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娜
關鍵詞:預算績效管理? 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是以結果為目標導向的政府績效管理模式。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對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執行有一定的作用,但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進提升。
(1)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績效管理對納入財政資金的支出、成本、效益以及服務對象的滿意度都提出了要求。
(2)增強主體責任意識,發揮資金效益。基層單位承擔績效的主體責任,強化主體責任是財政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注重績效約束,強化執行、監督,保證財政資金的使用安全,充分發揮資金效益。
(3)優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體系。實行預算績效管理,在每個環節引入績效觀念,有效提升財務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提高財務管理的能力。
財政預算績效管理作為一個新的概念,預算單位領導、部門對預算績效管理的認識尚未完全統一,導致主體責任、支出責任沒有得到很好落實,不能發揮財政資金的公益性職能。
績效評價缺乏有效的統一規范和標準,專業性影響導致評價方法單一,績效指標設計的不科學性、分析深度有限,績效管理耗時長、效率低,成本高,數據分散,利用率低。
項目單位“自評價”為主的做法,指標數據的質量難以保證,有些標桿值不可量化影響了評價結果的權威性和公正性。評價結果的反饋、公開方面缺乏完善的標準支持,只是將反饋問題實施整改,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預算調整、政策調整方面效果不顯著,難以達到預想的效果。
從領導層面到業務層面提高認識,高度重視,組織財務人員、預算資金項目負責人培訓,落實預算編制、執行、評價各方面的目標要求,強化績效管理理念,將績效管理滲透到各個專項資金項目中,提升決策與管理質量。
績效管理不單單是財務的事,績效目標、細化指標需要業務部門提供數據支撐,資金支出是業務部門在過程中產出,財務是事后核算,因此在評價實施過程中要建立協同配合機制,由項目主管部門進行統籌,統一布置評價任務,明確工作要求,建立監督機制,反饋機制,在資金環節協同有序推進。在預算編制過程中,由財務部門牽頭,業務部門參與編制具體、明確、可衡量、可實現的績效指標并制定實施方案,在預算執行過程中,財務業務協同分析執行情況,保證績效目標的實現。各部門設專人負責,對職責內的績效指標進行具體實施和管理,對重大項目和重要指標實行重點監控,按時間節點對預算績效完成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檢查督促。
增強項目管理意識,對預算資金項目實行全流程全方位管理,從編制、申報、審核、執行、監督、評價個階段制定涉及成本、人員、風險、質量方面的管理制度或實施方案。將項目各階段開展情況通過制度加以規范,做到事前有整體規劃,事中有全面把控,事后有嚴格驗收,建立項目實施工作聯動機制,督促項目相關負責部門加快項目的實施,推動整個項目規范化運行。
各預算單位根據財政局關于預算績效管理的文件,本單位項目、政策、部門整體的基本情況制定管理制度,固化管理及評價規范,豐富指標庫、制度庫。建立更加科學、豐富的分類體系,改進績效分析模型,提高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質量和效果,實現預算和績效一體化。探究制定科學的管理措施,確定工作標準,降低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的差別。優化專項資金控制方法,貫徹執行各種措施,加強資金利用控制,提高預算項目的完成質量。
通過績效管理,能及時掌握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事業機構財務管理將迎來全面創新,為單位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決策。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J].中發〔2018〕34號.
[2]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現實意義存在問題和建議[J].財預[2018]167號.
[3]李永剛.全面實施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方略[N].開放導報201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