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麗霞,黃秋芳,尹許齡,黃明遠,黎金佩,尹淑嫻
(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醫院,廣東 東莞523400)
小兒哮喘屬于變態反應性疾病,氣道呈高反應性,接觸誘因后即發作,與遺傳、生活習慣及環境因素等有關[1]。小兒哮喘在臨床中較為常見,該疾病臨床表現主要為呼吸困難、胸悶等,易反復發作,常伴有梗阻性氣道高反應性呼吸道疾病[2],對患兒生活與學習具有一定影響,對其發育具有嚴重不良影響,若治療不及時極易損傷肺功能,嚴重者會出現生命危險[3]。目前臨床治療該病的主要方式為霧化吸入,該治療方式具有操作簡單、治療效果顯著、不良反應小等特點[4]。由于患兒年齡等因素影響,耐受性與依從性相對較差,因此,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至關重要。本研究主要分析護理干預對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的療效及依從性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選2016年6—12月東莞市寮步醫院接收的100例哮喘患兒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50例。參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2~10歲,平均(5.15±0.78)歲;病程4~25個月,平均(10.05±0.13)個月;病情程度:重度7例,中度18例,輕度25例。研究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3~11歲,平均(5.26±0.56)歲;病程3~23個月,平均(9.23±0.25)個月;病情程度:重度6例,中度21例,輕度23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咳嗽持續或反復發作>1個月,常伴有夜間或清晨發作性咳嗽,痰少,運動后加重,喘息、咳嗽、氣促、胸悶反復發作,常在夜間發作、加劇[5];臨床無感染征象,或經長期抗生素治療無效;用支氣管擴張劑可使咳嗽發作緩解;存在家族過敏史。
1.3 納入標準 年齡2~12歲;30 d內未實施其他治療;符合上述診斷標準。
1.4 排除標準 對本研究藥物存在禁忌者;先天性心臟病者;嚴重精神疾病者;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
兩組患兒均給予布地奈德混懸液(AstraZeneca Pty Ltd,注冊證號H20090903,2 m L∶1 mg)聯合異丙托溴銨溶液[Laboratoire Unither,注冊證號H20150158,2 m L∶250μg]霧化治療,每日2次,治療7 d。同時給予患兒抗感染、抗病毒等綜合治療。
2.1 參照組 實施基礎護理。告知患兒家屬霧化吸入治療的優勢,霧化吸入治療方式、方法與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并對其進行用藥指導,取得患兒家屬的有效配合。
2.2 研究組 實施綜合護理干預。①治療前:護理人員及時與患兒及其家屬進行有效溝通,詳細為患兒家屬講解哮喘發病原因、治療手段與霧化治療方式及預期治療效果等,增強患兒及其家屬治療信心,降低其不良情緒;根據患兒情況,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及時給予患兒鼓勵,使其積極配合霧化治療。在實施霧化前,護理人員充分消毒、清潔霧化設備,確保設備專人專用;治療后再次進行消毒處理,防止出現交叉感染。②治療中:長時間霧化治療可能會使患兒痰液增加,因此應根據患兒年齡,精確配置霧化器中藥物含量,臨床一般用藥為3~4 m L,吸入10 min左右;為保證患兒治療的舒適性,告知患兒呈坐位或平臥位,及時幫助患兒更換體位,保證呼吸道暢通,使藥物直接作用于終末細支氣管;利用講故事、玩具等轉移患兒注意力;告知患兒與其年齡、病情相同的小朋友治療配合方式,并對其進行語言與非語言鼓勵,使患兒有效模仿榜樣,對治療依從性較高的患兒給予一定獎品,進而提升依從性;護理人員嚴密監控患兒脈搏、心率等生命體征,霧化時間控制在15 min左右,避免長時間霧化引發水中毒與肺水腫。③治療后:護理人員對患兒實施拍背,并告知患兒深呼吸,促進痰液排出;對患兒口腔進行護理,防止口腔與咽喉部位出現真菌感染或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殘留;告知患兒家屬,患兒飲食應以清淡為主,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飲食應少食多餐,并注意運動幅度與運動量不宜過大,運動時間不宜過長,在霧霾天氣減少外出。
3.1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胸悶、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胸悶、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無效:無上述情況。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3.2 治療依從性 完全依從:未出現哭鬧、拒絕等行為,在15 min內完成有效治療;部分依從:出現輕微哭鬧現象,但給予一定安撫后在15 min內完成霧化治療;不依從:多次哭鬧不止,霧化時間超過15 min。依從率為完全依從率與部分依從率之和。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6%,明顯高于參照組的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哮喘患兒臨床療效比較[例(%)]
(2)依從性比較 研究組依從率為92%,明顯高于參照組的7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哮喘患兒治療依從性比較(例)
小兒哮喘若治療不及時,會對患兒心身造成一定影響,甚至損傷其呼吸道功能[6-9]。臨床中,霧化吸入治療運用較為廣泛,且效果較為顯著。霧化吸入治療是將藥物直接送至患兒氣道,使藥物與呼吸道黏膜直接接觸,無需經血液循環,治療方式簡便、快捷,藥效發揮迅速,已成為目前臨床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主要方式[10]。霧化吸入治療使藥物在高速氧氣氣流作用下變成霧狀,使藥物具有高度選擇性,經呼吸道吸入,作用于患處,發揮消炎、解除痙攣、改善呼吸道功能等作用,且刺激性小,僅需較小的劑量即可達到治療目的,有效降低了用藥劑量,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11-12]。但實施霧化吸入治療時會引起患兒支氣管痙攣,進而出現呼吸困難、呼吸頻率異常等情況,使其出現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進而排斥霧化吸入治療,使治療效果受到一定影響[13-14]。因此,在患兒治療過程中,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
對患兒及其家屬進行治療前、治療中、治療后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升患兒家屬對該疾病的認知能力;針對性地對患兒實施心理疏導,可降低其不良心理狀態;給予患兒榜樣力量,使其治療依從性提升;治療后告知患兒家屬飲食與運動注意事項,保證患兒治療效果持續。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依從率明顯優于參照組,表明在霧化吸入治療過程中,實施相應護理干預可有效提升患兒臨床療效與治療依從性。王文明等[15]采用全程護理干預小兒哮喘霧化吸入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依從性明顯優于對照組,與本研究結果類似。但本研究因時間短及樣本量較少而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下一步應擴大樣本量,進行大樣本量、長時間研究,為臨床實踐活動提供更加準確的數據支持。
綜上所述,在哮喘患兒霧化吸入治療過程中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對其臨床療效與治療依從性均有良性影響,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