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先芝
(合肥市市政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合肥230001)
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過程中對周邊影響較大,若不能對施工過程進行有效管理,必然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設期間普遍存在揚塵、噪聲、污水、固廢、水土流失等問題,需要針對市政道路工程特點采取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減少工程建設期間存在的污染及破壞,提升工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市政道路工程建設期間,揚塵是不可避免的環境問題之一。因為工程建設期間,設備運行、土方處理、地基回填、施工材料裝卸、現場清理等環節都會造成揚塵問題;露天堆放的各類施工材料,或未能壓實的裸露地面受風力影響也會出現大量揚塵問題;在各類車輛、設備進入施工區域的過程中,裸露的地面會出現揚塵,這也是市政道路工程中最嚴重的揚塵問題【1】。
市政道路工程建設期間存在大量的設備設施,這些設備設施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各種類型的噪聲,對周邊人群的生產、生活產生不利影響。部分施工單位由于工期較緊,或需要搶工期,對于文明施工的要求不嚴,在規定時間外施工,造成大量噪聲出現擾民的問題,給周邊環境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
市政道路工程建設過程中不僅會產生污水,還可能造成水源污染問題。施工現場含有混凝土的泥漿流入城市水體,或機械設備漏油、設備現場清洗污水、施工區域降水等進入市政排水系統都會造成水體的污染問題。加之,部分施工單位不重視廢水處理,將生產過程中的各類污水直接排放,造成水體污染問題的擴大化,城市周圍水體、河流出現大量漂浮物、沉沙、廢油等情況。
市政道路工程建設期間需要開展土方填筑工作,作業過程中需要進行基礎構筑物開挖。開挖作業中,道路基礎附近會堆積大量松散土方,由于缺乏必要的處理,在降水期間會出現邊坡水毀的問題,嚴重時造成大量水土流失,甚至影響市政道路工程建設周期【2】。
在市政道路工程設計階段就將環保要素融入其中,在進行工程規劃時,盡量避開農田,選擇距離最近且占用農業資源最少的路線開展建設。合理規劃道路附近植被區域,確保市政道路周邊的植被能夠美化道路環境的同時發揮有效的環境保護作用,達到吸收尾氣、穩固路基、減少水土流失的目的。市政道路工程線路設計要盡量靠近醫院、學校等功能性機構、單位,并考慮控制道路噪聲對這些區域的影響。另外,道路規劃設計要注意遠離城市水源,降低市政道路工程建設期間對城市水體的污染概率,減少對水體自然流程產生的影響,避免因市政道路工程堵塞、阻斷城市水體的情況出現。
市政道路工程建設期間,需要關注排水措施,協調現場土地征收、房屋拆遷工作,關注路基敷設情況。工程施工單位在具體建設期間要對市政道路建設標準、環境保護要求進行深入了解,掌握兩者間的關聯和制約情況。在具體施工過程中融入環保工作,并將各類有效的環保措施融入到施工過程中,落實到具體的作業細節當中。合理統籌、規劃現場施工作業進度、環境保護措施,確保兩者能夠有效平衡,針對存在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定科學、合理、環保的施工進度計劃【3】。
市政道路工程建設前要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流程,降低工程建設對城市環境的影響,保證市政道路工程建設完成后能夠恢復周邊環境。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要嚴格依照設計方案開展地基填土工作,減少直接在道路兩側取土或附近隨機取土的情況出現。在施工作業時要嚴格執行相關標準,采取針對性措施改善環境問題。主要有以下4 種方法: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區域運輸范圍需要定期進行灑掃,減少車輛、設備通行過程中造成的地面揚塵。對于運輸水泥、土方及其他粉狀材料的車輛要及時加蓋篷布,減少風蝕揚塵問題的出現。對于新開挖、新回填的裸露區域,要及時進行覆蓋,堆放的粉狀材料要安排人員使用篷布進行遮蓋,減少揚塵問題的出現。在施工場地門前設置專業的洗車裝置,進入城市的車輛要先清洗,減少其對城市環境的影響。
2)嚴格依照安全文明施工標準來管控市政道路工程建設工作,對于落后設備要及時進行更新,盡量選擇新型且滿足施工和噪聲標準的設備,從根源控制設備、設施的噪聲問題。合理控制施工時間,充分利用白天的工作日,對于需要在夜間開展的工作,要選擇靜音設備,控制工藝流程,積極引用吸音、消聲技術進行降噪,做好施工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養,確保其正常運行,同時降低對周邊環境的不利影響。
3)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設區域要結合現場實際需求設置排水系統,在排水口設置沉淀池和泥漿過濾裝置,對場內含有泥漿、混凝土、粉狀材料的污水進行處理,避免廢水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道,降低其對周邊水體的不利影響,對于未進行任何處理的廢水不得直接排放。特別注意的是要加強對油料場地的管理,根據相應要求做好防滲、防漏工作,在使用油料的過程中要注意避免其對水體產生污染。
4)嚴格依照市政道路工程審批完成的設計方案進行取土,避免出現就近取土、隨機取土現象的出現。在取土場使用完成后,要及時對其進行平整,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種植植被,改善取土場生態環境。對于施工中的廢土,要根據標準要求在指定地點進行堆積,并在表層種植植被,固化水土,減少水土流失,進一步減少市政道路工程建設期間的水土流失問題【4】。
在土方分布施工前,應對施工路段及附近區域進行調查、了解,制定合理的材料調配方案。具體施工過程中,推動各類新工藝、新裝備的應用,減少土方施工余土量,減少施工過程中所占用的臨時用地。對于必須使用的施工臨時用地,要盡量選擇洼地、荒地,以便利用棄土進行充分改造,提升城市土地的整體利用率。
合理管控各類施工材料的堆放,對于施工作業區段,要保證材料擺放準確、有序,避免材料堆放影響設備、設施、車輛的運輸通行。在路面施工過程中,所涉及的料場、攪拌站等要與城市生活區域保持一定距離,減少料場、攪拌站作業過程中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拌和作業過程中要選擇專業技術能力強的人員,努力減少材料對周邊環境的污染。
要及時安排專人對廢棄物進行清理,禁止隨意傾倒廢棄物的情況出現,從源頭減少環境污染問題。特別是施工剩余的瀝青,在路面鋪設作業完成后,施工作業人員要做好清掃工作,保證路面整潔、平順。
市政道路工程能夠有效改善城市建設水平,當前市政道路工程建設規模不斷增加,對于周邊環境的不利影響也越來越突出,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工程建設期間存在的各類問題,尋找有效的改進措施,合理控制工程建設所造成的環境問題,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促進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