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社會非常注重美育,音樂教育則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藝術文化培養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中小學音樂教育也逐漸受到重視,本文就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現狀進行簡要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音樂教育;音樂教學
當今社會,音樂教育越來越受大家的關注,各學校的音樂課程也受到了重視,但是,學校中音樂課程安排及教學現狀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學生愛音樂卻不喜歡音樂課程,音樂課程的安排與實際上課的情況有偏差等。音樂教育是中小學生素質培養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促進學生提高自身修養,成為優秀人才的有效措施。在我參加實習、支教的過程中曾發現,在中小學的音樂課程安排普遍都是每周每個班一節課,但是每周這么一節課能否按期上,還是有所出入的,而這一出入,源于教師對待音樂課程的認識和態度,在大多數教師的潛意識里音樂屬于“副科”,學生應當多為“正科”而去花更多的時間,因此,學校內出現了“正科”教師屢屢占用“副科”教師課程的現象,并且,一些中小學并未聘請正式的音樂教師,時常會找臨時的代課老師來進行授課。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我觀察到,有些學生不是真正的喜歡上音樂課,部分學生會在潛意識里將音樂課自定義為自習課,在音樂課堂上干自己的事情,根據思考和分析,這一現象的發生,可能受以下兩個原因影響:
(一)學生對音樂課程書本上的內容不感興趣
很多學生覺得音樂書本的內容枯燥乏味,學習的歌曲也不是自己喜歡的,當然,這也許跟中學時期的孩子有自己的個性,處于叛逆期有關系,他們喜歡追逐自己的潮流,干自己喜歡的事情,不過也不可否認的是,出現這種情況,跟學生對音樂課程的認識理念也有關,而學生對音樂課的認識理念取決于老師的態度,如果學校里常常發生老師占用音樂課的狀況,就像是隱性的在給學生傳達音樂課程不重要的信息,那學生對音樂課程不感興趣,也是情理之中了。
(二)教師的授課方式單一
中小學的音樂課堂,教師的教學方式往往都是模式化,老師教學生唱歌,學生把歌的旋律唱會了,任務完成。這樣的音樂課,枯燥乏味,很難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致。
面對這些現狀和出現的一些問題,我有些自己的想法,下面我將闡述我個人對有關改進音樂教育教學的策略和途徑:
(一)轉變眾人對音樂課程的態度
要想讓音樂課程被受重視,讓學生愛音樂,首要任務就是讓大家正確認識音樂課,轉變對音樂課程的態度。一直以來,部分教師和學生對音樂課僅僅只有一些比較片面的認識,也就是所謂的“副科”,可以滿不在乎,想要扭轉這種觀點和意識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音樂教師的責任重大,當學校屢屢出現占用音樂課的現象時,音樂教師應當及時向校領導反饋,并努力爭取校領導對音樂課的認可。
(二)提高音樂教師素質水平
教師是學生的標本,是學生的引導者,教師的行為舉止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因此,教師身上具備的素質條件必須是全面的,并且,在專業領域,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專業知識面一定要廣泛,所教知識要能夠滿足學生的求知欲,音樂教師更應如此。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三分學不到”,音樂教師不能局限于幾十年不一變的教學內容和方式,時代的變化導致人文的變化,想要很好的引導學生,音樂教師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水平,擴大自己所掌握的專業知識范圍,加強專業技能,提高自身修養,擴大自己的眼界,從而加強對音樂技術與文化的理解。
(三)激發學生學習音樂課程的興趣
長輩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事實也確實如此,試問誰會用心去探索研究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呢?想讓學生愛學音樂,學好音樂,前提就是讓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人不是生來就對某件實物感興趣的,興趣來源于好奇,好奇來源于新奇;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離不開音樂教師的幫助和教導,而有意義的幫助和教導來源于一節充滿新奇,能勾起學生好奇心,讓他們感興趣的音樂課!
(四)多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藝的舞臺
想讓學生對學習音樂感興趣,更是少不了讓學生擁有可以展現自己才藝的機會,學校總會以開展文藝活動會分散學生精力、耽誤學生學習時間、影響學習成績為由,致使一切文藝活動都不開展,這是不正確的決策,不開展文藝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生學習起來死氣沉沉,效率也不會高,適得其反。因此,音樂教師應當多與校領導溝通,努力得到校領導的支持,通過開展元旦、國慶節等文藝匯演,給學生提供一個能夠自我展示的舞臺,讓學生的音樂天賦得以發揮,并感受到學習音樂能使自己更加自信,使學生的心智得到全面發展,這些活動的展開,還可以極大的促進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音樂課成為學生放飛心靈的天堂。
通過以上音樂教育教學策略和改進途徑的實施,我們可以給學生創造了一個能夠展現自己的空間,使他們在這個空間中尋找到自信和快樂,讓他們擁有一顆樂觀向上的心;可以改變眾人對音樂的片面印象,使音樂課程逐漸備受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也會愈來愈濃,大家更愿意去學習、了解音樂知識,使得音樂教育能夠順利的發展起來。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充滿未知的年代,是一個創造的年代,同時也是一個人才競爭的年代,在這樣的年代里,我們應當大力的去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全面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音樂教育是培養學生這些能力的有效載體,是學生進步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通過音樂教育,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和組織紀律的能力,音樂教育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同時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提高他們的審美水平。
音樂教育的意義遠遠大于藝術的范圍,它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德育與美育是它的靈魂,中小學音樂之路任重而道遠,期望所有人都能夠正視音樂教育,關心下一代,讓孩子們能夠接受音樂的普及教育,啟發他們的偉大理想,培養優秀品德,未來成為社會中的有用之才,做一名合格的祖國接班人!
作者簡介:
童麗潔(1994—),女,漢族,新疆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音樂與舞蹈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