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棵靖
關鍵詞:事業單位會計? 收付實現制? 權責發生制
收付實現制一直為我國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的核算基礎,在我國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方式和其自身性質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大部分事業單位沒有營利性質,其會計核算方式仍然采用收付實現制。但后來事業單位業務的不斷增加,管理體制的改革與變動,收付實現制慢慢變得不合時宜,在反應財務狀況,會計信息透明度等方面出現問題。
在后續計量中,收付實現制下,固定資產沒有計提折舊的要求,一般事業單位不計提折舊或以沖減凈資產的方法虛提折舊,導致賬實不符。此外,事業單位具有非營利性的特殊性質,因此不計提減值損失,這樣的會計處理就使得賬務上的固定資產有虛增現象的可能。這使得賬務處理出現問題。
收付實現制下,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沒有累計攤銷和減值損失的處理。由于采用收付實現制,在會計處理時其價值一直等同于入賬時的價值。這就使得無形資產的真實價值無法反饋。這也會使賬務處理出現問題。
現在的事業單位會計在許多賬務處理和報表方面所反應的會計信息并不透明。例如,現在事業單位資產負債表依靠“資產+支出=負債+收入+凈資產”。但是這種方式與其相關定義“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有部分差別,部分科目比如短期投資、存貨、長期借款、財政補助的結轉結余、非財政補助的結轉結余不能在資產負債表中予以體現,其財務狀況無法準確反應。
某高校以使用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編制綜合財務報表為改革目標,將政府會計理論作為基礎設計改革方案,以“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的模式統一政府單位會計制度體系。通過更改會計分錄,會計科目類別,報表體系的方法,建立財務會計加預算會計的新核算體系。
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將舊事業單位會計體系統一合并成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體系。新的制度以使用收付實現制的預算會計和使用權責發生制的財務會計并行的記賬模式來記錄處理日常經濟業務。
在會計科目類別上也有相當多的變動,原制度根據《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確立了48+6(“+”后面的數字為《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增加的科目)個會計科目類別。新制度在此基礎上增加了預算會計科目,其核算基礎與原來的制度相同,但核算口徑存在較大差異,而財務會計科目名稱大多與原來的制度相同,但核算基礎不一樣,部分科目口徑有所調整。
該高校根據《政府會計準則》中預算收入、預算支出的相關定義,在處理是否要生成預算分錄的問題上設立了兩個標準。標準1:是否納入預算管理。標準2:是否涉及貨幣資金。通過設立這兩個標準該高校將事業單位基礎經濟業務分為三類:
(1)不符合標準1的業務即不納入預算管理的經紀業務,處理原則為只記財務賬,不記預算賬。
(2)符合標準1,不符合標準2的業務即納入預算管理但不涉及現金流的經濟業務,處理原則為只記財務賬,不記預算賬。
(3)符合標準1,同時符合標準2的業務即納入預算管理且涉及現金流的經濟業務,處理原則為記財務賬與預算賬。
原制度下,事業單位會計信息通過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財政補助收入支出表這三類財務報表進行反饋。新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在雙體系下記賬、核算,報表體系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采用“4+3”模式將報表改進為財務會計下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凈資產變動表、現金流量表4種報表和預算會計下預算收入支出表、預算結轉結余變動表、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3種報表。這類報表體系使得會計信息更加真實透明,同時也使得事業單位財務信息使用者考核、分析財務狀況,評價事業單位的信用評級變得更為準確。
在以上理論的基礎之上,以某高校事業單位為例,在引入權責發生制后,新制度要求業務采用財務、預算會計雙重記賬。本文選擇貨幣資金中的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以及權責發生制改革中的重點固定資產作為典型業務進行分析研究。
1、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
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一般用于財政直接支付和財政授權支付及清算。在新制度下,要求該項目會計分錄同時編寫財務會計分錄和預算會計分錄。同時新增“資金結存”這個科目,這個科目屬于預算會計,它用來記錄預算收入、支出的相關業務。
例1.月初收到銀行發過來的授權支付額度到賬通知單總金額2993200元,其中,其他教育管理事務支出人員支出1630000元、公用支出593200元,事業單位離退休85500元,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114000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金2585000元,事業單位醫療135500元,住房公積金150000元。
財務會計分錄如下:
借: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 2993200
貸:財政撥款收入-基本支出1630000
財政撥款收入-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經費? 593200
財政撥款收入-基本支出-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費? 85500
財政撥款收入-基本支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 2585000
財政撥款收入-基本支出-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 114000
財政撥款收入-基本支出-機關事業單位醫療保險 135500
財政撥款收入-基本支出-機關事業單位公積金 150000
預算會計分錄如下:
借:資金結存-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2993200
貸:財政預算撥款收入-基本支出1630000
財政預算撥款收入-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經費593200
財政預算撥款收入-基本支出-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費85500
財政預算撥款收入-基本支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2585000
財政預算撥款收入-基本支出-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114000
財政預算撥款收入-基本支出-機關事業單位醫療保險135500
財政預算撥款收入-基本支出-機關事業單位公積金150000
2、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是權責發生制改革的重點,在本次改革下,要求固定資產在進行賬務處理分別記錄財務會計分錄及預算會計分錄。此外,新制度要求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這是本次改革的重點,也是事業單位引入權責發生制的優勢體現。在新制度下,計提折舊時只在財務會計中記錄,在預算會計中依照收付實現制原則,在采購時就以實際收到資金做一次性處理,因此在累計折舊時不記預算賬。
例2.單位年度預算安排采購辦公設備電腦8臺,總金額為48000元,資金通過銀行貸記憑證已支付成功。
財務會計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48000
貸: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48000
預算會計分錄如下:
借:事業支出-基本支出-辦公費48000
貸:資金結存-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48000
例3.計提上月購入固定資產(電腦)48000元的折舊。
財務會計分錄如下:
借:單位管理費-基本支出-辦公費800
貸:累計折舊800
預算會計分錄如下:預算會計不需要做分錄
事業單位財務報表反映一段時間內單位的財務情況。新制度下,引入權責發生制后對事業單位財務報表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反映內容增加,報表體系更為復雜。
就以上案例分析得出,新的財務報表一大特點就是折舊(攤銷)處理,在所選案例中累計折舊800元,這一部分在舊制度報表下沒有體現,相比之下新制度更貼近真實價值,反映會計信息更為真實。由于所選案例并沒有無形資產的相關業務所以新制度新增累計攤銷科目并未體現。
同時新制度資產負債表新增的改變是,在資產負債表的資產及負債中單列“受托代理資產”和“受托代理負債”。這使得資產負債率更為準確,因為受托代理資產和受托代理負債并不屬于本單位的資產及負債。從中我們可以計算一下資產負債率,不記受托代理資產和受托代理負債時為84.68%,扣除后83.67%。出現明顯的降低,這對單位的績效考核及信用水平相當有利。
本文通過對事業單位會計的研究并結合案例,發現引入權責發生制后能夠解決現在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資產價值不真實、會計信息不透明的問題,使事業單位財務更加真實的反映財務狀況、績效等。例如能夠真實反映高校資產狀況,加強資產管理,全面記錄高校負債狀況,防范和化解財務風險,在高校內部成本和費用管理方面有良好的處理作用。在本文中還有不夠完善的地方,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將做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James G. Application of Accrual Accounting in the Australian public sector-rhetoric or reality[J].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and management,1998,14(1):1-19.
[2]Chan J.Government Accounting:An Assessment of Theory,Purposes and standards[J].Public Money and Management,2003,23(1):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