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鵬杰?趙娜娜



【摘要】目的 評估藥物和常規康復治療基礎上輔助督任鏡通針法聯合超覺靜坐訓練對卒中后疲勞(PSF)的療效。方法 將60例PSF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各30例。2組患者均接受小劑量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西醫常規治療及康復治療。在此基礎上,治療組接受督任鏡通針法及超覺靜坐訓練治療,對照組接受普通取穴針炙。比較2組治療前后的疲勞嚴重度量表(FSS)評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主動運動時間及肺功能。結果 2組治療后的FSS評分、NIHSS評分、主動運動時間及肺功能均優于治療前(P均 < 0.05)。治療組治療后的FSS評分、NIHSS評分、主動運動時間及肺功能均優于對照組(P均 < 0.05)。結論 在常規藥物和康復治療基礎上,輔助督任鏡通針法聯合超覺靜坐訓練及小劑量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有助于PSF患者的恢復。
【關鍵詞】卒中后疲勞;超覺靜坐訓練;督任鏡通針
Clinical efficacy of combined treatment of Du Ren Jing Tong acupuncture and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training and medication for patients post-stroke fatigue Sheng Pengjie, Zhao Nana.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Shenzhen Luohu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zhen 518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Du Ren Jing Tong acupuncture,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medication and routine rehabilitaton in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fatigue (PSF). Methods A total of 60 PSF patients who met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n = 30) and control group (n = 30). All patients in two groups received low-dose Deanxit, routine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Besides,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u Ren Jing Tong acupuncture,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training, whereas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acupuncture. The Fatigue Severity Scale (FSS) scor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 active exercise time and lung function were statistically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corresponding interventions. Results After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the FSS scores, NIHSS scores, active exercise time and lung fun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both groups (all P < 0.05). The FSS score, NIHSS score, active exercise time and lung functi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ll P < 0.05).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medication and routine rehabilitaton, Du Ren Jing Tong acupuncture and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low-dose Deanxit therapy contributes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PSF patients.
【Key words】Post-stroke fatigue;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training;
Du Ren Jing Tong acupuncture
