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碧霞
關鍵詞:煤炭企業? 財務處理? 整合資源? 股權投資? 企業會計
在“十二五”的規劃里,強調我國傳統企業的發展需要調整產業的結構,轉變發展的理念,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以煤炭企業為例,相對于煤炭資源,把傳統粗放方式的生產變成精細方式的生產來整合資源,發展并延續產品和企業與剛興起的互聯網技術結合并創新傳統的企業,幫企業注進新鮮的活力。但煤炭企業的變化將對企業的財務處理有著新的要求,特別是企業長時間的股權投資的會計核算帶來了相對多的問題。
煤炭的資源整合對于我們國家煤炭企業現在發展的狀態,進一步提升煤炭資源全面的開發水平,提高企業生產的安全與集中指數提出了相應的要求。更具法律規定的要求,把煤炭資源進一步資本化的管理,是提升煤炭資源的反復利用與有效保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煤炭的資源整合主要是針對生產煤炭的中型和小型的企業,用股權的方法來并購兼并,將煤炭企業進一步重新組合,組成較大型的煤炭集團,全面對煤炭資源綜合性的進一步整合,讓煤炭的生產開發管理相對更加的集中,來提高煤炭企業的各方面力度。
自我國發展煤炭企業資源整合的趨勢來看,國家煤炭企業整合資源有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剛好有圍繞著企業產權有沒有改變作為核心的,一方面是當還沒有改變企業產權的資源整合下,有托管與租賃這兩種整合方式。這兩種方法下面的企業發展實際相對企業來說其實并沒有任何改變,沒辦法在根本上分開企業的經營權與所有權,在經營的過程里,很容易出現各種不同的法律問題。另一方面,企業產權改變將是達到資源整合的有效方式,并購是其中非常普遍的一種方法。將微型煤炭企業的股權收購,又或者把煤炭企業合并為一家,來達到約制微型煤炭企業,建立較大的煤炭生產企業,將煤炭與人才和各種資源整合到一起,來達到煤炭資源的開發上獲取較高的收益。
站在會計位置來說,長期股權投其實是企業進行投資獲取的別的企業的股份。通常來說是給別的企業投資股權,長時間擁有控制企業運作的權利。做到長時間股權投資的形式有:第一在證券公司進行交易獲取;第二將資產(資金、無形資產、固定資產)的形式直接注入到企業的生產以獲取企業長時間的股份。所以長期股權的投資風險和投資都相對較大并且期限也會長。煤炭企業在資源整合的時候長期股權的投資是個非常好的投資入口,并且是較大煤炭企業做到控制微型煤炭企業的有效方式,對煤炭企業做到產業結構優化與提升效益有良好的幫助。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觀念下,整合煤炭企業資源的工作將持續深入,雖然長期股權投資是企業取得煤炭企業股權的一種有效途徑,但是相對于會計,長期股權投資所占的控制股份比例不同于企業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置。因此,怎樣正確把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進行分錄是一個較大的困難。現將煤炭作為例子來分析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式。
在煤炭企業間相同控制的合并資源整合里,應將企業并購時把擁有者權益賬面以初始計量的投資成本為準,將資本公積以補充調整資產與債務的差距,應將資本公積不夠沖減的算進沒有分配利潤的項目與盈余公積。企業在并購前需要承擔的債務費用應算入債務初始固定金額的里。當企業因并購產生的各個費用,如審計費和法律費等,將直接算進管理費項目里,所以總結了會計分錄:需要先確定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值在被并購方記錄長期股權投資,當還未發股利與利潤時收購方需登記應收股利科目被并購方登記相關的資產類目。
不同控制是企業以流動資金和固定資產的方式買到其他公司的控制權,把被并購的公司作為子公司且占股50%往上。對于不同控制的并購,投資成本以購買方購買企業支付的并購成本為初始計量。因此,應讓借方登記長期股權投資類目,當還未發利潤與股利時,應借方記錄應收股利類目,照賬面所值來調整并在被并購方記錄資產類有關的類目。
企業長期股權投資間有成本法與權益法兩種認定后續計量的方式,只有留心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才可以將會計的核算正確的處理好。
當用所耗費用也就是成本法來核算時將賬面上的初始值當成成本計量,正常情況下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不因擁有人權益的變化來變化。當確認成本的同時收購方登記長期股權科目,被收購方記錄有關的資產類目。當被收購方發放紅利給收購方時,被收購方需記錄應收股利的類目,收購方記錄投資收益類目。當收到紅利時依據當時情況在被收購方記錄銀行存款類目,收購方記錄應收股利科目并由此調整企業賬面余額以做到會計間的平衡。
權益法與成本法不同于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所耗費用確認方式不相同,應該在長期股權投資的類目里進行多設立幾個成本和損益調整的二級明細類目。投資損益確認的方式有很多種且是權投資核算的難題,當以權益法來核算時需要非常小心謹慎。
長期股權投資是煤炭資源整合的非常必要的方法且是大型煤炭企業做到操控微型煤礦的重要途徑,其能在相對程度上提升煤炭企業的成果并促進煤炭企業的全面發展。但長期股權投資里的會計核算思路非常繁瑣,相對會計工作人員確實是一項較大的難關。
參考文獻
[1]林愛梅.煤炭資源整合的新視角與新探索——評《煤炭資源整合中的政府與企業關系研究》[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3):113.
[2]宋華嶺,雷放存,譚梅.低碳經濟背景下煤炭資源整合效果評價研究[J].中國礦業,2017,26(5):46-52.
[3]姜秀娟,張勝平,廖先玲.資源整合背景下上市煤炭企業四維全要素生產率測算與分析[J].中國礦業,2018,27(11):74-78.
[4]李小璐.對煤炭資源整合過程中的財務風險的分析及防范措施探析[J].今日財富,2018(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