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湫喃 張玥
摘 要:財務風險是一種始終貫穿于企業經營生產全過程的客觀存在的風險表現形式,在我國市場經濟體系不斷完善的背景下,提升風險管理,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經濟發展的水平,在企業財務實踐中,充分關注并回避財務風險。
關鍵詞:全面風險? 企業? 財務
隨著經濟迅猛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面對風險的種類也越來越多,風險管理理論和實踐始于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保險業,海恩斯最早提出風險的概念,風險是損失的可能性。而財務風險是致使企業經營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導致企業實際與預期的收益發生偏離的主要因素就是其不確定性。而正處于重要的戰略發展時期的我國,市場經濟變化巨快,企業也面臨著各式各樣的的風險,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全面風險管理早已成為企業風險管理的核心并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以通過全面風險管理在財務實踐中的應用對風險危機進行預警,并采用相應的對策化解或規避。
一、全面風險管理綜述
風險無處不在,來自于未來的不確定性,CAS首先提出了全面風險管理(ERM),全面風險管理指的是企業圍繞經營目標和經營戰略,是實現風險管理目標的過程,包括完善內部控制機制,構建風險管理系統以及營造良好風險管理文化,將風險控制文化更加優化,對完善風險控制管理體系提供風險管理措施和方式。
所謂全面風險管理,就是新的管理思想,尤其自有的專業化技能,其具有風險與報酬對等、整體優化以及長遠發展與當前利益相結合的原則。全面風險管理對企業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如: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獲利;企業面臨風險的不可控、復雜性決定了全面風險管理的必要性;企業運營本身的復雜性決定了全面風險管理的必要性。我國企業風險管理由于受傳統思維的影響,導致了相關工作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不強;在傳統風險管理模式下,風險管理體制不健全;風險管理信息系統不完善,未能建立全面的風險管理系統等是我國企業目前風險管理的現狀。
二、全面風險管理在財務實踐中的應用
(一)構建符合全面風險的財務管理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市場經濟取得了穩定發展后,很多公司財務管理制定的相關財務戰略缺乏實際的支持,這直接關系到企業發展戰略的實現。首先要把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作為企業治理建設的重要環節,要切實重視對財務的風險管理,積極配合相關資源調配,明確財務人員職責,并且進行長期的財務風險分析和評估 。
(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
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之所以是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基礎,主要是因為企業的財務活動是貫穿于經營管理工作的聯系紐帶,風險防范是全面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我們要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首先要在內部控制中完善風險對策與風險監測;其次要加強內控管理文化建設;最后是理解各項業務的內部控制程序,定期對體系進行評估測試。
(三)加強人才選拔、構建高效團隊
當代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人才極度缺乏,財務風險管理是很復雜的,專業性要求極強,,企業內部控制要充分發揮員工在各方面的作用以此達將全面風險的管理完全落實,如要將財務管理團隊變得更加強大就需要加強財務人員的選拔及儲備,從而達到內部控制的最佳效果。
(四)加強財務部門的主導作用,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內部控制和全面風險管理都是由財務部門來執行和操控的,財務部門的主要作用是監督和服務,企業應構建和諧的企業環境,有效的發揮財務部門的主導作用,通過財務監督,可促使公司管理預算能力加強,在風險發生時作出緊急反應。
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是大量存在的,全面風險管理是一項對企業發展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的工作,本文對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認為企業對于風險危機要有清醒的認識,通過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監控,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以保護自身利益,減少損失,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維功, 何建敏, 丁德臣. 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研究綜述[J]. 軟科學, 2008, 22(12):40-43.
[2]李國發. 論企業財務風險管理[J]. 東岳論叢, 2007(4):203-204.
[3]丁艷琳. 全面風險管理在企業財務實踐中的應用探討[J]. 財經界(學術版), 2016(4):161-161.
[4]李俊華. 企業財務管理中全面風險管理策略思考[J]. 商, 2015(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