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冰
關鍵詞:制造業企業? 全面預算管理? 措施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以戰略目標為導向,通過對未來一定期間內的經營活動和相應的財務結果進行的全面預測和籌劃,其能科學、合理配置企業的各項資源,并對執行過程進行監督和分析,對執行結果進行評價和反饋,指導經營活動的改善和調整,進而推動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管理活動。隨著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制造業企業規模不斷壯大,企業的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也上升到了一定高度。
全面預算使公司的戰略目標得到細化,落實到最基本的單元,運用預算管理對經濟活動進行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考核。完善的全面預算體系促使企業的內部控制科學,客觀合理,有序的發展,提高了企業的內部管理水平。
制造業企業根據企業的所有資源編制全面預算,為了實現預算目標,企業的各個部門通力合作,協調促使制造業企業在供應、生產、銷售、管理等方面的活動能夠有機的整合。減少內部資源的浪費以及消耗,資源得到有效的優化配置。
全面預算管理制定要充分注意戰略性,如果企業的全面預算沒有戰略性,沒有大的方向,最終難以提升公司的競爭力。我國制造業企業在運用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要注重從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出發,但是目前我國有很多制造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忽視了企業戰略目標的主導地位,過于注重企業的眼前的利益。
有的企業編制業務預算時,以企業已簽銷售合同編制銷售預算,不能編制具有先進性、挑戰性的銷售預算;有的以企業采購合同編制采購預算,不能根據預算成本控制要求編制采購預算。總之,各部門趨向于編制保守銷售預算和較高的成本費用預算,不能合理科學地編制預算,導致編制的財務預算達不到預算管理工作目的,起不到引導和激勵作用。
實際的預算管理中不少的企業都偏向于對預算結果的考核,特別是管理層的績效考核,沒有足夠關注市場,也沒有把企業的情況與當前的形勢做個融合。企業過于注重眼前的績效和利益,企業預算的工作也只是在執行資金支出等簡單的功能,沒有關注市場的變化,從而失去了挖掘市場和探索企業未來的發展的機會。
全面預算應該建立健全以戰略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預算體系,全面預算的組織的建立也要遵循以企業的戰略為導向,未來實現預算的目標,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合理規劃生產。對大型的企業集團類企業,優化企業的組織結構,能夠更好地達成集團總部與各個子公司的目標一致,讓自個集團公司的戰略目標一致,資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企業應在充分的市場調研情況下,運用科學的預測技術及分析方法確定企業發展戰略。企業應根據自身特點采取不同預測方法,并結合生產經營實際和往年的經營情況,制定合理的預算經營目標。企業選擇預算編制方法后,要從影響預算指標因素出發,除了主要影響因素外,要充分考慮其他因素對指標的影響,合理調整預算結果,才能為企業編制一份符合企業發展的全面預算。
預算的考核是全面預算中最重要環節,是預算編制工作的結果,預算考核指標可以分為公司級、部門級和個人考核指標。預算考核指標需要通過層層分解與落實,讓企業各部門員工都有自己的預算考核指標,并確定責任歸屬與獎懲方法,通過考核實現激勵員工完成預算目標。對于編制的預算與實際嚴重不符的,要從嚴考核,禁止其升職、評先、加薪。企業通過執行預算考核,有利于促進各部門員工認真完成預算編制工作,改善企業業績,也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