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煒
汽車行業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汽車營銷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這為中職院校的汽車營銷教學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培養具備職業素養、實踐能力以及專業技能的人才是中職院校汽車營銷的教學目標。然而,在實際中職院校汽車營銷培養中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問題,對人才的培養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在教育改革下,校企合作模式成為了中職院校的新潮流,能夠幫助中職院校改善在汽車營銷教學中所面臨的困難,同時院校與企業間更是建立了互利互助、融合共贏的合作機制,促進了中職院校以企業為依托的汽車營銷教學,為企業提供更多的高素質復合型專業人才。
(一)校企合作模式的應用滿足市場對人才培養的需求
我國的汽車行業在世界市場中擁有著優勢地位,國民對汽車的需求更是不斷擴大,為汽車市場帶來了可觀的發展趨勢,同時意味著汽車營銷人員有著良好的就業前景,促進了中職院校汽車營銷的發展前景。現如今,汽車營銷市場變得十分繁雜,市場競爭巨大,對營銷人才有著更高的職業要求。為了能夠提高人才的專業技能,中職院校汽車營銷教學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汽車和營銷知識的理論知識教育,更要注重對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全方面培養。因此,中職院校應用校企合作模式到汽車營銷教學中能夠更好地掌握人才市場的需求,并根據汽車企業對營銷人才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一批符合汽車企業需求、具有專業素質和能力的營銷人才,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
(二)校企合作模式的應用是中職院校教育改革的途徑
在每個中職院校的教育體系當中都有實習課程,但是實習課程的安排一般在學生畢業前的后半年時間里,很多學生在這半年的實習當中能夠有所收獲,但是也很難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與實際的工作充分結合,得不到良好的實踐效果。而校企合作模式的應用是中職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學校與企業合作有利于課堂教學與實踐有效結合,能夠幫助學生在日常的實踐課程中從企業的工作中將所學的營銷知識進行實際的應用和鞏固,改善了理論教學中出現的困境,激發了學生對于汽車營銷工作的興趣和認識。在中職院校汽車營銷教學中采用校企結合的模式,一方面促進了院校與企業的合作關系,學校能夠根據企業需要對汽車營銷做出準確的定位,培養出色的汽車營銷人才;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模式提高了院校學生的就業率,幫助學生在畢業后能夠順利開展工作。
(三)校企合作模式的應用符合企業發展的內在需求
校企合作模式旨在院校與企業間互利互惠,共同滿足各自的發展需求。應用校企結合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院校汽車營銷教學的教學效果,還滿足了企業營銷發展的人才需求,有利于企業營銷隊伍的發展和建設。企業可以對院校學生的專業技能知識進行全面考核,在院校的學生當中優先選擇和聘用綜合成績優秀的學生,在這樣的選聘機制下,企業能夠在大量的學生中進行考核、面試,了解學生的營銷水平,通過層層篩選后企業能夠選擇有利于企業營銷發展的人才,同時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資源成本,以最少的成本獲取優秀的營銷人才。除此之外,企業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可以大大宣傳企業的文化和理念,學生和教師都會了解到該企業的發展,并通過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到該企業,提高企業知名度,為企業的發展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戶群體。
(一)對汽車營銷缺乏準確的定位
院校和企業都缺乏對汽車營銷的認識,汽車營銷的準確定位對院校開展汽車營銷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汽車營銷不等同于一個簡單的賣車活動,它需要的是綜合性的銷售技能和專業的知識理論。通過相關調查發現,在汽車交易市場上,有很大一部分的營銷人才認為賣車是汽車營銷的定位,最終使得汽車營銷在服務方面缺乏力度,營銷績效不理想。有很多汽車品牌的專賣店中缺乏專業性的汽車營銷人員,且大部分沒有經過科學系統的營銷培訓就直接上崗了,當客戶在咨詢有關汽車的性能和維護方面的問題時,營銷人員難以回答出符合客戶需求的答案,這不僅影響了客戶對營銷人員的滿意度,還對企業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損失。而這些影響的產生都來源于企業和中職院校營銷教學對汽車營銷的定位不準確和不全面,在教學中院校要充分與企業合作,對汽車營銷有個準確的定位,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
