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婉綺
摘 要:伴隨著互聯網行業的興起,社會逐漸進入信息時代,而信息化的普及也帶動了自媒體平臺的發展,并在很短的時間里發展壯大,成為獨樹一幟的新聞傳播方式,同時也對傳統新聞傳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只有將傳統媒體和自媒體進行融合,新聞的傳播才能有更好地發展。本文主要從自媒體的概念以及特征入手,分析自媒體對傳統新聞傳播的影響,探求自媒體傳播和傳統新聞傳播的融合路徑。
關鍵詞:自媒體;新聞傳播;影響; 融合路徑
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新聞的傳播者,各種網絡平臺給網民帶來了更多自由發表評論和意見的渠道和空間。自媒體以這種獨特的新聞傳播形式給傳統新聞傳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國內網民的數量呈現出逐年上漲的勢頭,如今出現了歷史新高,然而移動端手機等網絡設備使用范圍不斷拓寬,加之無線網絡的持續升級等,更加促進了移動端網民數量的增漲,網民數量的攀升特別是移動端網民數量的增加,無形中反映出各種類型自媒體的興起,傳統新聞傳播需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應對挑戰,以維持自己的競爭力。
一、自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的影響
(一)自媒體新聞傳播對新聞傳播方式的影響
傳統的媒體傳播更多的是將記者了解和掌握到的新聞事件進行采編,然后放到電視、報紙或雜志等平臺上,在電視上的傳播還可以在一段時間內進行重復傳播,而報紙、雜質等平臺基本上就是一次性的傳播方式。而自媒體新聞傳播可以通過各種平臺將信息傳播。正如大眾都經歷過一種現象:在朋友圈看到的一些信息,在抖音平臺、一些廣告頁面、手機新聞客戶端等平臺也都有同樣的內容在傳播,而且很多受眾就既是新聞信息的受眾,也是新聞信息的傳播者。
(二)自媒體對新聞內容以及受眾的影響
傳統的新聞傳播都比較正式,無論是報道方式、還是選材、內容等。自媒體則可以通過文字、音頻、視頻等各種方式將信息進行傳播。還可以用一些網絡化的語言,比如:“康康”就是“看看”的意思,“藍瘦香菇”就是“難受想哭”的意思,“88”就是“拜拜”的意思等等。這些語言的使用既可以讓受眾感受到更強的趣味性,同時也讓受眾對所傳播的信息有更深刻的印象。
(三)自媒體對社會輿論的影響
傳統的媒體主要是作為黨和國家的“耳目喉舌”對信息進行傳播,有著比較強的導向性和目標,肩負的是社會責任和特定使命。傳統媒體傳播的新聞都是經過記者的多方走訪調研再編輯發布出來的。相比而言,自媒體則更多的是發布一些新鮮罕見、受眾關注的事情。因自媒體的編輯人員沒有對事件進行走訪調研,就容易讓傳播出去的信息誤導輿論方向。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媒體就應當發揮自己的優勢,將輿論引導回正確的軌道上。
二、自媒體新聞傳播與傳統媒體新聞傳播融合發展
(一)對新聞內容的創新
無論是對于自媒體新聞還是傳統媒體新聞來說,新聞的本質永遠是素材與內容,無論如何創新傳播方式,如何優化表達方法,只有立足于新聞內容的真實性與嚴謹性,才能鞏固新聞媒體的社會信譽。在此基礎上提升新聞傳播的速度與質量,才能實現擴大新聞影響力與激發受眾的情感共鳴。而要實現這些,對于新聞內容的創新,就要在立足真實性的基礎上改變傳統媒體新聞長篇大論的傳播形式,將大量的內容進行碎片化處理,輔之于生動的圖片乃至視頻,如此也能減少受眾的閱讀時間,使受眾更易把握新聞主旨內容,了解其想要了解的信息。
由于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受眾閱讀大量新聞的可能性也被抹殺,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在編輯提煉新聞素材時,能夠精準地把握主題。在編輯內容時,能夠創造足夠的吸引力。在新聞選題時,能夠貼近受眾的需求。如此一來才能通過革新新聞內容來提高新聞傳播的活力。
(二)結合自媒體發揮自身優勢
各種類型的自媒體給傳統新聞傳播引來了更多的信息資源。在傳統新聞傳播時代中,各種類型的新聞制作需要新聞傳播工作者明銳的洞察力,需新聞工作者進行實地考察,但是此種做法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還極易造成新聞不夠“新穎”和“驚人”的情況,因為新聞工作者團隊成員的新聞制作思路一旦形成就變得固定化,很難創新。而自媒體很容易彌補傳統新聞傳播的不足之處,只要是會發微博和帖子的網民都是一個潛在的“新聞記者”,繼而將有價值的新聞信息發布出來,如此為傳統新聞傳播工作者帶來了大量的信息來源,這些信息采集更加高效便捷。正因為處于自媒體時代,傳統新聞傳播制作出的各種類型新聞信息也產生了日益創新的效果,給人們提供了更多千奇百怪的新聞信息。
顯而易見,傳統新聞傳播與自媒體盡管存在難以遏制的競爭局面,但也并非互不相容、刀兵相見的局面,傳統新聞傳播依然可以延續傳統的新聞制作模式,但可以從自媒體中獲取各種各樣的新聞信息來源,使傳統新聞傳播綻放異彩。
(三)吸收高素質人才
自媒體時代的降臨,為新聞媒體行業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人才。無論在哪個行業,人才都是行業發展的第一要素,如果沒有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即便是有著廣泛的市場紅利和充足的資金支持,也無法促進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在新聞媒體行業當下,無論是自媒體行業還是傳統新聞媒體,都要廣泛吸收高素質人才。對于自媒體行業來說,如果能夠培養或吸納專業性更強的新聞從業者,將可以使其新聞工作狀態更加專業化,使其新聞內容的采集與編輯更具真實性與嚴謹性,使得受眾對自媒體新聞信賴程度更高。
而對于傳統新聞媒體來說,多多召集自媒體新聞中的高素質人才,可以有效縮短自身時代的差距感,將自身的嚴謹性與真實性通過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達給受眾,從而有效地避免自身長期脫離受眾而導致進一步衰退。
三、結語
新聞信息與受眾及其日常生活的關系密切,傳統新聞媒體具有承載新聞信息的責任,故其應與時代同步伐,不斷創新和進步,通過結合自媒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自媒體的影響下,傳統新聞傳播面臨著極大的挑戰,但同時也存在著較多的發展機會。
參考文獻:
[1]段碩.自媒體時代新聞專業主義的弱化與建構[J].傳播力研究,2018,2(36):47.
[2]張竹蕎,林興發.論加強自媒體新聞的依法依規管理[J].新聞傳播,2018(2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