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們是公安民警,堅守在戰“疫”一線,舍棄小家庭的相聚,加入大家庭的“戰斗”。他們用自己的行動默默守護著身后這座城市,“疫情面前,警察不退”。
戰“疫”時刻 “想兩全,難兩全”
“嘣……”這是手機落下的聲音,更是心撕裂的聲音。農歷新年,正在雅安市名山高速路出口防疫卡點執勤的她,正熟練地檢測著進入名山車輛人員體溫、詢問卡點執勤同志所缺所需時,一個突如其來的車禍信息,震得她不知所措。
她叫袁麗娜,是名山區蒙陽派出所有著9年豐富工作經歷的出色內勤民警。曾連續三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因多年過年執勤不能回家,父親、弟弟等5名親人決定一起到名山陪她過年,可在途中遭遇車禍。面對疫情,疲憊不堪。戰戰兢兢的她,只能祈求家人平安、疫情散去。
2020年1月24日,本是闔家團圓的除夕之日,但袁麗娜仍然值守在工作崗位上,沒能回家吃上一頓團年飯。25日春節第一天,袁麗娜和同事們就接到上級指令,迅速奔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最前線。26日,正在卡點執勤的她就接到了親人出事的電話。得知60多歲的父親肋骨、胸骨多處骨折,弟弟鎖骨粉碎性骨折需要手術,還有兩位弟媳、一位阿姨也不同程度多處骨折,袁麗娜淚如雨下。
她不得不和同在戰“疫”一線匆匆趕來的丈夫和另一位弟弟,一起留下來安置親人,但她的心一直牽掛著工作。僅僅兩天,待父親的病情穩定和弟弟的手術完成后,袁麗娜就婉拒了領導的休假指令,放下年僅5歲的孩子,義無反顧地返回工作崗位。白天給執勤同志發放口罩,購買水、食物等,晚上才去醫院照顧父親和親人。她說:“我不是一名合格的母親,不是一名合格的女兒!在親人最需要的時候沒有陪在身邊!”
“想兩全,難兩全。”但在別人的眼里,袁麗娜不僅是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更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警醫伉儷 勇敢逆行
“你們不要回來,要看娃兒就視頻上看……”2月4日中午,看到視頻里母親斬釘截鐵地忠告,許剛感覺很無奈,一陣酸楚瞬間涌上心頭。
許剛是成都市公安局溫江區分局涌泉派出所的一名社區民警,他的妻子是四川省婦幼保健院的一名規培醫生,原本夫妻倆想通過次日短暫的備勤調整,一起回趟40公里外的新都區家中,看望一下雙胞胎女兒。然而,母親認為他們倆是“高危職業”,擔心影響剛剛康復出院的孩子,讓他們的既定行程就此作罷。
1月18日,他們一歲半的雙胞胎女兒因生病住院,姐姐正月初一出院,妹妹正月初四出院。面對突然襲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這對“警醫伉儷”大年三十那天同時奔赴疫情防控一線,至今也沒有吃上團年飯。“因為兩個女兒都是早產兒,體質比較弱,出生以來多次生病住院,都是由父母在照看,他們的心情也能理解!”許剛說。
許剛負責的是溫江區涌泉街道清泉社區,轄區地處溫江區新城區,有4個大型住宅小區和一個商業綜合體,兩萬余名新市民在此安家創業。連日來,他按照派出所黨支部確定的“三色臺賬”工作機制,積極協助衛健防疫、街道社區工作人員開展不間斷滾動式上門核查,登記人員信息,宣講相關政策,確保覆蓋核查率達100%。
妻子是兒科醫生,每天需要接待大量患者,工作量巨大,隱患也很大,自投入“疫”線以來,夫妻倆已經十多天沒有見面,視頻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照顧好自己”。“堅守崗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希望大家萬眾一心,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許剛說。
一個是守護安寧的“金盾衛士”,一個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他和她一路同行,互相鼓勵支持,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勇敢逆行,用默默奉獻兌現著初心使命。
老交警堅守崗位15天
“您好,請搖下全部車窗,到前面接受體溫檢測,感謝支持、理解!”2月7日上午,雪花飛揚,滴水成冰。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省道S217線甘洛至石棉公路海棠鎮竹馬埡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監測卡點, 一片銀白。連續堅守崗位15天未回家、52歲的甘洛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海棠中隊長阿牛尾哈正打手勢、上前、立正、敬禮,對等待檢測的車輛進行指揮疏導。
竹馬埡口監測卡點,地處高寒山區,海拔2000多米,與雅安市石棉縣接壤,是甘洛縣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第一道防線,也是作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定點監測的第一道關口。全面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以來,阿牛尾哈頂風冒雪,始終挺在前、干在前,以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擔當,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忠誠堅守筑起疫情“防控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24日,阿牛尾哈接到上級通知后,火速帶領海棠中隊民警、輔警冒著刺骨的寒風,前往竹馬埡口疫情防控監測卡點,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他們實行全天候24小時交通管制,積極協助衛生防疫部門進行“過濾式”篩查,對過往車輛和人員實行“一查二問三提醒四囑咐”制度,對進出甘洛車輛、人員逐一進行排查,確保不漏一車、不漏一人。
“爸爸,今天是2月7號,年都快過完了,您什么時候才回家哦……”正在防控監測卡點值守的阿牛尾哈又一次接到小女兒阿呷的電話。聽到女兒埋怨的聲音,阿牛尾哈心里感到愧疚,從1月24日出門,已經連續15天沒回家了,他親切地說:“阿呷乖,等疫情退了,我把任務完成了就回家。”
正是有了“阿牛尾哈”們舍小家、顧大家的責任擔當,才筑起一道道疫情難以逾越的“銅墻鐵壁”。(本刊綜合) (責編/劉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