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紅 何文青
【中圖分類號】? G623.3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5-159-02
【教師風采】
珠海市香洲區第十九小學何文青老師(A老師)是一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英語一級老師。曾任多年英語科組長。在教學中,善于借助新時代信息技術,講課條理清晰,深入淺出,激情幽默,追求自然、淳樸和諧與快樂的教學方式,英語課堂充滿趣味性。同時,何老師擅長教研,并且發表教育教學論文多篇。
珠海市香洲區第十九小學陳月紅(B老師)是一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英語一級老師,她從教快三十年,始終把教學工作放在第一位,注意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形成了“節奏明快,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以及“扎實細致,靈活細致”的教學風格。教學之余,善于總結,撰寫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分別發表在《學英語報》、《中學生.教育周刊》和《教育》等雜志上。
一、學情與設計
【教學設想】本節課是兩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經過三個星期的集體備課, 最后確定以下教學框架,力求讓孩子們領略一節不同教師風采、不同教學風格的英語課程。
活動一: 以游戲“Wolf, wolf, what time is it?”和“Bomb game”引入,充分調動課堂氣氛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大容量的知識學習做鋪墊。
活動二:Practice. 通過師生問答描述人物每天活動、兩兩對練、全班分享等形式,操練句型,鞏固所學。
活動三:拓展知識. 通過新朋友Hello的來訪與自我每天活動的介紹、與孩子角色操練、孩子寫出自己的時間表并分享,逐步訓練加強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授課課題】Book3 Unit 4《My Day》
Part 1: Presentation
Part 2: Practice
Part 3: Extension and Production.
【同構教師】角色A:珠海市香洲區第十九小學何文青老師
角色B:珠海市香洲區第十九小學陳月紅
【授課時間】2018年10月11日
【授課學校班級】珠海市香洲區第十九小學四年級(1)班
【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 1.掌握每天各個時間段以及會開展的活動:breakfast、 lunch、 homework、 dinner、 lake、? time、 tomorrow、 wake、 twenty、 thirty、 forty、 fifty、 get up、 go to bed、 get home、 do homework、 have breakfast、 have dinner、 wake up、 go to sleep.
2.掌握詢問時間以及某個時間點會干的事情:
——What time is it? ——Its … .
——What time do you…? I … at….
——What do you do at …? I … at….
二、能力目標 能用英語談論幾點鐘及其在幾點鐘做某事。
三、情感目標 教育學生學會珍惜時間,增強時間觀念,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重點定位】Important points:
a. Students can read and recognize the phrases at P27.
b. Students can express the situation of “Time” with the patterns: What time is it? Its … Its time to … What time do you …? I …at…
【難點挖掘】Difficult points:
Students can ask questions about otherstimetable with the patterns: What time is it? Its … Its time to … What time do you …? I …at…
【學情特點】
四年級的孩子大多是九到十歲的孩子,活潑好奇,但缺乏一定的自制力。他們雖已經過兩年的口語學習與一年的筆頭學習,已養成一定的語音語調語感和英語學習習慣,但欠缺主動學習的自我約束力。本校學生地處農村地帶,孩子淳樸善良,家庭教育參次不齊,散養放養狀況較多,信息資源量的接收較少,這直接導致孩子接受知識能力較差。鑒于此,課堂上以大量游戲、歌曲、小組對對練、小組評比等方式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孩子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并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實驗器材】PPT 磁性詞條 角色頭飾 CD-Rom 課本
【學案設計】
Unit4 《My Day》學案
活動1【導入】Step1.Warming-up
1.Greetings
【To know each other and get closer to each other.】
2.A game: Wolf !Wolf! What time is it?(with headbands)
【To lead in the topic: Time.】
活動2【講授】Step2.Presentation
1.Show the time with numbers on PPT ,let Ps speak out as quickly as they can。
【To have students know numbers about the time.】
2.Play PPT: The pictures will be shown part by part. Students have to say out the patterns as quickly as they can: Its time to…
【To consolidate the patterns of the time and check students' memory of the phrases.】
3.Play the Bomb game ,practice the time and words;
4.Show Miss Wus timetable Practice the pattern: I …at…
5.Fill in the blank of Miss Chens timetable and practice the pattern: What time do you …?
活動3【練習】Step3.Consolidation
A .Introduce NO.19 Primary School, then practice the phrases and patterns.
【To check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asking questions.”What time do they …They …at…】
b. Show the timetables of NO.19 School and Lianxi School, then talk about with the pattern: What time do you …?
c. Pair work: To have students ask and answer about their life in pairs.(The teacher make a model first).
活動4 Step4.Extension
a. Elicit “Hello” with a video
b. Show the timetable of “Hello”, then talk about it with the patterns: What time does he …? He …at…
c. Read and match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d. Group work: Do action and practice the patterns
【To broaden the students horizon.】
活動5【作業】Step5.Homework
Make a timetable for you according to the model.
【板書規劃】
Unit 4 My Day
What time is it? Its … .? ? ? ? ? ? ? 1? ?2? ?3? ?4
What time do you …? I … at … . ★★★? ★
What do you do at …? I … at … .
二、分析總結
【自我評價】
1.談認識
同課同構是一種極具互動性的教學模式,它可以有效地促進師生雙方互相交流、溝通和補充,構建起一種互動的師生關系。對教師而言,意味著上課已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是一個在新問題、新情況不斷出現的情況下引導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過程,是教師在“工作中學習,學習中工作”的具體表現。
2.談過程
開始以為短短十來分鐘的教學組織起來很簡單,其實實際上要考慮的因素卻很多:比如時間的分配、教師之間的角色切換、每個環節的過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確定教學內容等。三位教師通過微信、QQ等通信軟件進行溝通交流,對上述問題進行反復的研究和推敲,在各自學校多次磨課,發現問題及時修改教案和課件,最后在上課前夕才定稿。上課時,一位老師在講臺上組織課堂教學,另外一位老師在臺下及時給予補充和回答。遇到角色扮演則兩位老師同時登臺,配合默契。老師們時而活躍在講臺,時而穿梭于學生中間,活躍的課堂氣氛,極大地調動學生聽課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師生之間積極互動、融為一體。
談收獲與不足
這次同課同構是高效的、全新的教研模式。一堂課40分鐘是老師們共同合作的勞動結晶。老師們在備課和上課的過程中,使彼此的教學能力和經驗得到很好的融合。老師們不僅收獲了友誼,自身的優勢與不足也得到了互補與整合,迸發出智慧的火花。老師們很享受這個整合——創新的過程。縱觀整節課,仍存在很多不足:對上課的時間掌握不是很好,延遲了下課的時間;教師角色之間的切換不夠自然;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參與度不高;課前對課的密度和學生的情況評估欠全面等。留些不足,讓老師們在以后的教學工作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
【教師評價】
1.本節課經過兩位老師不同風格不同風采的演繹。讓孩子們領略了英語科同課同構的教學魅力。課堂上,兩位老師對課堂教學中共同關注的問題更加關注了, 她們采用了相同的教學設計、相同或相似的課件,甚至相同的板書進行備課以及執教,對集體備課的資源實現共享、優化。切實實現“合作、探究、創新、成長”和以人為本的精神,促進教學相長。
2.本屆同課同構課,傳達著一種新的教育理念,使兩位教師在同課同構的過程中互相學習,引發智慧和思維的碰撞,在碰撞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達成,在達成中分享,在分享中成長,共同構建出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