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強
(西安美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5)
從古猿人學會用樹葉蔽體,人類的祖先便開始在使用材料上進行升級:舒適度、保護等基本的衣飾功能。1927年,在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遺址中,發掘出了第一枚骨針。由此推斷北京周口店人在18 000年前就已經學會用獸皮縫制衣服了[1]。人類用來保護身體的“甲”,《管子·地數篇》則說是蚩尤發明的[2],并“受廬山之金,而作五兵”(《史記·五帝本紀》)[3]。1935年,在河南安陽侯家莊墓道中發掘出商代皮甲殘跡,甲片有黑色、紅色、黃色和白色,殘片最大直徑為40 cm左右。至此,才算真正發現了甲,并確定時間為商代。
隨著歷史、經濟、文化、軍事的變化,鎧甲也出現了不同的制式,應用于不同的場景。唐代還專門設有禮儀方面專屬的鎧甲制式以及等級制的劃分,級別越高的將領所穿的鎧甲越華麗,制作也更精細,材質也越上乘。據《唐六典》卷十六記載:“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細鱗甲、四曰山文甲、五曰烏錘甲、六曰白布甲、七曰皂絹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鎖子甲、十有三曰馬甲。”[4]其中,山文甲出現于唐玄宗755—763年,當時正處于安史之亂時期,時局動蕩,冷兵器戰爭使得軍戎服飾更注重鎧甲對于身體的保護,將金屬制式的小甲片與成熟的工藝相結合,創造了更加堅固的山文甲。
山文甲是唐玄宗為了重振自己的政治地位而在軍戎服飾上作出的改變。自“安史之亂”之后,對軍隊鎧甲制式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改制出適用于實戰的金屬甲衣—山文甲。山文甲作為唐朝軍戎服飾的一部分,代表唐朝軍隊整體的軍事水平,也影響著軍戎服飾的發展。山文甲不僅具有保護身體的實戰性特征,還象征著權力與等級。山文甲整體化、制式化的形象展現出唐朝強大的軍事力量。山文甲的制式也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影響,制造技術的成熟以及工藝的精湛使得山文甲片更加精致,尺寸也比較小。甲片之間除了線的傳統連接之外,還應用了相互穿插的工藝。山文甲的制式分為兩層,外層是由山文甲片編綴而成的甲衣,內襯則用絹帛制成,在此基礎上還采用了新的工藝—在包邊的布料上加上猛獸圖案紋樣,表現出山文甲另外一個側面的—服飾文化與服裝的結合。山文甲的服裝特點體現在唐朝的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方面,現代服飾的文化特點也受當代時代性、民族性、文化性的影響[5-6]。
山文甲的材質特性決定了顏色,而所表現出的顏色包括灰亮、光亮、淺灰色。這種親灰色極具視覺沖擊力,是服裝設計中一個很好的視覺元素。山文甲整體呈現一種包裹感,表現為身袖一體設計與亮白色的結合,體現出大方典雅又不失堅毅的品質。
應用直接編綴工藝、相互穿插工藝能夠保護人的身體,達到有序穿插的視覺效果。現代人對服裝的追求弱化了保護的功能,但吸收了視覺美感、工藝美感。將山文甲的工藝特征結合現代服裝工藝特征,在工藝手法上表現裝飾美,是對服裝工藝與美的感受的一次升華。古代工匠在面對同一元素時,勢必要注意其排列方式,而不是無序混亂的。山文甲的四方連續作為古人應用的排列方式,整齊劃一,符合人們對于對稱、均衡美的追求[7]。現代設計師在面對同一元素時,也更偏愛這種藝術手法,體現在人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將圖案廓形運用四方連續的設計語言一并貫之于服裝中,也是山文甲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藝術表現。
在帕高(Paco Rabanne)2017/2018年秋冬發布會上,朱利安·多塞納(Julien Dossena)設計師說道:“我在為帕高品牌探索一個讓人頭疼的主題,就是古代戰爭使用的金屬鎧甲。”在金屬鎧甲的顏色設計語言上,銀色的運用表現的是金屬的質感,在T臺燈光的照射下好似一面鏡子把光重新反射出去,表現出金屬的視覺色彩。在服裝結構上,根據鎧甲的防御特點,采用包裹住身體的身袖一體設計,再加上簡約的造型與灰色的外觀,體現出大方典雅又不失堅毅的品質。朱利安·多塞納(Julien Dossena)還說道:“除了復古元素的再設計及運用,還有金屬質感面料的挑選以及戰爭主題的設計,尤其是后者,在和平年代這種主題總是具有一定風險的。”在材質的選擇上,本季系列采用了多種材質、顏色與結構表現類似于山文甲的質感—銀色PU圖層面料、灰色針織面料(圖1)。顏色的選擇與服裝結構的展現等明顯的設計語言,也是現代服裝設計的一種符號表現。
將鎧甲圖案廓形元素運用于服裝上,如帕高(Paco Rabanne)2018秋冬高級成衣系列中,面料圖案廓形的設計尤其吸引人們的視線。面料圖案廓形分為正方形、三角形、菱形、圓形,每一種都運用四方連續的方法進行設計并與面料材質組合。上衣采用柔軟的針織面料與四方連續、線條硬朗的正方形搭配,裙子用金屬材質面料與四方連續的曲線線條的圓形搭配(圖2),實現一軟一硬、一方一圓的完美結合。朱利安·多塞納(Julien Dossena)設計師的四方連續設計與山文甲的表現如出一轍,同時將甲片元素設計符號一并置于服裝上,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圖案廓形四方連續元素在服裝中的應用。

