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麗
關鍵詞:投融資? IPO? 競爭? 價值? 建議
在當前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若要獲得長久發展,需要在現有經營能力和財務成果的基礎上做好投融資規劃,以加強創新能力。因為資金才是企業的“血液”,是企業成長與發展的動力之源。當前,IPO是企業獲取這種源泉的主要方式。在IPO背景下實施投融資戰略,不斷擴大企業的發展規模,提升市場競爭能力,從而獲得可持續發展。
IPO背景下我國企業的投融資產略主要有三種模式,即擴張型投融資戰略;穩定發展型投融資戰略;防御收縮型投融資戰略。詳見表1:
擴張型投融資戰略是指企業以擴張資產規模為目的,是當前我國企業快速實現多元化發展的主要手段。企業在實施擴張型投融資戰略時,往往需要留存大量資金和利潤,以用于企業的項目投資。因此,在擴張型的投融資戰略下,企業需要優先考慮投資戰略,資金分配中也需要向投資大量傾斜,資金反而相對緊張。在IPO背景下,企業在擴張型投融資戰略下,主要以IPO上市為手段,借助資本市場向社會資本進行融資。
穩健發展型戰略是指企業在制定投融資戰略時,首要考慮企業的持續性經營能力和效益的穩定增長,在此基礎上再考慮企業資產規模的擴大。同時,在投融資過程中,企業既要充分考慮可持續性發展能力,也會重視投融資過程中的各種潛在風險。在穩健型的投融資戰略模式下,企業更側重改善資本結構和優化資源配置,綜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效率。只有企業在穩健發展達到一定規模后才會進行適當擴張。
防御收縮型投融資戰略主要用于經濟環境不佳時的戰略選擇。企業以此獲得平穩發展和過渡,保護經營安全。采用該戰略時,企業首先需要對市場經濟環境進行整體預判與評估,在充分預測財務危機和經營風險隱患的前提下,以促進資金流入、減少資金流出作為主要目的,精簡機構、減少庫存、降低生產成本,所有工作完成之后再行實施適度投融資決策。防御型的投融資戰略模式易出現低負債、低收益、高分配的特點,與穩定發展型戰略和擴張型戰略顯著不同。
當前,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希望通過IPO上市融資實現資本的擴充和規模的擴大。然而實際中,很多企業對資本市場的認知有限,對資本的使用也缺乏足夠的認識與分析,一味的想著“募資”,對“投資”的思路卻并不清晰,投資方向不明,導致資金實際使用過程中效果并不好。主要表現于我國企業在募資前對資本結構的配置存在不合理之處。比如,很多企業的管理者對資本金的使用質量重視度不夠,重“量”而不重“質”。殊不知,“募資”與“投資”本就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兩個方面。募資的目的是投資,但是募資前也應提前對投資的各個方面具備充分的考慮和論證分析,而這也有助于企業IPO上市的成功。
1、融資管理分析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壓力逐年增加。如何在發展中實現資本擴張和規模擴大,已成為我國企業當前的一項顯著議題。而IPO上市融資,不失為一種良策。借助IPO方式實現上市融資,是企業發展與前進的動力。在此過程中,企業獲取資金,并且為了實現較高的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結合自身的發展狀況和經營情況,在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的前提下,規劃資金的籌集規模和使用方向。有一點需要注意,即融資具有靈活性,要及時根據投資計劃的變化和環境與條件的變化做出調整,適時調整自身融資戰略。
2、投資戰略分析
企業的投資戰略需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也正因此,企業的融資規模、發展規劃等都會對投資戰略產生重要影響。因此,企業在投資戰略分析中,需要整合發展優勢,實現規模經濟,根據資源優化配置的原則對戰略目標、優劣勢等進行分析,實現有限資源條件下的最大效用。
在IPO融資背景下,我國企業應積極創新內部管理機制,努力提高業務能力。首先,要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機制、財務管理體系等,以政策和制度為媒介,規范員工行為,提高業務能力,為IPO上市融資開創良好的環境。其次,我國企業還應注重對自身融資能力的提升,實現內部管理規范化,合規守法,爭取優良的企業信用評級。再者,我國企業的管理者及相關人員還應與時俱進,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和對新知識、新營養的吸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綜合管理能力和業務拓展能力。在學習中,尤其是企業管理者,還應格外注意將現代化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融入到企業自身的發展之中,尋求一種合二為一的“中庸”之道,實現業務與戰略相融合,從而更好的指導企業的投融資方案。最后,我國企業還應建立健全績效考核機制,對員工行為從績效考核的角度進行制約,提高員工的工作認真度和業務能力,挖掘員工潛能,從而進一步提升企業活力與企業競爭力,為上市融資創造良好環境。
IPO背景下,我國企業應對投融資戰略的發展重點進行良好規劃。首先,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企業若想獲取可持續經營能力,加大對生產技術的投入不失為一種有效方式。在當前的信息化社會中,各個企業的廣告宣傳與推廣效果都大同小異,并無顯著差別。最能決定企業優勝劣汰的仍然還是其生產技術能力。唯有性能更高、技術更好的產品才能適應千變萬化不斷進步的現代化社會需求。因此,企業在投融資決策中,重中之重還應是核心技術的開發與運用。其次,任何投融資方式都會伴隨著一定的風險隱患。因此,建立健全風險預防機制也是我國企業一項不容忽視的重點工作。任何一種投融資決策都第與風險并行。而風險只能規避無法徹底避免,對風險因素進行提前預防和防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投融資決策的執行更全面、系統,從而也更具有效益。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企業在IPO背景下實施投融資戰略還具有一定難度,比如很多管理者及相關人員對資本市場的認知有限,對資本的使用也缺乏足夠的認識與分析,一味的想著“募資”,對“投資”的思路卻并不清晰,投資方向不明,導致資金實際使用過程中效果并不好。而這些又會間接影響企業的IPO上市融資。鑒于此,筆者建議我國企業在IPO背景下實施投融資戰略時,應結合自身企業的現狀和條件選擇適宜的投融資戰略主要模式,積極創新內部管理機制,努力提高業務能力,同時對投融資戰略的發展重點進行良好規劃。唯有如此,方能實現在現代資本主義市場環境下,在IPO上市背景下,真正實現投融資戰略的最佳效用。
參考文獻
[1]本報評論員.沿著正確方向打好國企改革攻堅戰[N].經濟日報,2018-10-18(09).
[2]胡軍.鞏固黨在國企中的獨特優勢[N].中國組織人事報,2018-10-17(006).
[3]陳宇勛.基于企業生命周期視角的資本結構調整動機及其路徑研究[D].華僑大學,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