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義林
摘 要:在中國戲曲當中,丑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物角色,因為其有著喜悅性的特點,因此也比較受觀眾的喜愛。丑角經常以幽默、詼諧的方式表演出生動的故事,其中也包涵著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獨有的審美情趣,具體可以表現在丑角的心靈、姿態和藝術表現手法等多個方面,并且,丑角完全打破了美和丑的界定,也延伸出了一種新的教育內涵。本文針對戲劇當中丑角的丑與美進行綜合分析,探究丑角內涵深處的蘊藏著的美。
關鍵詞:戲劇;丑角;丑;美;分析
一、丑角外觀形態的丑與美
(一)丑角的身段之美
在我國戲劇藝術當中,丑角的典型特點便是身段豐富、幽默,丑中體現的是別樣的一種美感。丑角的身段除了有其他行當的程式動作之外,還有著非常獨特的身段動作,“小開門,小動作”。所謂的“小動作”,具體是指丑角的舉手投足保持靈活多變的狀態,如“飛腳”、“山膀”、“蹦子”、“云手”等動作做的是小巧玲瓏、生動靈活。丑角也會運用一些道具來結合身段進行表演,如丑角最常用到的扇子、煙袋、兵器、拂塵等,都是丑角表演過程中常用的一些道具。可以說,丑角對演員的表演水平、肢體表演能力都有著極強的要求,假如沒有高明的表演技巧是無法演出一場生動的丑戲。
(二)丑角的造型之美
丑角的造型多是以螃蟹臉、豆腐塊為主,這類臉部造型讓觀眾一看便覺得好笑,細細欣賞又帶有一定的美感,能夠重點突出丑角的人物特征以及幽默感。丑角滑稽、可笑的表演為舞臺增添不少的樂趣,也是一種丑中見美的最佳體現,并不是因為丑角的“丑”便沒有一絲美感,相反的,無論是丑角的喜怒還是哀樂都應該保持美觀,這也是丑角丑中一種獨特的美。
(三)丑角的滑稽之美
在戲劇表演當中,丑角是一種極具喜劇性的行當,丑角的審美特征便是滑稽。在戲劇舞臺上,丑角的滑稽、詼諧都會給觀眾非常奇妙的感受,丑角的幽默是除了表演之外也要體現在臺詞之上的,這樣的一種處理能夠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也就是行業內經常講到的一句行話——甩包袱。很多戲劇方面的前輩曾經對丑角的藝術特點進行總結,通過查閱相關的文獻可以發現,丑角行當的舞臺表演藝術構成是非常豐富的,丑角也在以一種舞蹈化的表演來帶給觀眾特殊的美感。丑角當中含括了各種藝術手段,如略顯夸張的臉譜、變形的動作、乖張的戲服以及巧妙的語言,這些因素構成了舞臺丑角的藝術形象,也給人以輕松、愉悅的心理體驗,促使觀眾通過觀看戲劇中丑角的表演去感悟戲劇中的韻味。
(四)丑角的唱念之美
在戲劇舞臺當中,雖然多是以數板念白為主,但是也有著歌唱的段落,丑行的念白有韻白、自然白、生活白、貫口白、說白等多種內容,具體要求吐字要清晰,聲音也要保持洪亮,要抑揚頓挫分明,可以說,一名好的丑角演員,對一大段話白和數板的處理會非常路暢,如行云流水一般,讓觀眾輕松地融入到戲劇所設計的情境當中。并且,丑角的念白也有一個非常經典的特色,便是丑角一定要使用方言,丑角的唱腔別具一格、尤為關鍵,唱腔要靈活,表演者的唇功也要達到一定的標準,快唱時要保持流暢的狀態,慢唱時則要能夠耐聽,悲唱時要能夠打動人心,而樂唱時則要準確傳神。丑角的唱主要以大本嗓音為主,也可以是當地配合一些小嗓,或者是以真假嗓相互融合的形式進行表演。總的來說,丑角的唱腔是集合生角、旦角、凈角的唱腔所生成的。丑角的唱腔特點也非常鮮明,五花八門、以一種雜家的形式展示出別樣的美。在戲劇這樣以視覺美和聽覺美作為主要特點的藝術形式當中,字是骨、腔則是肉,只有保證聲美、韻美、情美,才能真正的感染到觀眾,促使觀眾聽過后還想再聽,產生一種念念不忘的別樣感受。
二、丑角內在心靈的丑與美
(一)丑角的個性之美
在傳統的戲劇藝術當中,丑角的人物塑造與生活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丑角的人物特點就像是生活當中的我們一樣,有的性格內向、有的性格外向、有的嚴肅、有的則活潑,從類型風格、氣質上都有著一定的區別。這類個性化的人物特征會在對比當中得到闡釋,反差越大性格也就越鮮明,喜劇味也就會愈加濃郁,更能夠達到丑更丑、美更美的藝術水平。可以說,在戲劇當中丑角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也是構成戲劇的核心元素,而在我國和國外戲劇的發展過程中,丑角僅僅是戲劇里的一種角色行當,并不是只有戲劇里才有,在歌劇、正劇、電視、電影等多種藝術載體當中都有所呈現。相同的是,無論是在何種劇中,只要有丑角的出現,那么這樣的形象總會帶給人笑聲,并且,丑角的個性塑造本身便有著倒錯、夸張、巧合等多種手法,因此,丑角藝術是非常受歡迎的。
(二)丑角的心靈之美
在我國的戲劇藝術發展進程當中,以丑角來詮釋好人的形象有很多,盡管這些形象都是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但是在他們平凡的外表下卻有著非常寶貴的品格,他們滑稽、可笑、以逗笑取樂的小丑外形講述著一個個溫暖人心的故事,切實地凸顯出了人物個性中美好、高尚的品質,并且也起到了勸善懲惡的效果,在這樣不協調的狀態當中卻能更好的凸顯出人物本質的協調性。在這樣丑中見美的特性當中,思想能夠和藝術進行高度融合,丑角的“丑”中也可以體現出別樣的美,觀眾在觀看戲劇的過程中便更加容易獲得審美上的滿足感。這類“丑中見美”的藝術手段能夠深入人心、直達人的心靈深處,促使觀眾在看到戲劇的最后時會深深地感悟到人物角色中的美,對人物以及其事跡也會產生由衷的喜愛和敬佩,從而忽視了人物的外表、獲得更為強烈的美感。也可以這樣理解,此時,在觀眾的眼中這個丑角的形象已經不再是丑的,而是一種超越外形層面的美,由此也可以發現我國戲劇傳統藝術當中的美學原則,“丑而不丑”,便是戲劇藝術當中最為寶貴的一種財富。
結語:綜上所述,丑角是戲劇當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舞臺上,丑角不僅能夠體現出其身段、唱念、心靈、滑稽方面的藝術性,更會通過表演者的表演體會出丑角的本質之美,從而為觀眾帶來高質量的藝術享受。在分析過丑角的美與丑之后也可以感受到,丑角外表雖“丑”,但是丑的可愛、丑的美,這是一種非常奇妙的藝術特點,更需要我們仔細觀察、 耐心品味。
參考文獻:
[1]趙軍. 丑中見美——論戲曲丑角[J]. 金田, 2015(11).
[2]田平. 丑中見美——淺談丑角演員如何塑造人物[J]. 戲劇之家, 2017(8):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