目前,腦卒中作為我國高發疾病之一,給社會和患者家庭帶來巨大的負擔,針對卒中后患者的康復均以回歸社會、回歸家庭為主要目標,但卒中后疲勞(PSF)則是影響康復效果的障礙之一,近些年已引起臨床研究者的關注。PSF于1999年被Ingles等首次提出,有研究顯示,PSF明顯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是獨立于情感障礙的一種疾病[1]。關于此病的發病機制,西醫多針對發病機制和影響因素方面進行研究,但尚無明確的診療方案[2]。有研究表明PSF患者的肺功能也會下降,考慮這可能與其膈肌功能障礙有關[3]。一些研究顯示中藥及針灸對PSF有一定的療效,但很少針對患者主動參與以及主動做心理調節的相關研究。PSF屬于一種軀體或心理能力失活的主觀體驗感,能促進患者主動參與、自我調節的簡單易行的治療方法將會有利于減輕其PSF相關癥狀、縮短康復時間、減少人力物力方面的花費,故在本研究中,筆者將自創的督任鏡通針法聯合超覺靜坐訓練以及小劑量的氟哌噻噸美利曲辛(黛力新)治療PSF,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確診的腦卒中后PSF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其缺血性腦卒中診斷均經頭顱CT或MRI證實,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的診斷標準。60例均符合以下的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年齡小于75歲;②改良 Rankin 量表評分≤2分;③疲勞嚴重度量表(FSS)評分≥4 分;④無失語癥狀或有失語癥狀但不影響交流。排除標準:①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評分≥15分;②有重度情感障礙或伴隨其他影響認知功能的疾病;③評估期內再次發生腦卒中;④有嚴重心、肺功能疾病或者腫瘤等;⑤有外傷或手術史等。結合FSS和2003年De Groot等首次提出的診斷標準診斷PSF:FSS 由 9個條目構成,每個條目評分為 1 ~ 7 分,由“非常不同意”向“非常同意”過渡,其中 1分為非常不同意,7分為非常同意,各項分值相加后除以9得到 FSS評分,FSS 評分≥4 分定義為 PSF。采用隨機平行對照及單盲方法將60例患者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各30例,2組一般資料具可比性,見表1。所有患者對治療方法知情同意。
二、研究方法
1.西醫治療方法
2組患者均接受西醫常規治療,根據患者病情調控血壓和血糖及行抗血小板治療等。同時均接受常規康復治療方案,包括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以及低、中頻脈沖電流治療等,每日1次,每周5次。此外,2組患者同時服用黛力新半片(每片含氟哌噻噸0.5 mg和美利曲辛10 mg),1次/日。
2.中醫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
采用督任鏡通針法對患者進行治療。取穴為:中脘、脊中、下脘、命門、關元、腰俞,以上穴位采用針刺治療,操作步驟:患者取側臥位,以3 ~ 5 cm毫針進行針刺(神闕除外),進針后,醫者位于患者右側,于針刺后0、10、20 min左右手同時行提插捻轉補瀉手法,各穴位留針30 min,拔針前再予提插捻轉補瀉手法1次,對呈鏡像的穴位用左右手同時行針。神闕行艾條灸,腰陽關行溫針灸,3 ~ 5 壯/日。針炙、艾條炙及溫針灸均1次/日,5 d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2 d,連續治療4個療程。
對患者行超覺靜坐訓練。練習者雙膝盤坐,穿寬松衣褲,雙膝蓋緊貼坐墊,姿勢自然端正,或半坐或仰臥,避開干擾,雙手放松不可用力,右手背放于左手掌上,掌心向下,精神集中于小腹,口自然閉合,靜靜以鼻呼吸,摒除雜念,使軀體及大腦逐漸進入放松狀態。每日行超覺靜坐訓練2次,每次不少于10 min,總療程時間與督任鏡通針法相同[3]。
2.2 對照組
采用普通取穴針炙,取四神聰、大椎、內關、神門、三陰交、申脈、照海等穴位,操作步驟:四神聰由前向后沿頭皮刺入3 ~ 5 cm,其余穴位直刺3 ~ 5 cm,施提插捻轉補瀉手法,各穴位留針30 min。1次/日,5 d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2 d,連續治療4個療程。
三、療效評估
測定2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8周后的肺功能(采用便攜式感應肺功能儀)、FSS評分及NIHSS評分,記錄患者在治療干預期間每日主動進行運動的時間。
四、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處理數據,正態分布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定性資料用例(%)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一、2組PSF患者治療前后FSS評分、NIHSS評分及主動運動時間的比較
2組治療前FFS評分、NHISS評分及主動運動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 0.05);2組治療后的FSS評分、NIHSS評分及主動運動時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 0.001),見表2。
二、2組PSF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的比較
2組治療前肺功能各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 0.05),2組治療后各指標則均存在差異(P均< 0.05),見表3。