圖1 Paco Rabanne 2017/2018年秋冬高級成衣(VOGUE官網)

圖2 Paco Rabanne 2018秋冬高級成衣(VOGUE官網)
此系列的設計靈感來源于唐代鎧甲—山文甲,并將山文甲的設計提升到物質表象與精神層次的表現上,嘗試山文甲在服裝中應用的可行性(圖3)。

圖3 張國強作品《生》
汲取山文甲的廓形、結構、材質等元素運用于服裝設計之中,從結構材質、工藝、圖案廓形3個方面尋找每個點所特有的設計語言,多方位、深層次地表現結構的包裹防御作用、材質的顏色、工藝的美感以及圖案廓形所提取的四方連續元素。本系列服裝,如袖體一體立體裁剪設計,表現了包裹防御設計語言在服裝中的運用,白色漆面PU面料、銀色鉚釘與透明TPU的面料運用表現在顏色的視覺感受上,鉚釘工藝與激光切割工藝主要服務于服裝設計美的感受。三大方面的綜合應用是對廓形結構元素的解構、歸納、總結再創新,重新定義山文甲在服裝設計中的概念。這些理論結合創新的設計語言,賦予服裝更深層次的精神表現—堅毅品質。在人們對服裝設計的不斷追求中,面料的舒適性、顏色、服裝的圖案廓型結構等服裝工藝與整體的造型特征是人們選擇服裝的第一要義,而服裝展現的精神品質則是服裝設計在不斷革新中另一個更高的追求。精神品質集中體現在服裝設計中廓形的運用上。本系列的袖身廓形運用了束縛、捆綁的設計語言與服裝的二元結構設計表現,從廓形上帶來了精神層次的防御表現。山文甲片的創新設計運用三角正負廓形所帶來的視覺感受,結合山文甲片本身的堅毅特性、服裝面料再造設計與服裝束縛廓形,表現了精神層次的堅毅。運用多種材料、面料以及工藝,使本系列作品的整體服裝造型與視覺感受更加豐富多樣,山文甲本身的防御特性與堅毅品質更是賦予了服裝精神層次的價值。
山文甲作為一種唐代冷兵器戰場的防御鎧甲,本身的特性賦予士兵身體上的防御功能,給予士兵精神上的提振。隨著社會文化的變革,人們不只關注服裝的舒適性、造型,對服裝寄予了更多的感情,開始關注服裝背后的精神品質。山文甲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滿足了物質與精神品質的要求,這種可行性的探究在未來的服裝設計中會使服裝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