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燁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汾湖高級中學 215200)
以信息獲取、加工及運用為核心的信息素養培養是高中化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高中學生綜合素質及綜合運用能力培養的重要內容,也是高中化學學業水平(選修)測試考查的基本要求,更是人類學習能力(包括自主學習、終身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核心需要.本文以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如何開展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進行一些探索.
教材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信息庫,里面有豐富的文字信息,精美的圖片信息,有直觀的圖表信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捕捉教材內容所提示的信息,用適當的方式表示出來,從而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如在氣體摩爾體積的學習過程中,課前先讓學生完成以下預習學案(表格來源于教材補充了最后一列,氣體密度是273K,1.01×105Pa測定)
填寫下列表格:

物質摩爾質量g·mol-1密度1mol物質的體積物質狀態Al26.982.70g·mL-1Fe55.857.86g·mL-1H2O18.020.998g·mL-1C2H5OH46.070.789g·mL-1H22.0160.089g·mL-1N228.021.25g·L-1CO28.011.25g·L-1
仔細觀察研究表格后兩列的數據與內容你有什么的觀察結論(信息)?
教學過程中,投影展示多位學生的預習作業,讓學生討論交流 在教師的啟發下,得到比較完整的觀察結論(信息):
相同條件下,固體、液體微粒數相同,但體積不等; 氣體微粒數相同,體積相同;微粒數相同的氣、液、固,氣體體積比固、液的體積大得多.
從分析表格得出以上信息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對所得信息繼續進行分析處理——為什么會出現上述結果?
此時,教師適時提供模型——八個乒乓球與八個網球
讓學生討論它們各自組合所占據的體積大小情況,得出以下結論:
(1)都緊密靠在一起V(乒乓球) (2)都安置在教室的八個角上V(乒乓球)=V(網球);…… 通過模型的搭建(假設)結合分析、推理得出了以下關鍵信息: 固體液體微粒聚集體的體積大小與微粒本身大小、微粒數目多少有關;氣體微粒聚集體的體積大小與微粒個數、微粒間距離有關;而氣體微粒間的距離與溫度、壓強有關,兩者相等時,任何氣體分子間距離都相等.至此,教師再組織學生精讀教材相關結論性文字,學生對教材所蘊含的豐富信息就有了比較簡潔、清晰而又深刻的認識,同時也經歷了一次,如何通過文字材料、模型材料、數字材料的閱讀、觀察、分析與推理得出關鍵性結論的信息收集、處理與應用的演練. 實驗以其直觀生動鮮明的特點,能給學生以強烈的感染,促使他們思考,加深記憶,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鈉的性質的相關實驗,通過觀察教師的演示實驗,學生從小刀輕易切割鈉固體,剖面迅速“由亮變喑”,出現“浮、熔、游、響、紅”的實驗現象,可以推斷鈉具有:硬度較小、易在空氣中變質、密度小于水、與水反應劇烈、放熱且熔點比較低、生成物的水溶液呈堿性這樣一些涉及鈉的物理、化學性質的關鍵信息,又可據此信息,進一步推斷出實驗室保存少量鈉的合適的方法. 例【2019江蘇高考化學17題】化合物F是合成一種天然茋類化合物的重要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下: (1)A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和. (2)A→B的反應類型為. (3)C→D的反應中有副產物X(分子式為C12H15O6Br)生成,寫出X的結構簡式:. (4)C的一種同分異構體同時滿足下列條件,寫出該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①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 ②堿性水解后酸化,含苯環的產物分子中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數目比為1∶1. (5)已知: (R表示烴基,R′和R″表示烴基或氫) 信息獲取與解讀本試題從考點內容看,整合了官能團認知、有機反應類型、同分異構體書寫,有機物的合成等高中有機化學的主干知識.題干以流程圖的形式,展示了A到F的合成過程,以圖代替方程式,更精煉,但也更考驗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流程圖的每一步轉化,都是信息的呈現.如果學生能有效提取題干C到D的轉化過程中呈現的信息則第(4)小題的解答則水到渠成;第(5)小題,給出了兩個比較直接的信息,但僅由此,學生想順利完成合成過程還有障礙,克服這一障礙的關鍵就在于挖掘出流程圖中E到F的轉化過程所暗示的信息. 課堂是信息發布、收集處理、應用的主要場所.教師、學生的講解、問答、評價、對話、生生的交流、實驗的現象、多媒體的影音提供了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中必然包含有無用、無效的信息,因此,教師不僅要注意保證自己傳送的信息精確化和最大化,減少無效信息的輸出,還要充分調動學生對課堂呈現的各種信息作出及時的準確的判斷與回應,引導學生關注關鍵信息,摒棄無用信息及干擾信息,去偽存真,培養學生的信息甄別能力,提升評價水平. 不同的學生對不同形式呈現的信息,感知與處理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針對班級幾十位學生,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有意識的多形式提供信息,讓學生對信息進行表征、在不同信息呈現形式之間進行轉化以提高學生信息表征的敏捷性.比如文字信息轉化為圖像信息或者流程圖式信息,可以讓條件與問題解決間的內在關系顯得更簡練更直觀,可以逐步訓練學生直覺思維能力;圖像信息轉變為文字信息則讓思維更活躍更具象,思考更深入更全面,可以提升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及解決問題時的全局觀.二、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通過操作、觀察、比較、分析、推理捕獲新信息
三、以高考試題為例 訓練學生信息感知的敏感度和完整性



四、注重課堂交流 培養學生信息甄別能力
五、信息呈現方式的多樣性 提高學生信息表征的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