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 剛,甘 幸,韋恩斌,韋春梅,陳 春
(1.廣西水利科學研究院 廣西水工程材料與結構重點實驗室,南寧 530023;2.廣西水利廳,南寧 530023)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保障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基礎設施,沒有飲水安全保障,“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將無法全面實現,因此,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在整個脫貧攻堅工作中,占據著核心地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作為一項關乎國民生計重要基礎設施工程,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相較于其他水利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具有工程數量多、項目點分散、單個工程規模小、抵御風險能力弱、監管難度大等特點,一旦出現問題,對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產生重大影響。多年來,特別是脫貧攻堅戰開展以來,廣西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不斷加大力度,組織開展了飲水安全戰役、大石山區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大會戰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舉措,我區農村飲水安全狀況得到明顯改善。但目前,我區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還存在建設數量不足、已建工程配套設施不完善、部分群眾飲水安全未得到保障等問題,特別是貧困程度最深、貧困面最廣、脫貧難度最大、農村飲水保障程度最低的大石山區,也是我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難點區、硬骨頭。本文就如何完善廣西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監管工作機制,推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健康有序地發展,對當前全區飲水安全工程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總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徹底解決廣西剩余131.91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為奪取“飲水安全戰役”全面勝利,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更為有力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1)工程總量大、單個工程量少、工程點分散,監督管理有難度。據統計,廣西2016年以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涉及561.92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18.94萬人、飲水安全不穩定易反復人口108.84萬人,新建供水工程17 660處、現有管網延伸工程數量83處4792 km、改造供水工程6224處、改造水質凈化設施72 169處、配套消毒設備數量72 583處、更新配套管網26 176 km。目前,全區111個縣(市、區)水利行政主管部門中,針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專職監督管理人員不足500人,工程數量多且分散,2019年初以來監督覆蓋率不到20%,按照傳統的監督管理方式,監督頻率、監督范圍難以保證。
(2)工程建設未按設計圖紙施工,設計方案脫離實際設計圖未因地制宜,設計不合理、不科學、設計精度低,導致有的項目建設過程中未按原設計方案施工,但未履行設計變更程序;有的未按照設計方案指定的施工材料施工,不符合相關設計規范,影響工程質量;有的是工程實際施工與設計圖紙不相符,施工放樣錯誤,施工未按照設計圖紙的坡降要求,導致無法正常排洪,完工后洪澇發生給水倒灌現象。如河池市金城江區九圩鎮北隘村北朝屯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未按照設計內容施工,也未履行相關變更手續,降雨積水在原井蓋上無法排出,易倒灌到蓄水池中,造成新的飲水安全隱患。
(3)工程前期工作不足,項目設計與群眾需求不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數量多,資金籌措難度大,特別是貧困地區“等、靠、要”現象嚴重,致使部分項目工作準備不足、項目的設計未考慮群眾的實際需求。如凌云縣沙里鄉弄利片應急水源建設工程,設計采取的是利用水泵從鄉鎮集中供水點抽水的供水方案,水泵較大的耗電量導致用水成本偏高,致使群眾不愿使用,項目建成后未對受益群眾進行培訓即移交,導致村民管理不善,項目從建成之初就沒有正常使用,成為廢棄工程,項目廢棄后管道遭到破壞,造成國家資金浪費。
(4)參建單位履職不到位,建設過程無監管。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招投標經常采用若干合同合并組成一個設計、監理、施工合同的形式,同時承建單位為了中標通常采用取虛報現場技術人員數量,高報技術人員資質的做法來博取中標,但簽訂合同后實際到崗人數常常達不到數量要求,現場參建單位代表往往不具備相關規范要求的資格,一人身兼多個項目的情況屢見不鮮。工程點分散、空間跨度大,監理單位缺少必要的原材料現場取樣見證及施工旁站,為工程留下質量隱患。如廣西水利廳2019年8月組織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材第二批次質量問題明察暗訪工作,抽查了19個縣58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共發現水源、檢測、施工、驗收等問題5大類,占比約40%。其中發現2個縣3個項目存在“現場使用管材與中標管材不一致”的典型問題。隨之而來的是工程質量很難得到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直接受到損害。
(5)工程重建設輕管理,群眾滿意度低。廣西地處石漠化片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點分散、“三項制度”尚未健全完善,未收取水費現象普遍,從而缺乏管護經費,導致水源供水量不穩定,水質存在安全隱患、蓄水池或管道缺乏管護、農村人飲工程中看不中用甚至既不中看也不中用等突出問題。如在2019年11月廣西水利廳組織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專項督查中發現,田林縣舊州鎮示甫村小屯屯農村飲水工程,在2~4月枯水期水源供水能力不足,影響生活生產用水,水量無法保障;德保縣足榮鎮百農村百農屯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久晴雨后水中有約5 cm長細蟲子,水質存在安全隱患;靖西祿峒鎮伏內屯離心泵漏氣、每次抽水都需要灌水,需要人員長期駐守,管護經費無法落實。這一系列問題,直接影響了群眾的切身利益,導致滿意度偏低。
