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艷娉
(廣東省江門市婦幼保健院,廣東 江門529000)
分娩疼痛是產婦在分娩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臨床癥狀,不斷消耗產婦體力,降低其對分娩的耐受性,并可使其出現強烈的應激反應,影響其分娩進程。產婦分娩時,受分娩應激和恐懼情緒影響,其對疼痛更加敏感,易出現宮縮乏力、胎先露下降受阻、擴張宮口速度緩慢和產程延長等,消耗產婦較多體力,使其產后出血量增多,內分泌紊亂,進而導致血壓上升及胎兒宮內窘迫等[1-2]。因此采用鎮痛措施緩解分娩疼痛十分必要[3]。伴隨醫療技術日益進步,人們在分娩質量方面的需求也逐漸提高,無痛分娩技術被越來越多的國人接受,其能顯著緩解產婦的疼痛癥狀,有利于產婦順利分娩[4]。因此,對于行無痛分娩的產婦加強相應護理意義重大。本研究探討綜合護理對無痛分娩產婦產程時間、產后出血量和新生兒評分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江門市婦幼保健院接收的行無痛分娩產婦4 546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 273例。對照組年齡23~36歲,平均(27.25±2.38)歲;孕次1~3次,平均(1.65±0.42)次;體質量55~78 kg,平均(66.24±3.72)kg;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398例,初中636例,高中及以上1 239例。觀察組年齡23~35歲,平均(27.30±2.35)歲;孕次1~3次,平均(1.68±0.40)次;體質量56~78 kg,平均(66.30±3.70)kg;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401例,初中634例,高中及以上1 23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與無痛分娩適應證相符且自愿行無痛分娩;單胎、足月、活產、頭位妊娠;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肝、腎功能存在嚴重障礙者;合并精神類疾病者;合并高血壓病、糖尿病等高危妊娠者;有無痛分娩禁忌證者;瘢痕子宮者。
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第1產程時予以常規心理護理,協助產婦進行各項常規檢查,嚴密監測其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耐心、仔細詢問產婦子宮收縮強度、持續時間、陰道有無流血及流水等,出現異常及時告知醫師予以處理;第2產程時做好無菌準備工作,對會陰進行保護,娩出胎兒后及時做好產婦與新生兒的護理工作;第3產程時嚴密監測產婦的出血量,觀察是否出現陰道裂傷并及時縫合修補,未出現異常2 h后可送回病房。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聯合綜合護理。①產前護理:于產前1個月開始對產婦開展專業指導,包括指導其維持外陰部清潔,每日早晚分別用溫開水反復清洗外陰、下腹部及大腿內側[5]。孕期監控嬰兒體質量,盡量維持為3 000~3 250 g,孕婦根據體質量指數(BMI)增加體質量。加強休息與身體鍛煉,囑孕婦進行適當勞動鍛煉,增強其體力,增強子宮與腹肌的收縮力,預防早產出現,提升分娩時產力。臨產前應注重飲食營養,產婦生產時其子宮及腹肌收縮運動需要足夠的能量供給,分娩過程中會消耗較多體液,須確保攝入水分充足,如食用雞蛋、禽肉、紅薯、紅糖、大米、白面、肉類與含糖量較多的水果等[6]。②心理護理:多數產婦對分娩疼痛存在明顯緊張及恐懼心理,心理狀況不佳使其宮縮異常,增加難產概率。分娩前應對產婦開展心理護理以提升其對手術的耐受性,幫助其樹立面對疼痛的自信心。對無痛分娩存在疑慮的產婦,應告知其麻醉藥物不會對胎兒帶來不利影響,有助于提高其配合度,確保整個分娩過程順利開展。分娩前予以產婦心理開導能提升其心理耐受度,減少術中出現意外。③產中護理: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因用力過度且出汗過多,以及疼痛的影響,極易出現焦慮、恐慌等不良情緒,予以產婦精神安慰及正確指導,緩解其緊張與恐懼心理。對生產時間過長的產婦需積極鼓勵其進食和飲水,用毛巾給產婦擦拭汗液等。對第2產程進展不順利的產婦,指導其進行分娩,根據不同的胎方位,選擇對應的自由體位分娩。生產過程中適當播放輕快舒緩的音樂,并合理調節音量,以協助產婦放松精神,達到放松肌肉和易生產的目的。④產后護理:給予結束生產的產婦精神上的鼓勵,告知其整個生產過程順利,胎兒健康;產房中觀察2 h后將產婦推回病房,產后4~6 h積極鼓勵產婦自主排尿,并指導其對會陰部進行沖洗或擦拭。指導產婦盡可能早期下床活動身體,做產后操等,增加飲水量,多攝入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3.1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產婦產程時間,包括第1、2、3產程時間及總產程時間。②比較兩組產婦產后出血量。③新生兒情況:采用新生兒Apgar評分評估,分別在胎兒出生后1 min與5 min進行評分,其中8~10分為正常,4~7分為輕度窒息,0~3分為重度窒息。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1)產程時間比較 觀察組第1、2、3產程時間及總產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無痛分娩產婦產程時間比較(min,x±s)
(2)新生兒Apgar評分及產后出血量比較 觀察組1 min和5 min時的新生兒Apgar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產后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無痛分娩產婦產后出血量及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x±s)
無痛分娩不僅能幫助產婦減輕分娩時的痛苦,還不會對產婦和胎兒造成任何不利影響,可提高分娩安全性,縮短產程時間,為母嬰安全提供有力保障[7-8]。近年來無痛分娩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因此與其相配合的護理措施顯得更加重要[9]。研究提出,在無痛分娩基礎上聯合綜合護理措施,給產婦提供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支持,穩定患者情緒,減輕患者疼痛,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痛分娩[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第1、2、3產程時間及總產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產后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觀察組1 min和5 min時的新生兒Apgar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與陳志芳等[11]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表明綜合護理能縮短無痛分娩產婦產程,減少其產后出血量,提高新生兒評分。分析原因可能是綜合護理通過產前護理、產中指導、產后護理、心理輔導及心理護理等方面的護理措施,有助于分娩的順利進行,維持產婦情緒,對縮短產程、保障母嬰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其中音樂療法及心理輔導等措施能明顯減輕產婦疼痛,加快產程進展,提高分娩的安全性[12]。產后告知產婦整個生產過程十分順利,且新生兒健康,同時指導其控制情緒,可有效防止產后出血的發生[13]。此外,無痛分娩產婦后可出現腰痛,分析原因可能是懷孕后內分泌系統出現較大變化;連接骨盆的韌帶逐漸松弛,子宮逐漸增大,使得腰部支撐力不斷增加,造成骶棘韌帶松弛,引發腰痛。醫務人員需指導產婦產后加強休息,維持飲食均衡和營養充足,消除孕婦及家屬顧慮,在產婦精神狀態許可的情況下鼓勵其適當下床活動。
總之,給予無痛分娩產婦綜合護理效果顯著,有助于縮短產程,減少產后出血,提高新生兒評分,對保障產婦和嬰兒健康意義重大,值得臨床借鑒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