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摘要:手術室是醫院開展手術治療、搶救等活動的重要場所,具有工作量大、時間長、高風險的特點,手術工作中存在各種風險和安全隱患。針對其存在的安全隱患原因進行分析,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對于手術室工作開展意義重大?;诖耍疚闹饕槍τ谑中g室護理安全隱患原因與應用安全管理的研究展開系列綜述,旨在為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的建設及完善提供參考。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原因;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2.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0)12-163-01
世衛組織及全球范圍內國家醫療衛生機構高度重視病人的安全,我國也陸續制定、修改及頒布相關的文件。安全管理是對手術實踐中涉及所有的病人、物品及環境狀態進行管理與控制,對潛在的安全隱患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進行消除,安全管理也是護理管理中主要的部分,安全性和護理質量有直接關系。手術室護理中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夠最大程度確保病人手術的安全性,同時手術室中的管理制度、人員配置、手術設備與環境等情況和安全性有直接的關系。針對研究進展展開系列綜述。
1.手術室護理中的安全隱患原因
1.1 護理人員綜合素質不高
對于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涉及到的人員學歷及綜合素質普遍相對較低,相關的護理知識及經驗缺乏,不熟悉手術流程,手術需要的器械物品準備不全;協助病人的手術體位不恰當;對新手術中使用的器械操作不熟練,術中容易忙亂、失誤;手術結束后對于使用的器械物品未能及時清點,存在安全隱患。
1.2 質量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不完善、質量監管執行力較低,日常管理中的難以發現安全隱患;同時發現,由于質量管理制度不完善,相關人員疏于管理,對于護理人員要求不明確,使得手術護士缺乏安全意識,部分對于相關的管理制度及流程不夠明確,容易出現操作失誤;另外,相關護理人員對于術前的無菌操作重要性意識不強,手術服及相關的配套工具操作不規范;術后醫生到手術室學習參觀,特別是行感染手術治療的醫生,一系列因素使得病人感染的風險增加[1]。
1.3手術室潛在安全風險
藥品放置凌亂或標簽不明容易誤用;術前予以病人麻醉,醫生讓護士給病人給藥;護理人員在協助手術醫生中執行醫囑失誤;手術電刀使用中,容易因為金屬手術床與病人身體接觸導致患者灼傷及燒傷等。術前予以病人注射鎮靜劑,意識不清醒,容易出現放錯或接錯等,麻醉醫生予以病人皮膚穿刺,疼痛感使得病人突然墜床;接送病人在門邊可能發生頭部及手腳碰撞風險。
1.4手術室護理風險
術前探訪缺乏具體內容;電刀使用中容易發生局部燙傷;相關的單據在手術中填寫不規范,如出現涂改、漏填等,容易出現醫患糾紛;在同一病區的手術,護理人員根據通知單接病人不及時,耽誤手術時間。
1.5手術室護理管理
手術物品:手術器械物品消毒滅菌操作不規范,手術前未再次檢查手術器械的精準度及性能是否良好;環境與流程:手術室中的滅菌消毒工作不到位,同時流程管理不明確,有交叉感染的風險。護理人員管理:手術室人員流動較大,術前缺乏仔細核對標識、病歷等操作;病理標本錯放、遺漏。
2.手術室病人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完善管理規定
明確制定手術室緊急事件的方案及規范的處理流程,對相關的事件的預防措施、緊急處理、上報等進行明確規定;集體討論總結,對相關的流程進行規范加以優化,提升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安全管理的認識。完善核對制度,主治醫生與病人及家屬對手術位置進行確認并做出標記;麻醉前、手術前核對確認手術;對相關的手術器械進行核對清點及規范放置;手術室護理人員需要認真填寫手術安全核查表;完善手術室護理人員專業知識及技能的綜合培訓制度,加強其綜合素質及專業技能,提升護理人員確保病人安全的意識。
2.2加強手術室環境管理
合理布局手術室,嚴格劃分接送病人及術后器械、污染物品的路線。有研究顯示,連臺手術用紫外線消毒3min能夠提升清潔率,凈化手術室,高級手術室要設置在干擾小的區域,對室內的溫濕度進行控制;設置消防設備,使得手術環境更加安全,將手術中發生感染幾率降到最低,確保手術安全;確保手術工作環境安靜有序;在手術器械的清點、核對病人位置、手術環節相關人員要集中注意力,手術中杜絕談論和手術無關的話題。
2.3用藥安全管理
加強藥品管理,高危藥品杜絕和其他藥品儲存明確標注;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提升其識別與規范縮寫藥物能力;麻醉藥品的管理要加強,配置專業的予以注射麻醉的護士,同時對麻醉的劑量及反應進行記錄;嚴格按照要求對藥品進行管理,明確藥品的存放標準定期進行檢查及規范整理,確保用藥安全。
2.4 防控手術室及醫院感染
有研究顯示,醫務人員經手傳播的細菌在整個醫院中感染中所占達30%。因此,在術前術后接觸病人,要嚴格執行雙手消毒滅菌流程,對于手術器械要在集中處理供應中心進行系列流程的操作;對手術內鏡要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清洗、消毒、滅菌及統一包裝;應用FMEA對手術器械處理程序中失效進行評估分析,提出改進及優化的措施[2];優化手術器械集中處理的流程,加強手術器械消毒滅菌的效果,確保手術安全;應用相關的標準予以抗生素,記錄給藥的起始時間;外來或新增手術器械在術前1天送達手術室,通過手術室護理人再次清洗、滅菌及包裝后使用;術后物品的處理要進行嚴格管理。
2.5質量控制
加強病人安全管理,落實查對制度,規范書寫文書;控制手術室及醫院的感染,加強其感染監測;檢查手術器械的滅菌質量;護士培訓完成情況;整體工作的滿意度等;對相關重要流程加強管理;優化質量控制流程,對相關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整改及優化,確保手術室護理質量。
3.總結
綜上,手術室護理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安全隱患,這些安全隱患主要來源于醫護人員、護理人員、儀器設備、手術器械及環境等,實際的工作中要加強安全管理,針對不同的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排除。同時還要在安全管理中應用輔助工具提升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鄺日紅,柳素霞,鄭利云.風險評估對手術室感染防控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20,27(27):158-160+167.
[2]朱育青.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手術室護理質量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20):124-126.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浙江金華?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