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雪紅
摘 要:應收賬款保理業務作為一種新興的融資模式,在拓展企業融資渠道、疏通企業融資梗阻、解決企業融資困難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應收賬款保理融資具有高效性和便捷性,深受企業歡迎。但對保理商來講,這種新興的融資模式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在辦理保理業務中,必須制定科學的措施加以防范。
關鍵詞:應收賬款保理? 標準? 風險? 防范措施
一、應收賬款保理的產生背景與運行機理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出于競爭需要,通常會采取賒銷、預付款、定金等營銷方式來搶占市場份額,提高市場占有率,這種營銷方式確實為企業拓展銷售市場貢獻了巨大力量,但同時也占用了大量企業資金,讓企業背上了巨大的應收賬款包袱。當企業遇到因應收賬款數額巨大而造成運營資金拮據的情況時,企業就會試圖找到一條途徑,以期能夠有效快速的將應收賬款轉換成為運營資金,于是,應收賬款保理業務就應運而生了。從理論上講,所謂“應收賬款保理”,指的是企業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將一些還沒有到期的應收賬款以某種方式轉讓給商業銀行,以此換取商業銀行的流動資金支持,從而使企業急需的運營資金得以盤活。根據企業與商業銀行之間達成的轉讓方式的不同,應收賬款保理通??梢苑譃榛刭徯捅@?、非回購型保理、有追索權保理、無追索權保理、明保理、暗保理、折扣保理和到期保理等多種形式。
應收賬款保理是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產物,應收賬款保理的出現,在一定范圍內滿足了企業迫切的資金融通需要,對企業有解燃眉之急的功效。而且,資本市場越是活躍,應收賬款保理就越是有用武之地。以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現況為例,近年來在應收賬款保理業務方面,呈現出的就是逐年上升趨勢。我們知道,應收賬款長期存在、靜止不動不僅會加大企業運營資金壓力,造成企業運營資金的捉襟見肘,還同時加大了企業資金的機會成本,造成企業資金利用率的下降,更為嚴重的是,如果應收賬款管理不善,回款乏力,還容易形成壞賬,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應收賬款的存在,讓很多企業處在了一種虛盈實虧的尷尬狀態。而應收賬款保理業務的出現,則給企業提供了一個有效解決流動資金短缺與大量債權無法變現之間矛盾的途徑。
站在市場經濟視角來看,應收賬款保理業務具有這樣一些突出作用:
一是應收賬款保理提高了企業資金融通率。企業以應收賬款保理方式進行融資,比其他融資方式更簡便快捷,更具有效性。
二是應收賬款保理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企業以應收賬款保理方式融通資金,商業銀行一般只收取一些手續費,其業務成本明顯低于從商業銀行貸款的利息成本。
三是應收賬款保理增強了企業融資能力。對于信譽好的企業,商業銀行一般都會允許它循環使用保理業務的授信額度,從而使企業的融資能力得到增強。
四是應收賬款保理改善了企業融資結構。應收賬款保理業務的開展,讓企業融資渠道變得多元化,融資方式更具靈活性,企業總體融資結構因而也得到了相應的改善。
二、應收賬款的判定標準與合格標準
應收賬款保理業務,就其實質而言,是一種短期融資方式,這種短期融資方式的達成條件是,企業需將自己尚未到期的應收賬款債權抵押給商業銀行,以換取從商業銀行獲得短期借款的支持。應收賬款保理業務的存在,為企業融通資金提供了便利條件,顯著增強了企業的市場銷售能力。比如,有了應收賬款保理業務做后盾,企業就可以對購買方的付款方式、付款期限、付款金額等作出較大讓步,借以贏得購買方的真誠合作,提高彼此間的信任指數,這就大幅提高了企業市場銷售的成功率。
為了保證應收賬款保理業務的順利開展,我們必須要對應收賬款的判定標準和合格標準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應收賬款的判定標準和合格標準如下:
(一)應收賬款的判定標準
(1)企業的市場銷售行為必須已經發生,企業產品必須已經交付給購買方,且購買方已經確認該項交易,并承諾按商定方式付款。
(2)企業必須已經履行完結銷售合同簽訂的內容和款項,企業僅僅是拿到意向訂單,但還未將產品交付購買方的,不能視作應收賬款已經產生。
(3)購買方必須已經承認了交易款項,且承諾延遲支付,未經購買方承認且承諾延遲付款的,不能視作應收賬款。
(二)應收賬款的合格標準
(1)應收賬款的產生需建立在明晰的法律保障基礎之上,賬款尚未到結清期限,且不會形成死賬。
