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秀玲
摘 要:當前,我國經濟實現快速發展目標,市場經濟體制也得到有效優化,在經濟體制不斷深化改革過程中,要求事業單位在開展財務管理活動時需要更加細化。基于會計制度改革,事業單位需要對財務管理方面的工作進行轉變,借助科學理念,提高財務管理質量。
關鍵詞:政府會計 制度改革? 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影響分析
基于市場經濟快速發展背景,民眾開始將注意力投入到公共事務中,因此傳統政府會計制度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要求。這就需要積極進行制度改革,對會計制度機制進行積極調整,建立符合我國社會發展的會計制度,保證政府發展與國家經濟的穩定性。
一、以短期角度分析,給財務管理帶來一定挑戰
通過《政府會計制度》能夠發現,機關事業單位會計由財務會計與和預算會計構成,具備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雙重功能,實現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適度分離并相互銜接。因此使各個事業單位中的財會管理人員回到同一起跑線,傳統按照自身行業會計制度進行工作的模式與工作習慣等會發生較大變化。而對于財會人員而言,要想真正實現會計思想轉變,需要經過時間進行過渡。預算會計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而財務會計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編制“雙分錄”、“平行記賬”對財管人員在會計專業素質方面的要求日益提升。
通常,政府在開展改革工作時,會制定充分的理論基礎與制度基礎才能保證制度有效落實。以實操角度分析,實施政府會計制度之后,在短期內無法對事業單位的核算工作進行有效簡化。從會計核算到會計報表的環節均設計2個方案,實現“雙功能”、“雙基礎”、“雙報告”的政府會計核算體系,一個是對財務管理的基本需求進行充分滿足,另一個是對預算管理需求進行充分滿足。對于權責發生機制而言,財務人員應該對自身判斷水平加以注意。在政府沒有頒布會計制度之前,一般財務人員對預算會計的核算要點進行熟練掌握既能夠滿足工作需求。然而,在當前工作中,財務人員還需要對成本核算進行熟練掌握才能夠滿足工作需求,因此,以短期角度分析,會計制度的改革工作,會給財務人員帶來一定挑戰以及發展機會。
二、以長期角度分析,可以提高財務管理效率
能夠促使各個事業單位不斷對自身財務活動進行規范,構建健全的財務管理機制。財務活動規范工作在財務管理中有著重要地位,如果事業單位只借助自身力量開展財務管理優化工作,不進行外部監督機制和評價機制構建,則會導致財務活動的規范工作缺少有效性。因此,政府應該借助財務年報,將財政資金的實際執行情況披露給社會大眾,而基于有效的披露,能夠促使事業單位提高資金使用過程中的監督力度,并對使用情況進行明細。另外,事業單位將財政信息進行全面公開,有助于優化財政管理中信息缺少透明性的問題,進而使其根據時代發展要求積極進行改變,對自身財務活動進行科學規范。因此,改革會計制度能夠提高事業單位在財務活動規范工作方面的效率。
會計制度改革可以促進事業單位不斷優化預算管理機制。根據相關調查數據現實,當前我國公務員數量已經超出800萬人,事業單位財政所供養人員在4400萬人左右,遠遠超出公務員人數。因此,事業單位在財務預算方面,尤其是在人員支出預算方面,對政府財政預算管理有著較大的影響。在傳統工作中,政府一般對資金管理較為重視,在財務信息可靠性與準確性方面的重視程度略顯不足。而在確立權責發生機制之后,與當期資金不符的,即使在支付成功的情況下,也無法以當期費用進行入賬。促使事業單位在資金使用情況方面與實際情況保持一致,同時也可以促使財務人員合理配比收支費用,以客觀、公平的態度評價財政績效。在改革會計制度之后,使得事業單位在預算編制方面的要求逐漸增加,不僅需要對資金的占用比例加以關注,還需要對財政預算項目可行性以及績效評價等加以重視,促使財務人員對預算管機制進行有效優化,為政府以及上級部門提供準確、有效的財政信息。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政府改革工作中,會計制度改革已經成為重點環節,在會計制度不斷發展過程中,雖然在短期內會給財務管理帶來一定挑戰,然而以長期角度分析,會帶來促使各個事業單位不斷對自身財務活動進行規范、促進事業單位不斷優化預算管理機制等積極影響,促使財務工作人員的管理質量得到有效提升,為事業單位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耿杰.淺析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及其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J].財會學習, 2017(1):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