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回奕
摘 要:財政支出績效評價主要是指財政部門和預算部門依照設定的績效目標,采取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以及標準等評價財政支出的經濟性和效益性。我國財政部門頒布了有關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規劃,在該項規劃中明確提出了除了增強財政部門和預算部門績效評價主體功能之外,還需要積極進行第三方評價工作。而伴隨著會計事務所參與財政支出績效工作的增加,雖然產生的效果極高,可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主要對其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有關的意見。
關鍵詞:會計事務所?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 存在的問題? 相關建議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其逐漸加大了對財政管理的重視力度,對該項工作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對財政管理體系進行改進和優化,全面創新績效評價體系。從實際情況來看,以往的評價方式較為單一,顯然已經不符合目前市場經濟運行要求了,要想提高財政績效評價水平,就應當將財政預算體系的功能體現出來。而會計事務所屬于專門從事注冊會計師業務的相關機構,本身有著相應的專業資質,借助會計師事務所實施財政支出評價工作有著極高的作用,可以減少各方面問題出現的概率。
一、對于會計師事務所參與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相關問題的分析
(一)會計師事務所參與的績效評價為事后評價方式
績效評價是全過程績效評價,大體上包含了事前、事中和事后評價。所謂事前評價,一般是指對績效目標進行設定,評審績效目標論證。事中評價表現為績效運行期間的監督控制環節。而事后評價則是評價相關的績效結果。可是,在績效評價工作具體開展情況中可以看出,事務所參與的績效評價工作通常是采取事后評價的方式,可是該項方式難以確保會計師事務所績效評價工作的系統性,無法提升經濟效益,這就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必須積極參與到全過程績效評價環節中。
(二)部門權利過于集中,信息準確性不高,難以將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體現出來
在會計師事務所參與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的過程中,準確和客觀的績效信息是實施該項工作的主要依據。從我國發展情況來看,普遍存在著政府部門壟斷諸多績效信息的現象,為了獲取利益,政府部門經常根據各種理由拒絕有關的績效信息,有的時候為了提升業績而提供虛假性信息,此種現象完全約束了會計師事務所績效評價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和實施。
(三)沒有落實相關的問責制度,評價結果的準確性有待提升
對于獲取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結果來講,對其的合理應用是判斷評價工作是否有效開展的根本,同時也是提升該項工作效率的方式。可是,我國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效果存在著和項目管理以及資源配置等方面相互分離的現象,評價結果過于形式化,再加上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結果的公布范圍受到了限制,因此導致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督力降低,會計師事務所參與財政專項資金的績效評價難以發揮出良好的效果。
(四)會計師事務所專業水平不高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包含的環節比較多,本身具備一定的復雜性特征,其明確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必須成立專業性的人才團隊,只有在擁有專業性人才團隊的基礎上,才可以將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期間的效果體現出來。我國財政部門雖然從前幾年便落實了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方式,可是該項工作沒有得到廣泛的關注,績效評價為會計師事務所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二、做好會計師事務所參與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的建議
會計師事務所參與財政績效評價工作有著良好的作用,除了能夠提升財政管理效率之外,還能夠對財政支出結構進行優化和改進,以此有效的提升資金效益。不過,會計師事務所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一般為事后評價,專業性能力缺乏,獲取的評價數據不準確。所以,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應當將會計師事務所參與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獨立性和公平性體現出來,全面制衡政府部門的權利,強化全過程評價,以此將問題徹底消滅。
(一)對政府部門權利進行制衡,提升績效信息的公開程度,增強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
要想提升績效評價的準確程度,就需要將會計師事務所參與績效評價的獨立性體現出來,不過在具體工作開展期間,因為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而弱化了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會計師事務所參與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期間應當將績效信息公開,準確的信息能夠確保績效評價結果的準確性。
(二)合理的應用績效評價結果
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結果的合理使用是提升評價工作效率的主要方式,有利于該項工作得到良好的開展。當前階段,需要結合有關對策來應用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從一方面來講,將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結果信息公開,而且,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結果公開可以達到群眾監督各項資金的目的,可以加快績效評價的進度。必須在不違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結果的基礎上將信息公布到群眾面前。另外一方面,則是落實評價結果整改以及問責體系,將其和干部任用以及獎懲等預算相互聯系到一起。
(三)從事后績效評價逐漸轉移為全過程績效評價
會計師事務所需要積極的參與到全過程績效評價環節中,其中主要涉及到了事前評價、事中和事后評價,不可以將目標過度放在事后評價方面。事前評價表現為設定績效目標和評審績效目標論證,了解到財政支出預算是否具備合理性和規范性,績效目標是否清晰等。事中評價是動態性的監督績效運行環節,對財政資金使用的規范性進行評價,業務執行是否規范等,這些都是關注的重點。最后,事后評價是評價整項績效數據,了解到財政資金的使用效果如何,有無效應。
(四)定期對人員進行培訓,組建專業性的績效評價隊伍
會計師事務所需要積極主動的認識以及學習績效評價內容,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成立專業性的績效評價隊伍。對于會計師事務所來講,績效評價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注冊會計師協會可以鼓勵會計事務所對績效評價業務加以延伸和拓展,給予有關的支持,定期培訓員工,培養優秀的績效評價人才。
(五)明確定位,和委托單位相互溝通
事務所參與評價的方式包含了兩方面,其一,指派人員作為評價實施機構的專業組成員。其二,接受委托作為評價機構獨立實施評價。對于事務所來講,務必將自身的職責體現出來,比如,可以依照委托單位提出的相關要求,商定指標體系,審核評價對象的基礎數據,采取調查問卷的方式,按照基本的評價目標和要求編制績效評價計劃,了解到評價對象的績效管理效果,提出改進對策。事務所還可以和委托單位以及評價對象等相互進行溝通,解決矛盾所在,聘請高校和科研機構等專家解決技術上遇到的問題,提供諸多的技術支持,結果運用由委托方進行決策,事務所不負責。
三、結束語
從以上論述來看,績效評價工作的開展少不了會計師事務所的積極參與,事務所參與除了可以提升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之外,還能夠確保評價結果的準確性,進一步拓展評價的影響力和效果。
參考文獻:
[1]俞子龍.會計師事務所參與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6):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