(2)應收賬款當事雙方債權或債務關系清晰明確,彼此沒有其他債權或債務方面的糾紛,或者雖然彼此有其他債權或債務方面的糾紛,但對該項應收賬款不具影響力。
(3)購買方對已經到期的應付款項,在履行付款事宜方面,不具備法律層面認定的抗辯條件。
三、應收賬款保理面臨的風險
應收賬款保理業務的有效開展,給企業資金運籌工作創造了化被動為主動的有利契機,消除了企業資金融通工作中的一些“梗阻”,改善了企業資金運營狀況,提高了企業資金使用效率,促進了企業市場拓展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的提升。但對于保理商來講,應收賬款保理業務卻不是萬無一失的,也是具有一定的風險性的。應收賬款保理業務的風險性如虛假貿易、信用管理不健全、法律風險等等。
(一)虛假貿易風險
虛假貿易風險通常表現為兩種情形:一種是雙方并沒有發生真實的貿易行為,雙方共同或一方單獨通過虛構貿易文件的形式來騙取保理商的融資款;另一種是雙方雖然已經簽訂了有效的貿易合同,而供貨方并未履行或僅只是部分履行了合同內容,但供貨方卻利用該貿易文件項下的全部賬款向保理商敘做保理業務。
(二)信用管理不健全風險
信用管理不健全風險表現為來自買方的風險和來自賣方的風險兩種情形:首先看看來自買方的信用風險,保理業務的形成前提是應收賬款的轉讓與受讓,此間借款人與還款人之間處于分離的狀態,買方不按照商務合同約定條款支付款項時,對保理商來說,就行形成了買方信用風險;其次再看看來自賣方的信用風險,賣方是保理業務的申請主體,是法律意義上的第二順序的還款人,當賣方不遵守規則,或者出現了不良財務狀況時,對保理商來說,就形成了賣方信用風險。
(三)法律風險
應收賬款保理融資與普通貸款融資的不同之處在于,獲得融資的一方和最終還款的一方,兩者之間所處的一種分離狀態,這種狀態下,讓保理商的權益保障就會面臨一定的法律風險,如賣方履約不完善風險、買方抗辯權風險和抵消權風險、保理商受讓債權合法性風險以及隱蔽保理業務項下債權轉讓不通知債務人風險等等。
四、應收賬款保理業務風險的規避措施
既然應收賬款保理業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那么風險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因為畢竟市場環境本身就極具風險性和復雜性,更何況此間借款人、還款人和保理商,三者之間所處的還是一種“三足鼎立”的狀態。對于這些風險,只要采取的措施得當,還是可以予以有效規避的。
(一)認真調查雙方貿易的真實性
保理商在辦理保理業務的過程中,不能僅憑賣方提供的交易合同、交貨憑證等文件就受理保理業務,保理商必須要對雙方貿易的真實性開展深入的調查,這樣才能防止保理欺詐行為的得逞。
(二)嚴格審查貿易單據原件
保理商在受理保理業務之前,必須要對賣方提供的貿易單據進行嚴格審查,審查內容如貿易合同、貨物憑證、買方確認函件等文件,并且保理商還必須保證審查的是上述文件的原件,而非復印件、掃描件、電子件等等,這樣做可以有效降低保理風險發生的機會。
(三)拒絕以增值稅發票作為融資依據
增值稅發票并不是法定意義上的賣方交貨憑證,如果保理商將增值稅發票作為融資依據受理了保理業務,那么當保理商遭遇保理糾紛時,法院是不會以增值稅發票作為證據而判定買方支付應付賬款的。
(三)向買方而不是賣方核實交貨憑證、確認函等文件的真實性
通常情況下,保理商在受理保理業務時,都是由賣方出具交貨憑證和買方的確認函,這就非常容易給賣方提供鉆空子的機會,但是如果保理商是向買方而不是賣方核實交貨憑證、確認函等文件的真實性,則保理商就為自己奠定了明辨交貨憑證、確認函等文件真偽的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任秀萍.應收賬款保理融資在企業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 2018(09).
[2]周文娟.應收賬款保理融資在企業中的運用[J].全國流通經濟. 2018(11).
[3]莊玲.我國應收賬款保理業務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中國證券期貨. 2013(04).
[4]許毅.應收賬款保理業務的功能及其應用[J].財政監督. 2007(20).
[5]那哲寧.淺析應收賬款保理及在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7(12).
[6]石夢.應收賬款保理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總會計師.2015(11).
[7]王勇,李先瑞.國內應收賬款保理會計處理的探討[J].財務與會計.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