].吉林農業,2017(19):39-41.
(山東理工大學? 山東? 淄博? 2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