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 張鵬
關鍵詞:“課程思政”理念 高職院校 汽車檢測與維修 教育改革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各企業都在各顯神通,爭取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贏得更好的資源與環境。我們都知道,企業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與建設,就需要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而要想增強自己的市場競爭力,單單憑借產品優勢還略顯不足。更加重要的一點還在于人才,如果一個企業的內部人才素質高,專業技能強,那么這個企業就會具有源源不斷的創新理念與創新素養,這會在某種程度上大大提高公司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優勢。隨著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及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企業對于高素質專業汽車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所以以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為代表的高職院校就成為了人才培養的關鍵點。高職院校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培養出具有高素質的專業汽車檢測與維修人才。
1 “課程思政”理念
“課程思政”理念,是當前國家所提倡的一種高校、職校等教育教學的新形式,新理念。這種理念傾向于對當前高校、職校等的教育教學進行改革,要打破以往的教育模式,倡導在教學過程中,發掘出每一堂教學內容中所蘊含的思政、德育等理論元素,然后在教導專業課技能的過程中,將這種思政、德育理念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們在不知不覺間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導向與政治導向,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1]。
早在2016 年,習近平總書記就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做出了重要指示,他提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給了當前的高校、職校重要啟示,讓絕大多數學校意識到,思政教育理念普及的重要性。當前我們國家需要的不僅僅是具有優秀技能的專業人才,還需要具有高素質、高道德、高水平的人才。這不僅是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企業對人才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的要求。所以說,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是當前社會的迫切需求。
一般來說,專業人才的培養,主要依賴于高職院校。與一般的普通高校不同,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十分具有指向性。換句話說,高職院校,培養的是具有特定技能的專業人才,比如說在汽車檢測與維修職校中,我們主要培養的就是能夠在汽車行業發光發熱的專業人才。所以說,高職院校是向社會輸送職業技能人才的主要動力源泉。而當前我國所倡導的培養高素質職業人才,就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不僅要培養出高水平的專業人才,還要培養出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而“課程思政”理念則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它能夠在不干預當前職業技能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政治素養提升,可謂一舉兩得。
2 “課程思政”理念下進行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改革的原因
2.1 順應當前社會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求
如今的汽車行業,正在不斷地發展壯大,現代化進程也在不斷地加快。而為了順應行業潮流,汽車企業對專業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事汽車行業的專業人才不僅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還需要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大多數企業認為,具有良好道德素養的人才,會對本公司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會有為公司奉獻、為公司出力、發光發熱的意識。而為了順應企業的人才發展需要,不少汽車職業院校也要做出相應的改變,不僅要向學生傳授以汽車基礎理論、汽車構造及汽車拆裝與維修等一系列圍繞汽車生產與維修這一產業鏈的課程,還要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及基本的道德素養。因此,在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實行課程思政改革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2.2 單純的思政課程教育對學生的效果平平
雖然汽車行業對高水平、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有著迫切的需求,相應的汽車職業院校也做出了思政教育開設等一系列轉變,但思政教育課的開設卻效果平平,學生的思想素質并未得到有效的提升。其中的原因在于,學校普遍認為,想要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就需要開設思政課,由思政老師具體向學生講授。而學校卻忽視了關鍵的兩點:第一點是思政課過于枯燥乏味,學生對于這類課程的講授興趣不高,很容易出現“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情況;第二點在于,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的目的,就是想掌握一門技能。因此,學生們普遍認為,學好專業課才是本分,思政課可有可無。在這種觀念的支配下,思想素質課程效率必然不高。而“課程思政”則不同,它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對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熏陶,所以,基于“課程思政”理念下的教育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3 “課程思政”理念下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改革要點
3.1 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合理進行課程思政教學
“課程思政”理念是一種比較新式的教學理念,它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大多數老師們都會站在講臺上,向學生們傳授基本的職業技能理論,然后帶著學生一起進行汽車檢測與維修實踐。傳統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學生們能夠牢牢掌握汽車檢測與維修的技能,為以后步入社會能夠有一技之長打好基礎,所以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大多數老師并不在意思政理論的教授。而課程思政教學則完全打破了這一傳統模式,課程思政教學希望能夠在傳授專業技能的同時,滲透入德智體美等素質教育。這就與老師的傳統教學理念有了出入,所以要想順利地進行“課程思政”理念下的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改革,老師們就一定要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要時刻牢記將“課程思政”理念滲透入專業教學當中去,而不是一味地進行專業技能的傳授。
3.2 教師要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
想要在汽車檢測與維修課程中,合理運用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并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在于,專業課老師必須要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養。試想,如果一個專業課老師思想政治素養都不達標,想要教導出具有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無異于“天方夜譚”。因此,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老師,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養。相關高職院校可以對專業課教師進行培訓,還可以采取集中研討、進修的方式,來促進專業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只有這樣,專業課教師才能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到底是什么,才能在專業課教授中,有意識地向學生普及思政教育知識,從而正確引導學生的思維,培養出思想覺悟較高的汽車人才。
3.3 教師要確定在汽車檢測與維修過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
思想政治教育,分為很多種,比如說國家層面的愛國思想、社會層面的奉獻思想以及個人層面的誠信、友善等思想,這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各有不同,而教師們在一堂專業課的教學中,也不可能將所有層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傳授給學生。因此,在每一堂專業課的教授中,深挖出其中所蘊含的不同德育元素,找到思政教學的目標,是每一個專業老師都必須要做到的。以汽車檢測與維修為例,教師會在專業課中,指導學生如何對一臺汽車進行正確的檢修,而檢修課的教學中,蘊含著諸如誠信、敬業等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老師們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將其融入在汽車檢修教學過程當中,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最終實現專業技能傳授與價值觀引導的有機統一,從而做到真正的思政育人[3]。
3.4 制定思政教育課程標準,在實踐中完善教學模式
在“課程思政”理念下完成對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的改革,關鍵還是在于老師,老師們要將專業課內容與思政理念進行完美的融合。而判斷專業課老師們融合的比例及預期效果是否良好,則要看教師們的課程標準如何。教師們一定要制定出合理的教學課程標準,才能在之后的專業課教授中游刃有余地向學生滲透思想政治教育。這個課程標準,指的就是教學大綱,也就是說,教師們要在教學大綱中明確出每一堂專業課教學的基本思政理念,整堂課程的教學目標,以及在課堂上如何采取不同的創新手段與思政內容進行配合,從而保證教學改革獲得良好的效果。另外,“課程思政”理念是一種比較新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們目前雖然已經有所改變,但難免會遇到種種問題,使得教學改革受阻。但是教師們依然要堅持,要在不斷的實踐中,完善思政教學的模式,要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力求實現教學模式改革的最佳效果。
4 結語
當前,社會對高素質專業人才的迫切需要日益凸顯,高職院校原有的教育教學模式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規律,弊端日益顯現。因此,以汽車檢測與維修為代表的高職院校,一定要做出相應的改變,要打破傳統的職業教學模式,要學會運用“課程思政”理念,倡導教師們在專業課教授的過程中,滲透入思想政治教育,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素質、高水平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