(二)缺乏與汽車銷售市場的聯系
中職院校以培養技能應用型人才為主,為社會和企業提供有用的人才,為了確保學生在畢業后能夠順利就業,院校在培養人才策略中最關鍵的就是要與市場保持一個緊密的聯系。從目前中職院校的汽車營銷教學狀況來看,學校汽車營銷課程與市場需求的聯系程度較低,
汽車營銷課程主要以理論知識為主,缺乏實踐課程的鍛煉,很多學生難以將自己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營銷中,缺乏實踐的經驗,院校與汽車營銷市場聯系不到位,學生難以通過了解市場的動態對市場進行分析,找到屬于自己的營銷突破點,并最終導致汽車營銷課程與市場的營銷人才發生了嚴重的脫節,難以促進學生未來的就業發展。學生要成為汽車營銷人才一定要融入實踐當中,通過實踐來獲取經驗,對汽車市場的發展有著一定的預見性,并學會分析汽車市場的營銷手段。因此,中職院校汽車營銷人才培養方略應當與汽車市場緊密聯系,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來展開實踐活動和教學活動。
(一)院校提高對校企合作模式的認識
校企合作模式是為了促進企業與院校的合作共贏,中職院校采用校企合作教學模式來達到培養出專業知識與技能相互結合全面發展的綜合人才的目的,同時企業通過合作為了更加便利且節省成本地獲得優秀的復合型人才,來提高汽車企業在市場營銷中的競爭力。中職院校在汽車營銷教學中要明確理清校企合作模式的含義及其帶來的積極影響,根據企業對汽車營銷人才的需求來改革教學方式,同時主動為企業提供積極的服務,與企業保持緊密聯系。除此之外,院校可以通過完善師生與企業員工之間的溝通渠道,邀請企業人才到院校開展相關教學講座,促進學生與企業優秀人才間的交流和經驗分享,也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校企汽車營銷比賽來增進學生對該行業的認識,從而形成對校企合作模式科學合理的認知和應用。
(二)合理設置汽車營銷實踐
院校在進行汽車營銷培養時,通過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并結合汽車營銷行業的動態發展來制定相關的培養計劃,設置合理的教學課程,使得汽車營銷教學的設置能夠滿足企業和汽車行業發展的需求,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要改變以往傳統的培養觀念,在教學中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將仿真教學納入教學體系當中,引用一些汽車營銷相關的仿真教學軟件,讓學生能夠切身感受到汽車營銷工作的各個流程;第二,更新、改善汽車營銷的題材內容,教師可以利用空閑時間到汽車制造產、4S店等地方進行參觀和學習,掌握實際的汽車銷售和制造方面的知識,邀請企業專業人員共同對教材進行編寫、整合,提高教材內容對學生的指導意義;最后,實行模塊化教學模式,根據汽車營銷的各個環節,將汽車營銷專業的學生進行劃分,減少課程教學容量,增多實訓課程的安排,讓學生能夠對各個營銷環境進行全方位掌握,綜合提高學生汽車營銷的能力。
(三)豐富校企合作方式
為了提高校企合作的教學效果,院校可以通過豐富校企合作方式來提升學生對汽車營銷教學的參與積極性。首先,中職院校要加大投入到實訓的建設當中,構建實訓中心,教師要明確汽車營銷專業的方向和發展趨勢,模仿4S店的經營標準來構建仿真實訓中心。實訓中心要包括汽車展覽廳、維修接待中心、結算中心等,并且爭取向企業獲得車輛和展廳的布置,這樣能夠為院校的教學減少更多的成本,同時也幫助了企業進行一個產品和形象品牌的宣傳,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實訓平臺;其次,學校可以引導學生在進行學習后到相關企業進行實習面試,將實訓的平臺放置到企業和社會當中,為學生尋找真正鍛煉的機會,學生能夠通過實習找到自身與企業專業營銷人員的差距,并不斷完善自己;最后,院校可以與汽車4S店簽訂相關的人才培養協議,與企業營銷專業人才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幫助企業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同時有助于學生的畢業就業。
中職院校的辦學目的就是幫助社會和企業培養大量的專業技能復合型的高素質人才,在汽車營銷教學中,學校應當采用校企合作模式來為學生爭取更多的實訓機會,與企業保持密切的合作伙伴關系,通過校企聯手共同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畢業后能夠更好地勝任該工作。
(本文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交通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