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京權
(廣東省羅定市人民醫院,廣東 云浮527200)
胃癌屬常見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病發率與致死率。胃癌發病早期無顯著特征,因此,一般患者在確診時已達到中晚期階段[1],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胃癌治療方案多為手術治療[2],主要包括開腹胃癌根治術和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創傷面積小,術中出血量少,具有一定安全性,目前已被廣泛運用于臨床[3-4]。筆者探究腹腔鏡輔助D2根治術(根治性胃癌切除,胃周淋巴結清掃至第二站淋巴結)治療遠端進展期胃癌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羅定市人民醫院收治的進展期胃癌患者90 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 例。對照 組 男27 例,女18 例;年 齡38~73 歲,平 均
(53.52±1.39)歲;體質量52~73 kg,平均(59.62±1.37)kg;腫瘤直徑0.4~4 cm,平均(2.67±0.38)cm;黏液腺癌患者10例,低分化癌患者12例,中分化癌患者10例,高分化癌患者13例。觀察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39~74歲,平均(56.24±2.39)歲;體質量53~74 kg,平均59.75±1.26)kg;腫瘤直徑0.5~4 cm,平均直徑(2.78±0.21)cm;黏液腺癌患者9 例,低分化癌患者13例,中分化癌患者11例,高分化癌患者1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 經病理檢查確診為進展期胃癌;術前無轉移跡象;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臨床資料完善,治療依從性較高。
1.3 排除標準 伴有嚴重精神疾病、認知功能障礙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手術耐受性較低者;胃出血或需要進行胃穿孔手術者。
所有患者在手術治療前均糾正貧血與水電解質平衡。
2.1 對照組 采用開腹遠端胃癌D2根治術。患者實施全麻操作,取平臥位,氣管插管,在患者腹部中央取切口,切除腫瘤。
2.2 觀察組 采用腹腔鏡輔助D2根治術治療。患者取平臥位,胃腸減壓后插入胃管,待患者全身麻醉后取截石位,在臍上方建立觀察路徑,左右上腹建立手術路徑。建立CO2氣腹后,置入腹腔鏡,查探腫瘤形態與病灶周邊組織關系,然后進行遠端胃癌D2根治術,離斷胃韌帶與胃結腸,橫斷肝胃韌帶與大網膜,依次游離靜脈與動脈,并進行切斷處理,隨后清理周圍淋巴結,依照“從上至下,先胃大彎后胃小彎”的清理原則實施清理,關閉CO2氣腹。上腹部正中取一個5 cm 切口,進行荷包包埋處理,處理十二指腸殘端,切除遠端胃,沖洗腹腔,放置引流管,逐層關閉腹腔完成手術。
3.1 觀察指標 ①手術情況與術后恢復情況: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進食時間、住院時間;②并發癥發生率:包括切口感染、腸穿孔、粘連性腸梗阻、肛周膿腫、肺部感染、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瘺。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1)手術情況與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排便時間、進食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進展期胃癌患者手術情況與術后恢復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進展期胃癌患者手術情況與術后恢復情況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術中出血量(m L) 手術時間(min) 排氣時間(d) 排便時間(d) 進食時間(d) 住院時間(d)觀察組 45 125.28±58.19▲ 201.12±32.47 2.60±0.31▲ 3.13±0.76▲ 2.72±0.83▲ 7.70±3.15▲對照組 45 297.45±114.52 199.52±34.31 3.73±0.25 5.64±0.35 4.28±1.67 11.08±4.65

表2 兩組進展期胃癌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不斷改變,胃癌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并呈年輕化發展。臨床中胃癌患者被確診時,超過90%處于中晚期階段,僅50%可進行手術切除術,術后復發與轉移率較高,約占60%,預后較差。中國平均每年死于胃癌患者達15萬,在惡性腫瘤死亡中高達20%。化療、放療、手術為治療胃癌的常規手段,且多以手術為主。腹腔鏡手術可有效增加手術視野,利用超聲刀精準分離手術平面,提升止血速度,減少術中出血量,與傳統手術相比,其暴露范圍相對較小,手術創傷面積、應激反應也相對較小,對患者傷害相對更低[5-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排便時間、進食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表明采用腹腔鏡遠端胃癌D2根治術治療進展期胃癌患者,創傷面積小,恢復快,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術前進行腸道準備會增加患者不適,并且不同程度增加腹腔與盆腔感染情況的發生,對吻合口愈合產生一定影響;術后留置鼻胃管也會增加患者口中與喉部不適,引發應激反應,而長期留置鼻胃管容易使患者腸道內液流失,引發水電解質失衡,增加肺部感染率。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肺部感染與吻合口瘺發生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腹腔鏡遠端胃癌D2根治術可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保障治療安全性,與潘軍海[7]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腹腔鏡輔助D2根治術治療遠端進展期胃癌效果顯著,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術后恢復快等優勢,具有一定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