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柱 魏春
關鍵詞:微課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 設計模式 教學改革
1 引言
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信息化2.0 行動計劃》、《關于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和《教育部2019 年工作要點》等相關文件要求,推動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各大高職院校都在開展信息化教學應用模式的研究和實踐,并能夠結合高職自身特色,充分發揮微課、藍墨云班課和學堂在線的資源優勢,實現教育方式的轉型。微課,作為一種方便的新型教學資源,憑借其建構的教學環境與教學模式,充分營造了高職教師網絡教學、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滿足“人人、時時、處處”學習等多種功能,受到教師與學生的喜愛。因此,文章將以此為研究視角,探討其在我院的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中的實踐與應用,旨歸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培養出優秀的高職人才。
2 微課的概念
美國偉大的教學設計師戴維·彭羅斯( David Penrose)于2008 年最先提出“微課”的概念,后于2011 年被胡鐵生借鑒到中國,逐漸開始進入中國教育界視野,并多次成功舉辦微課教學大賽。微課主要是通過依賴微型教學視頻為載體來展現重點知識,借助視頻動畫、圖片等方式將抽象的理論知識生動化、形象化、立體化,實現圖文并茂,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其核心思想在于運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將多種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以形成教學設計與方案,達到組織學習的效果,強化教學效果的反饋??梢哉f,微課憑借其重點突出、短小精悍和學習時間自由的特點,成功達到翻轉課堂的效果,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
微課主要包括教學視頻和輔助教學資源,例如教學方案、教學目標等,可以幫助老師提升教學能力,善于抓住重點將其歸納到一個短視頻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督促不斷深耕自己的專業領域來保持與新知識的連接能力,做到時刻與汽車新技術保持同步,實現“以學定教”,換位思考,建設一批“雙師型”教師隊伍。如此,在微課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也可以隨時進行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能夠在有扎實理論基礎上開展有效實踐,為后期的企業工作奠定理論基礎,幫助學生更好參加汽車專業技能競賽等培訓活動,不僅符合該專業和高職院校的培養特征,更有助于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現代汽修專業人才。
3 微課的必要性
我院開設的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是針對汽車學院開設、旨在提升學生的汽車技能,故必須引起重視。鑒于該專業特性,傳統的大班化教學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理論和實踐的學習需求,很多高職面臨實訓設備比較老舊、師資力量不足,只能依靠外聘教師的教學模式,導致教師對學生缺乏了解,且教學方式比較傳統,常年依靠“一本教材、一支粉筆和一張講臺”,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滿足新時代青年的學習需求。這種情況下,學生基本都只能是被動接受課程知識,沒能夠做到主動融入,特別是對于汽車維修專業的學生而言,不利于提升實踐操作水平,畢業之后難以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因此,必須要改變過去教師“唱獨角戲”單一知識傳授,引入新型的微課教學模式。
微課可以將課程中枯燥的理論知識轉化成學生之間開展自主學習的“課程自助餐”。針對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培養的特點,微課技術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汽車維修過程中的基本操作、如何去判別并診斷問題疑難點、以及該采取何種措施去處理,這些基本技能都可以通過微課程的主線索進行層層推進,一方面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升自身學習效率,時刻保持新知識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在微課學習和實踐教學中鍛煉實踐操作能力,為日后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基礎。可以說,微課在高職院校中受到歡迎主要就是依賴它的直接性、必要性和有效性,很值得在高職院校中大范圍推廣。
4 微課的設計模式
高職教育微課的設計模式通常是基于學生的需求分析、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選取某一專題進行講解,將大段復雜的每個模塊的內容都轉變成很細的知識點,方便學生學習。
4.1 課前設計
在微課的前期設計中,一方面要積極借助學校資源收集素材,保證素材的吸引力和真實性,合理選擇課程內容,有針對性的進行知識點梳理,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基礎,做好前期的教學計劃與大綱,制作學習任務單,形成整體思路。另一方面,微課的課件也必須要明確,課件要做到原創,標題要能夠吸引人,可以借助focusky 動畫大師將普通的幻燈片轉換成炫酷的3D 電影,營造極棒的視覺體驗來吸引注意力,也便于缺乏抽象思維的學生的學習,做到工學結合。同時,教師要能夠提前設計知識點與問題導入,編寫好講稿,多次演練,注意為師者的肢體語言。鑒于微課新技術的特殊性,教師也應提前與視頻單位聯系,或者自己借助AdobePremiere、愛剪輯來進行后期的視頻處理,做好后可以請工程師、維修專家幫忙檢查,也要將其通過網絡移動設備傳輸給學生以方便學習,這對于微課的課堂效果也至關重要。
4.2 課中教授
在微課的教授過程中,教師要能與學生積極互動,打破傳統的“教師提問,學生回答”課堂模式,給學生足夠思考時間,循序漸進推進。對于該專業的學生而言,比如在學習如何給發動機換機油時,教師可以將這一塊的知識點劃分為:首先是去掌握每輛車的發動機機油型號編制規律,知道如何根據不同車的型號選擇合適的機油,如何去鑒別機油的油品特征,其次要專門指導學生能夠使用正確的工具去獨立完成發動機機油的更換,最后要學會如何貫徹5S 的管理和安全防護措施,教師要能區分課程重難點,做成系列微視頻。另外,每項課程內容要用一張幻燈片來展示,輔以較多的多媒體技術,如Flash動畫和圖片,減少傳統文字的過度堆砌,可以后期通過旁白來補充,并盡量保持與課本內容的一致性,讓學生更好的進入學習狀態。
4.3 課后效果評價
微課實施后,必須要借助老師與學生的反饋來不斷完善,也就是課后的效果評價,要開展多維度評價,合理的反饋能夠幫助學生及時發現并糾正問題,激發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夠幫助教師更好提升教學效果。
對于學生而言,教師可以通過做題目來檢查知識掌握情況,借助分組的項目實訓來鍛煉學生的實踐水平,課后有系統判斷正確的練習題,回憶知識點,達成相應的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進行指導歸納問題,激發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自學學習和分析問題能力,讓學生之間做到相互幫助和相互監督。對于教師而言,微課考驗的不僅是專業知識能力,還有教學課件與教學視頻的制作,所以,教師在新時代下更要努力適應新型教學模式,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微課中要注意貫穿經典案例的學習,實現知識點寓于理于例,比如專門選取某品牌的汽車來講解汽車的轉向燈、遠近光燈等,也要積極參加培訓,學習一些最新的視頻制作的新技術,來適應當代教育改革的潮流,特別是在每次授課之后,做好教學反思與評價工作,形成自己的教學反思集,為日后的教學工作提供指導與借鑒。
5 結語
互聯網技術給教育方式改革帶來機遇,因此有必要針對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學情構建有效的教學模式,形成完整教學體系,提升教學效果。微課核心在于通過遠程和移動教學方式給學生“非知識”的探討留下適度空間,打破時空限制,實現從“教”到“學”的轉變,收獲學習幸福感,讓學生和教師得到全面高質量發展,達到傳統教學與信息化教學的有機整合,實現微課在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中的科學運用,讓學生成為“心中有愛、眼中有人、肚中有貨、手中有藝”的高職人才,這也將會成為新型教學方式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