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明
江蘇省如皋市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江蘇如皋 226500
消毒供應中心作為醫院各種無菌用品的供應單位,主要負責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裝、滅菌及供應等工作,其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醫院后續工作的安全性[1]。工作量大、工作內容細、器械種類較多等是該科室的顯著特點,若工作過程中某個環節出現失誤,將會引發潛在院內感染,增加醫療糾紛的發生,影響醫院工作順利進行[2]。因此為預防及控制院內感染發生,加強質量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關鍵。持續質量改進是一種促進產品質量達到更優、更高標準的有效方法,在全面質量管理的基礎上,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及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對各個工作環節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有效監管,以保證工作穩定、有序進行。鑒于此,該研究2018 年10 月—2019年10 月將探究持續質量改進在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 2017 年 9 月—2018 年9 月采取常規管理期間消毒供應中心接收的510 份手術器械及同期各科室60 名醫護人員作為對照組;另選擇2018 年10月—2019 年10 月該院實施持續質量改進期間消毒供應中心接收的510 份手術器械及同期各科室60 名醫護人員作為觀察組。所選器械主要包括普通手術鉗類、腔鏡套件、剪刀及各類手術拉鉤等手術器械;盤碗類、各個科室所用剪刀等普通器械。觀察組中男23 名,女37 名;年齡 25~45 歲,平均年齡(35.67±4.22)歲。對照組中男25名,女 35 名;年齡 25~47 歲,平均年齡(35.68±4.23)歲。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實施常規質量管理,依照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要求,常規進行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工作。觀察組實施持續質量改進模式:(1)成立質量控制小組。選擇高年資、專業知識技能熟練的工作人員組成質量控制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負責檢查、改進及總結等工作,依據消毒供應中心工作實際情況,由小組討論并制定健全的質量管理制度及質量標準。(2)質量管理小組工作內容。檢查工作人員的消毒隔離、職業防護等管理制度落實情況,檢查設備運行、維護保養工作,檢查滅菌物品的有效期、儲存及發放。(3)加強培訓及學習。每周一組織科內全體人員學習《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WS310-2016》、《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等規范要求,普及醫院感染相關知識,講解器械構造、性能及清洗保養方法,并建立獎懲考核制度。(4)嚴格質量監測管理。①環境管理:該科采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嚴格依照《醫院空氣凈化消毒規范》要求,定期檢查,保持清潔。按照要求及時更換粗效、中效、高效和亞高效過濾器。地面清潔消毒2 次/d,采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室內物體表面,保證消毒供應中心環境整潔;嚴格劃分工作區域:去污區、檢查包裝及滅菌區、無菌物品存放區。②根據規范做好清洗、消毒質量監測:依據污染物品的性質、器械精密程度,選擇適宜的清洗方式及設備;嚴格掌握消毒劑濃度、時間及使用方法;做好日常監測和定期監測,及時觀察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效果。③包裝管理:包裝前認真檢查器械清洗質量,正確配裝、嚴格封包,包外標識齊全。(5)效果評價。要求質控組成員對各區域出現的問題進行自查自檢并記錄,主動了解各科室特點,定期向各專業科室發放有關滅菌物品的調查意見;每周組織1 次質量分析例會,針對工作中出現的質量管理問題及時糾正并給予指導,對存在的隱患進行討論、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
①觀察并比較兩組清洗合格率 (表面及其關節、齒牙及管腔光潔,無血漬、污漬、水垢等殘留物質)、滅菌合格率(無紡布包裝器械包包外指示標簽滅菌后變成黑色,高溫紙塑袋和低溫等離子包裝透過塑面看見指示卡變色符合要求)、包裝合格率(封包嚴密、閉合完好,包裝標識注明物品名稱、包裝者、檢查者、滅菌日期及失效日期)及發放合格率(專人發放,包外信息齊全,與追溯系統信息一致,記錄齊全)。②采取問卷調查方式調查兩組醫護人員對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的滿意度,包括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服務態度、滅菌物品及時供應、質量及安全、工作責任心,該量表 Cronbach’s α 系數為0.857,重測效度為 0.865,總分 100 分,90~100 分為非常滿意,60~89 為滿意,<60 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度+滿意度。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進行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手術器械清洗合格率、滅菌合格率、包裝合格率及發放合格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質量管理效果比較[n(%)]
觀察組醫護人員對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的重要科室,主要負責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工作,為醫院各科室提供無菌器械、敷料及用品,其工作開展情況及工作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醫療護理質量及醫院感染的發生[3-4]。持續質量改進是在全面質量管理基礎上,建立一種全面且持續的質量管理體系,通過加強各項環節的質量管理,使各項工作變得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表2 兩組醫護人員科室滿意度比較[n(%)]
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消毒器械清洗、滅菌、包裝及發放合格率均高于對照組,表明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后,能夠提高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效果。李美等[5]研究將持續質量改進模式應用于消毒供應中心的550 份消毒器械,結果表明持續質量改進能夠提高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效果,與該研究結果類似。分析原因在于成立質量管理小組,實施持續性質量改進,相較于常規管理更加注重細節及過程管理,對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制度及流程規范不斷改進及優化,對各個環節工作進行全方位及全過程質量監控,規范各個環節操作流程,使消毒工作更加細致化、專業化[6-7]。加強對工作人員的規范化管理,強化工作人員的質量監控意識,避免盲目及隨意性操作,有助于減少醫療糾紛及差錯事故的發生;定期召開質量分析例會,及時發現工作中的不足及問題,制定整改及解決方案,有助于提高持續性質量管理效果[8-9]。該研究中,觀察組醫護人員對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表明持續質量改進能夠提高各科室醫護人員滿意度。分析原因在于以往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較注重完成本崗位工作,缺乏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及積極性,易與科室醫務人員發生交接物品、時間等方面的矛盾[10]。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及學習,通過建立獎懲等制度,充分發揮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及主動性,與各個科室開展多層次、多途徑的溝通,建立友好的合作關系,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從而在根本上轉變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現狀,提高各科室醫護人員對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消毒供應中心在實施質量管理過程中采用持續質量改進模式,能夠提高質量管理效果和科室醫護人員對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的滿意度,具有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