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
摘 要:政府采購不僅是指政府機關或事業單位實施采購活動的整個過程,也是在采購過程中所執行的采購程序、法規政策、監督組織管理等各個方面的總稱。政府采購是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的一個重要手段,優化途徑是更好地貫徹政府采購“公平競爭”的法定原則。創新更加高效的采購方式,降低供應商交易成本,可以進一步優化政府的營商環境,從而不斷提高市場經濟環境下民營經濟體參與政府采購的活躍度。
關鍵詞:營商? 民營經濟? 政府采購? 管理
面向中小企業的政府采購,是政府模仿市場交易實現的市場經濟的第三只手,可以在貫徹國家產業政策的同時,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同時,推進整個產業經濟的質量提升和去債務,促進民營經濟的供給側改革,深化政府投資機制改革。
一、政府采購的主要目標和特征
政府采購的首要目標是經濟有效性目標,所謂經濟性,是指采購資金的節約和合理使用,采購部門應謹慎合理地使用采購資金。有效性是指政府在采購的過程中,既要注重效率,還要保障采購的品質和價格合理。政府采購的效率跟采購資金的合理運用有直接關系,因為如果采購周期過長,或者采購程序復雜,甚至會迫使投標價升高,加大政府采購的成本,給采購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因此,采購的有效性與經濟性緊密相連,是政府采購的重要政策目標。
政府采購具有以下四個特征:一是政府的采購與私人采購相比,涉及的金額比較大;二是具有商業性和非商業性的性質;三是政府的采購行為具有公開性;四是政府采購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公眾的需要。
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民營經濟體參與政府采購活躍度
(一)規范政府采購的運行管理機制
政府采購還沒有達到規及有序的程度,還存在著采購監督管理職權不明確,以及集中采購機構不明確的問題,沒有做到專人專職,雖然政府采購是種集中需求,但因為對責任人職位的定義不夠明確,也致使采購的執行主體過于多元化,在遇到采購程序中發生的問題時問責困難等弊端。
規范政府采購的運行管理機制,不僅是提高政府采購效率、完善民營企業政府采購制度的重要途徑,也為我國政府采購制度早日充分應對GPA做好準備。我們也可以總結借鑒國內外的經驗,做到從三個方面加以改良:一是明確劃分采購人員,以及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的義務和責任;二是政府要明確規定,設置一個規范的集中采購部門。三是逐漸組建一支專業的政府采購隊伍。
(二)加強政府采購的需求和預算控制
從當前我國政府的采購狀況來看,會發現相關人員在采購過程中會忽視預算控制及原先的采購計劃,只重視采買過程的問題。而預算控制是包括審批、編制和監管程序,是在需求規劃的基礎上進行事先制定的規則。在我們的政府采購問題上,可以結合歐美國家的經驗,先采購價格低的產品,以滿足生活和工作的需要為前提標準,然后在后續的預算審批時調整加強控制力度。所以,政府在將采購的的制度進行完善時,首先要加強對預算和需求方面的控制,并做好規劃和管理。
(三)從政府采購層面落實扶持民營企業政策
國家經濟綜合實力的體現也表現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水平的高低。民營企業的發展水平也是國家對民營企業的服務經濟與政策支持程度的重要指標。而我國的2019年的前三季度的民間投資比去年同期的增長率僅增長了4.7%,低于去年投資的整體水平,比1-8月降低了0.2個百分點。
應將大力支持民營企業擺在重要位置,加快改善營商環境,給予民營企業平等待遇。通過進一步梳理企業投資興業的堵點難點,對標先進水平,持續加大“放管服”的改革力度。在政府采購和招投標等方面對準入門檻進行重新評估界定,拆除為民營企業的無形藩籬墻,有利于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例如降低注冊資金標準、放寬專業資質和以往業績要求、減少資金支付環節等。
通過定向采購支持該類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增強中小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參與政府采購,在提高政府相關部門的采購效率上,以及增加采購的透明度和公平競標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這也是政府的職能部門逐漸透明化的發展趨勢。
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著手:建立民營企業政府采購體系,堅持標準化操作,消除人為因素造成的弊端;逐步完善名營企業參與政府采購的制度;建立統一的政府采購平臺,以此推動并加大信息基礎建設。
參考文獻:
[1]范銘.試論政府采購合同的性質及其監督和管理探述[J].財訊,2017,(2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