討論
在本研究中,我們采用督任鏡通針法聯合超覺靜坐訓練的方法治療PSF患者獲得了較好療效。PSF是自我感覺,常被忽視,但作為卒中后的并發癥之一,PSF嚴重影響整個康復進程及患者的生存質量[4]。有研究表明,即使是NIHSS評分為0分的患者,PSF仍存在[5]。目前關于PSF的發生機制尚未明確,但多數研究者認為其是由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激活伴隨著免疫功能失調、營養不良、電解質紊亂、貧血等所致[6-7]。目前大家所達成的共識是,PSF作為卒中后特殊的并發癥,與卒中后抑郁不同,可能不僅與患者生理機能下降有關,與心理因素的關聯可能更多[7]。目前針對PSF尚無肯定有效的治療方法,De Groot[8]等通過對PSF進行分型,間接證實運動療法對PSF有改善作用,但是單純的運動療法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中醫學目前無PSF的診斷內容,由于該病的臨床表現為每日出現明顯的疲勞感,需要增加休息時間,故中醫學將其歸屬于“勞倦”“虛勞”的范疇。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生理、心理與環境的有機整體,心理與生理反應密切聯系,病后臟腑俱虛,加之病邪內擾,五情失調,情志失司與臟腑虛衰并存,致神志失用以及肌肉骨骼失養故見疲倦。因此,我們認為,PSF與患者發病后精氣神失養,全身經絡、心神失養有關。
督任鏡通針法的理論根源為“精氣神”理論[9]。人體的精氣包括先天之精與后天之精,精氣化神維持神機正常,督、任二脈是經絡理論中最為根基的2條大脈,聯系著人體的所有臟腑功能,主宰著人體陰陽。督任鏡通針法主要選取督、任二脈,亦是基于上述整體觀念,通過刺激督、任二脈可以起到調整人體功能的作用,該針法的取穴方法依據為督、任二脈的胸腹段在人體冠狀面呈鏡像,例如:中脘與脊中,下脘與命門,神闕與腰陽關、關元與腰俞,穴位以鏡像取穴為主,督、任二脈之間形成橫向貫通,在針刺過程中,同一時間對呈鏡像的2個穴位行共同刺激,中脘與脊中,下脘與命門,關元與腰俞采用左右手同時行針,神闕行艾條灸,腰陽關行溫針灸,通過手法及灸法的同時刺激調通督、任二脈。
超覺靜坐訓練起源于印度,有研究顯示,超覺靜坐訓練可減輕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激活程度,這恰恰符合目前認為的PSF的可能發病機制[10]。超覺靜坐訓練通過個人的意念調動患者積極性,此項訓練不拘泥于時間、地點,簡便易行,不易加重患者疲勞感,同時可增加患者的內心滿足感,達到治神的作用。
PSF與卒中后抑郁不同,目前尚未發現對PSF有明確療效的藥物,但黛力新作為卒中后抑郁的主要藥物之一,也可治療伴有軀體化癥狀的患者,故在本研究中,我們在采用督任鏡通針法聯合超覺靜坐訓練的同時也采用了小劑量黛力新。
綜上所述,本研究提示督任鏡通針法聯合超覺靜坐訓練并配合小劑量黛力新的治療方法可以改善PSF患者的疲勞程度,有效改善其FSS評分、NIHSS評分、主動運動時間及肺功能,今后可進一步研究該法對PSF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
參 考 文 獻
[1] 陳仰昆,肖為民,袁偉杰.腦卒中后疲勞的研究進展.中華腦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1,5(1):60-67.
[2] 張宇,陳鄧,徐達,王海嬌,朱麗娜,李倩,劉凌.腦卒中后疲勞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 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19,19(10):726-733.
[3] 鄭剛,徐前緯,楊開仁.膈肌鍛煉聯合運動訓練對腦卒中后疲勞的康復效果研究. 浙江醫學,2019,41(4):255-358.
[4] 趙思宇,張會君,劉濤,李寶強. 血清白細胞介素-1、-6、 腫瘤壞死因子-α及血糖水平與患者腦卒中后疲勞水平的關系. 中國老年學,2016, 36 (19):4906-4908.
[5] Winward C, Sackley C, Metha Z, Rothwell PM.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the prevalence fatigue afte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nd minor stroke. Stroke, 2009, 40(3):757-761.
[6] 謝高生,翟志永,高旭萍,閆榮. 卒中后疲勞的相關影響因素及發病機制研究進展. 中國全科醫學,2016, 19(2):242-244.
[7] 孫偉銘,董香麗,魏建軍,于國華,袁也豐,馮珍. 常規康復訓練聯合心理康復緩解卒中后疲勞的療效觀察. 現代預防醫學, 2017,44(2):172-175.
[8] De Groot MH, Phillips SJ, Eskes GA. Fatigue associated with stroke and other neurologic conditions:implications for stroke rehabilitation. Arch Phys Med Rehabil,2003,84(11):1714-1720.
[9] 徐文弼. 壽世傳真. 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6:18.
[10] 李溫霞,尚坤.超覺靜坐訓練在心理干預中的應用. 中國實用護理學雜志,2013,29(23):70-72.
(收稿日期:2019-09-26)
(本文編輯:洪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