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俏萍

【摘要】? 隨著數學知識的不斷擴充,必定要求學生的運算能力不斷提高。培養運算能力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計算能力是非常關鍵和必要的。教學總是任重而道遠,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需要千千萬萬教師不停地反思。
【關鍵詞】? 計算題 小數乘法
【中圖分類號】? G623.5?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5-082-01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小數乘法》中,有這樣一道計算題“0.19×40”,這是在學完例題1和例題2之后作為課后練習出現的,本是信心滿滿期待學生的答案,卻萬萬沒想到出現了計算“重災區”,全班的錯誤率高達23.6%左右。造成計算失誤的深層成因是什么呢?我決定對這道題進行成因分析,一探究竟。
一、針對錯題進行成因分析
據統計這道題共13個人(全班55人)出錯,占全班人數的23.6%。具體出錯的類型和失誤分析如下:
誤區一,學生錯在算出積后,沒有根據因數的小數位數在積中點上小數點,而且在第2種豎式中學生還出現了進位的錯誤。
誤區二,學生錯在按照整數乘法算出積,根據因數的小數位數在積中點上小數點之后,并沒有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去掉小數部分末尾的0。
誤區三,學生錯在一開始就根本沒有按照整數乘法算出積。
誤區四,學生錯在在點小數點的時候,先點小數點,后落因數末尾的0了。
這些誤區折射出的是學生計算失誤的成因:計算錯誤、計算法則不熟練;其次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等。以下是我的幾點思考。
1.計算錯誤
小學生精力旺盛、活潑好動,但是意志力較差。在進行小數豎式計算時,需要持久的意志力才能正確無誤的完成每一道繁瑣的計算。其次,口算能力較差是造成失誤的一個重要因素,口算能力格外重要,一旦口算出錯,將是謬以千里。
2.運算法則不熟練
目前使用的教材中并沒有具體的、完整的法則表述與呈現。學生缺乏方法的指導和和規范,其外,即使教師對運算法則總結之后,部分學生由于意志力較差,不能很好地理解和運用法則。
3.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基礎較差
課堂上的學習態度往往決定學生成績的好壞。在進行小數豎式計算的新授課上,學生在掌握計算法則之后,教師一般都會出幾道及時的練習讓學生融會貫通;但是,有些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不愿意動筆、動腦,也就不能及時鞏固新知,課后即使再努力往往也是事倍功半。久而久之,也造成了學生之間學習基礎和成績的差異。
二、教學反思和啟發
《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培養運算能力有助于學生了解運算的算理,能夠尋求合理簡潔的運算途徑解決問題。”培養小學生的計算能力至關重要。
1.重視學生對運算法則的歸納、提煉
在對學生的計算失誤進行成因分析之后,我專門針對《小數乘法》的例題1和例題2,引導學生進行運算法則的歸納,學生歸納出:“小數乘整數,先按整數乘法算出積,再點小數點;最后,積中末尾如有0,要把0去掉。”再且,馬上質疑學生:“是先去掉整數積中末尾的0,再點積中的小數點嗎?”學生馬上反駁:“不對,豎式計算0.19×40時,先按照整數乘法算出積760,計算過程中我們只是把小數0.19看作整數19來計算,就使得積擴大到了原來的100倍,所以計算到最后應該把積760應該縮小到原來百分之一,才能保證積不變,得數是7.6;如果先把積760末尾的0去掉,再數兩個小數位,就相當于把積縮小到了原來的十分之一,是錯誤的。”還有,學生巧妙地反駁說:“老師,整數末尾的0是不能去掉的。只有小數末尾的0可以去掉。”如此一來,學生明白了小數乘整數的積的末尾有0時,一定要先點積中的小數點,再去掉積中小數部分末尾的0。學生對運算法則進行歸納、提煉的過程,其實就是對運算方法和算理的內化過程,對學生的運算準確率有很大的幫助。
2.及時鞏固練習,內化運算法則
運算能力的形成是指運算能力在不斷地運用法則公式,經過多次合理練習而逐步形成的。運算能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通常所說的運算能力實際還包括運算技能,如心算、筆算,以及四則運算、方程等等。在進行運算法則的歸納、提煉之后,我馬上出了幾道類型題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內化和鞏固,如“0.46×30;3.7×200;0.72×500等”。在鞏固練習的過程中,我讓學生說出每道題的計算過程,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內化運算法則,而且還可以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并對此做出及時的糾正或鼓勵。
3.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口算能力,它是學習數學的基礎,而口算能力的高低,對學生基本的運算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口算能力的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有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特別地針對一二年級的學生,家長可以利用空閑的幾分鐘時間跟孩子進行口算訓練;最后,進行強化性的口算訓練,可以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自我檢測。
[ 參? 考? 文? 獻 ]
[1]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2011年版本.
[2]羅鳴亮.做一個講道理的數學教師[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年.
[3]吳正憲,武維民,范存麗.聽吳政憲老師評課[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