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生
摘 要: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許多專業領域都逐漸的被大數據改變或影響。醫生開始用大數據輔助診療,審計師開始用大數據輔助數據分析……而扎根于傳統數據的財務在大數據時代將會發生重大的變革。過去人們普遍依賴的以財務數據為基礎估計企業價值的方式受到市場的較大挑戰。一些公司的賬面價值與“市場價值”之間的差距在這幾十年中一直在不斷地擴大。這給財務變革帶來多方面的挑戰,本文拋磚引玉的提出通過財務報表的變革,最終利用好大數據技術,希望促進整個財務行業持續發展。
關鍵詞:數據時代? 財務變革
基金項目:寧波開投置業有限公司2019年度調研課題研究。
一、引言
長期以來收集和使用數據只有教會或者政府才能做到,他們利用數據來制定政策、收繳稅收、管理。然而自2009年起,我們發現數據突然開始被廣泛的挖掘和利用,同樣是分析判斷流感的傳染源,谷歌公司通過用戶檢索記錄和建立模型的方式也得出了和最終政府公布的結果相關性高達97%的結論。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許多專業領域都逐漸的被大數據改變或影響。醫生開始用大數據輔助診療,審計師開始用大數據輔助數據分析……而扎根于傳統數據的財務在大數據時代將會發生怎樣的變革?
二、傳統財務的困境
從15世紀50年代產生意大利的復式簿記開始,會計在經濟活動中已經占據了一個不可撼動的地位。標準化的語言、精確的計量,分門別類的雙向記錄方式不但能夠量化交易的結果還能還原交易的線索。所以,財務這項技術被用來評估資產價值,反應經濟活動的過程和成果,大多數國家的稅收征收體系都依托于財務體系。
然而當我們跨入大數據時代,過去人們普遍依賴的以財務數據為基礎估計企業價值的方式受到市場的挑戰。一些公司的賬面價值與“市場價值”之間的差距在這幾十年中一直在不斷地擴大。例如Facebook上市前市場給予的總估值約1040億美元,而Facebook賬面資產僅為66億美元,傳統財務在大數據時代仿佛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三、財務變革帶來的挑戰
(一)公司組織結構挑戰
由于第四張報表數據更多來源于業務流程和業務部門,所以財務工作要向非財務部門延伸,以便及時、準確的獲取和利用數據。我們可以預測在大數據時代下,未來財務人員的身份會越來越模糊——每位員工都是非財務數據的提供者和記錄者,這就意味著每位員工都將從事“財務工作”。進而大多數公司目前廣泛采用的職能型組織結構預計也會受到影響,未來大多數公司的組織結構很可能漸漸向矩陣式組織結構調整,構建以任務為中心各專業領域互補的組織形態。
(二)傳統財務思維的挑戰
傳統的財務工作要求財務人員謹慎、精確和標準化。于是財務人員只關心和財務報表相關的數據,很多零星的、不標準的非財務數據并不是財務人員關注的對象,也不被傳統的財務系統采集和使用。但在大數據時代中,這些非財務數據往往是創造價值的重要來源。因此,財務人員的思維需要轉變,在處理和利用非財務數據時,要摒棄傳統的財務思維方式,客觀的認識和接受不精確、不標準的非財務數據。
(三)挖掘數據價值能力的挑戰
不管企業處于哪一個時代背景之下,財務工作所牽涉到的信息和數據都是非常繁雜的。傳統的財務工作基本上就是數據分析和處理的過程。而到了大數據時代,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和普及,財務不但面臨財務數據的處理和非財務數據的處理,財務工作所面臨的信息分析和處理工作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與財務數據表達形式規范統一、意思表達直接明確不同的是,非財務數據表達形式多樣,數據價值需要挖掘。與此同時,大數據技術高度依賴計算機和模型,財務人員只有了解數據產生的原理和過程,才能正確利用數據,不至于得出錯誤的結論。
財務人員在挖掘大數據價值的時候非常需要警惕這種走進大數據黑箱的情況。財務人員面對大量的數據,若不能理解這些數據產生原理,相互間的邏輯關系,僅停留在數據表面上就很容易得出錯誤的信息或做出錯誤的判斷。因此,大數據時代中,優秀的財務人員必須要從財務專業型人才向財務、業務、信息技術復合型人才提升,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機遇和挑戰。
四、財務報表的變革
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撐下,許多傳統財務報表外的數據資產價值日益凸顯,如客戶習慣、消費數據、關注率、活躍用戶數,人力資源數據等。在互聯網行業的企業中這類現象尤其突出,這些企業財務報表外的資產價值相比財務報表內資產價值是如此的重要和懸殊,以至于透過傳統的財務報表想要了解這些企業的經營成果和價值僅是管中窺豹。隨著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與大數據技術接軌,我們不禁要擔憂傳統的財務報表披露的信息能否給報表使用者提供足夠的信息。
所幸的是財務行業內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傳統財務的三張報表側重看得見的資產、側重企業運用實體資產獲取利潤的能力,當數據這類資產的份額與重要性顯著超越傳統的有形資產時,傳統的財務報表已經明顯不能滿足現實需求了,于是基于非傳統財務信息的第四張報表開始在行業內醞釀。
第四張報表作為傳統財務報表的補充更加關注非財務方面的經營信息,尤其是經營過程中企業獲取的用戶數據,生產經營過程中自身產生的數據。相比傳統的財務報表,第四張報表的格式很可能是非固定的,披露的時間是實時的,在項目的構成和編制格式上具有較大的靈活性,以滿足利用數據信息提升管理、改進決策、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需要。
相對于傳統三張財務報表信息提供的滯后性,第四張報表反映的信息具有明顯的時效性特征,這不僅有利于合理判斷企業價值,而且可以促進企業管理位置前移,幫助企業及時做出經營決策和處理潛在的風險。
五、結束語
大數據時代,企業的經營環境、決策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財務人員作為企業長期以來充當參謀的角色也必須做出相應的變化,并且利用好大數據技術促進整個財務行業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袁慧翔.大數據時代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研究[J].會計師,2017(16):7-8.
[2]劉新鋒."芻議大數據時代下的企業財務管理[J].時代金融(中旬) 7(2014).
[3]趙博迪.淺談大數據時代對財會發展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 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