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平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產業集群化現象也愈加普及。而產業集群化發展,會直接帶動該區域的經濟發展,如北京的中關村,便是電子產業集群化的典型。因此,我們對產業集群化的內涵及其基本特征進行剖析,以其尋求影響產業集群現象的方法,合理調配資源,為我國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助力。
關鍵詞:產業集群? 區域經濟發展? 空間經濟現象
對于我國正處在經濟發展中的現狀而言,加速經濟體制建設是十分必要的。區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市場的調控、資源的供給、勞動力的參與,產業集群這種空間經濟現象,是內部環境與外部資源共同作用的成果,將上述因素進行區域內合理調配。因此,我國應對產業集群現象給予重點關注,合理調控,加快我國經濟發展進程。
一、產業集群化概念
(一)產業集群的概念
產業集群,也可以稱之為“競爭性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空間范圍內,高度統一的某一行業與其競爭性企業、關聯性企業密集存在,且企業間互相關聯,相互促進,形成一個較為全面的產業集群,加快該行業或該區域的經濟增長速度。
對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來說,產業集群化均具有經濟發展的必然性。如美國的高新科技產業集群硅谷;中國的經濟金融產業集群上海;中國的高新科技產業集群北京中關村等等。除這些耳熟能詳的產業集群外,還有眾多區域的產業集群正在蓬勃發展,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給予更好的政策輔助,為我國經濟加速提質增效。
(二)產業集群的特征
產業集群化是眾多經濟因素不斷凝聚,最終形成較全面經濟群體的過程,故此具有一定的集群特征。構建經濟群體第一個特征便是空間局限性。也就是說,將各個因素團結起來,形成較為全面的產業集群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只有各因素密集分散在某一地域內,才是產業集群。
構建經濟群體第二個特征是區域內的各企業之間具有利益關系,相互競爭也互利互惠。這一特征要求產業集群必須是一根環環相扣的產業鏈,一旦一環出現問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二、產業集群的影響因素
(一)產業集群的內生源泉
若想通過產業集群來提高區域經濟發展,那首先應了解影響產業集群的內生因素有哪些。根據分析表示,自然資源環境與道路交通問題是左右產業集群的根本原因。針對產業集群而言,本身的自然環境決定了某一產業的合適度。如礦泉水企業可能會選擇長白山作為生產基地,而電廠則在西部地區選址修建。另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產品的置換交易,產業的自然環境選定后便需要考量運輸方面的問題。實現以上兩條內生原因后,眾多廠商會度量生產成本、衡量企業營收后,逐漸加入產業集群中。在眾多企業的不斷加入后,我們的產業集群也在不斷優化配置,降低成本,實現產業集群化發展,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
(二)延伸產業的發展
一個經濟體不能僅依賴一項產業來維持企業的發展,在本身行業中探索尋找,建立延伸企業是十分必要的。既能實現該行業的全方位、專業化發展,也可以使整個產業集群更為專業化且更具競爭力。企業的快速發展,直接帶動該地區的經濟發展。
在某一行業尋找到的延伸行業,可以為更多人提供就業機會,對勞動力市場進行一系列改革,從而影響該區域經濟發展狀況。然而,對于產業集群而言,同樣需要勞動力的補充,且培養產業集群專業人才。企業集群在保障人才充足且勞動力質量與數量都達標的前提下進行工作,兩者互利互惠攜手前行。
面對延伸產業的發展,許多產業集群尚未建成,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南方城市,產業集群建設效果良好,而在北方,產業集群意識淡薄,產業集群規模小且不完善。為此,我們也要大力開展經濟開放程度,為祖國、為吉林經濟建設增磚添瓦。
三、結束語
產業集群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我國而言,產業集群現象并不陌生,上海,有著大陸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中國的金融中心,這里便是一個金融產業的產業集群,也比如義烏,是小商品產業集群。面對發展愈加壯大的集群化產業,中國應給予更好的政策、更多的關注,扶持集群化企業,培養產業集群化專業人才,為我國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王義涵.我國創意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J].江蘇商論, 2016(29):79-80.
[2] 華正偉.中國創意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5.
[3] 郭少英,董坤景.中國創意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協調研究[J].中國商論, 2016(13):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