(1)著力抓好政策、責任、工作“三落實”,全面提升監管成效。廣西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農村飲水安全是“3+1”保障的核心任務之一,要求越來越嚴格,各級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應充分把握脫貧攻堅政策,全面提升政治覺悟,落實水利扶貧主體責任,夯實水利行業監管責任,提高責任擔當精神,全力以赴開展農村飲水安全監管工作。一方面,通過成立工作專班,對2005-2019年農村飲水安全項目進行全面梳理,按照“一個項目、一個清單”要求,建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清單,明確每個項目的單位及項目責任人、日常監管直接責任單位及監管責任人。各級水利行政主管部門對照工作重點,通過加強農村飲水安全項目監管,對自查自糾中發現的問題及隱患,及時進行排查,切實提高飲水安全工作監管效率;另一方面,通過建立項目清單庫,強化清單式管理,定時更新未解決飲水安全問題貧困人口臺賬、大石山區建設大會戰項目臺賬、飲水安全戰役項目臺賬等清單。將未解決飲水安全問題貧困人口臺賬細化到村到戶到人,根據解決情況按月滾動銷號。對年度實施項目,實行項目進度月報制,及時掌握工作進展,強化行業監管。
(2)著力抓好重點工作,對癥精準施策。聚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監管。①緊盯項目建設過程中,是否存在背后操縱、弄虛作假、拆分工程項目、違規指定施工單位等問題;②緊盯項目驗收中是否存在履職不力、失職失責、把關不嚴實、流于形式等問題;③緊盯項目建設中是否存在超規格、超標準、超需求等或降低標準、降低質量建設等變形走樣問題;④緊盯項目資金使用中是否存在使用管理不規范、資金結算不及時導致閑置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通過修訂、完善相關制度,查遺補缺,健全規章制度。規范項目前期工作及建設實施工作,加快項目審批、財政評審、政府采購、工程招標投標等環節,提高工作效率。在確保工程安全、資金安全、人員安全前提下,切實加快工程建設進度,盡早發揮成效、產生效益。
(3)著力抓好幫扶指導,增強基層管護能力。一方面,通過建立穩定的幫扶機制,成立由省級水利行業主管部門領導掛帥的幫扶工作指導組,定期開展實地調研指導工作,重點加強對項目計劃下達、前期工作、工程建設、資金到位及使用情況等方面監督指導,緊盯項目建設各個環節和流程,幫助發現問題,排查安全隱患,第一時間給予指導,解決問題。同時,通過從全區水利系統推選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專家,組建專家庫,開展技術幫扶和指導工作,重點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技術和施工等方面的問題,切實為基層把脈問診、排憂解難;另一方面,通過行業優勢,結合高校每年暑期“三下鄉”活動,緊扣“深調研、強宣傳、找問題、探方法”主題,定期深入基層一線深入查擺問題,緊盯農村飲水安全狀況、飲水工程進度和質量、群眾滿意度開展幫扶指導。對于基層管護人員,通過定期開展培訓,印發家庭水柜建設指南和管護手冊、制作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教學視頻,有效提高管理水平。
(4)著力抓好宣傳引導,改革創建新建管模式。對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受益群眾,一方面,通過展示宣傳展板、制作宣傳材料、張貼宣傳標語等方式,加強溝通協調,及時宣傳政策,做到農村飲水安全政策宣傳家喻戶曉;另一方面,通過定期召開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情況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廣泛宣傳飲水安全工作成效,爭取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經驗提效能,典型引方向。對于改革創新建管模式,通過不斷總結經驗,創新工作方法。①一是采取“三級捆綁包項目”,提高工作效率。制定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項目實施方案,明確各部門、各鄉鎮職責,通力合作,采取“三級捆綁包項目”的方式,分片包干,共同推進項目建設,即縣領導包鄉鎮、后援單位包村屯、鄉鎮干部包項目點的方式,明確項目完成時限、明確項目直接責任人、明確獎懲措施。掛點領導、駐村指導員等各級干部進駐施工現場,及時協調解決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保障飲水安全項目建設有序推進;②是建設新模式保進度,開展消毒凈化試點保水質,通過組建“扶貧項目工程隊”,積極探索水柜建設新模式,推進凈化消毒試點,降低建設成本,提高施工效率;③是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和鄉村振興相結合,確保飲水安全可持續,采用短期任務和長期目標相結合,統籌考慮,減少重復建設和提高資金效率,從根本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④是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監督檢查,提高工作質量。針對農村飲水工程項目點多面廣、技術、監管人員緊缺的狀況,通過委派第三方服務的方式對農村飲水安全項目進行監督管理,保障飲水工程質量監督工作需求。
(5)著力構建行業監管格局,增強監督執紀合力。實踐證明,僅僅依靠省市兩級水利行政主管部門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監督管理工作是極為不現實的,監管常常不及時,無法準確地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質量安全作出全方位的把握和判斷,面對“上熱中溫下冷”的現狀,必須構建全區農村飲水安全大監督格局,實現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協同推進。主要從3個方面著手:①建立聯動協同制度會商機制。由省級水利行政主管部門牽頭,市縣兩級水利行政主管部門參與的聯席聯動機制,每半年或不定期召開專項治理工作例會,研究工作推進措施,督促問題整改;②建立行業監管平臺。梳理建立2005-2018年農村飲水安全項目臺賬,做到“一項目一清單”,實現清單管理。通過建立廣西水利建設項目監管的“兩系統兩平臺”(廣西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廣西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實時上傳系統,廣西水利建設市場信用信息平臺、廣西水利建設項目監管平臺),凡廣西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均可在廣西水利信息網查詢,廣泛接受社會監督;③加強問題線索摸排,拓寬問題線索來源渠道。協同紀檢監察部門定期會商,認真落實“7+3”工作機制,壓緊壓實各級水利行政主管部門行業責任,加強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的日常行業監管,主動發現移交問題線索,進一步拓寬問題線索來源渠道;配合紀檢部門組織開展調研督查。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經濟發展的命脈,農村飲水安全是脫貧攻堅的核心任務之一,也是我們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不僅事關農民群眾身體健康,而且關系著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應扎實有效開展農村飲水安全監管工作,把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監管作為水利行業強監管的重點內容,各級水利部門要切實履行好水利部門的監管職責,加大工作指導力度,推動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高質量發展,為鞏固“飲水安全戰役”勝果和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