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
(甘肅省生態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甘肅 蘭州730022)
煤化工是通過對煤炭資源的深加工,生產出附加值高、污染小的清潔能源產品的過程,從而實現煤炭資源的整合和高效利用。但是,煤化工建設項目在開發建設過程中也存在著相應的環境問題,如何讓煤化工項目的環保治理設施按時、全面、高效實施是煤化工行業重點關注的問題。因此,開展煤化工建設項目環境監理,是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要是簽訂的環境監理合同及授權委托書,環境保護法律條文和其他相關條例規章,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批的環評報告及其批復文件,國家和石油化工行業頒布的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建設項目環境監理規范(地標),石油化工行業相關的設計規范及技術指南,設計單位提供的環保專項設計資料和圖紙,施工前施工單位提交的施工組織方案和施工圖;建設單位提供的環保設施采購清單和相關技術參數文件。
2.2.1 施工期污染源控制目標
根據環評報告及批復文件,針對各施工區域和各施工工段產生的各類污染物,督促施工單位全面落實環評報告中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力爭實現施工場界達標排放。
2.2.2 污染治理設施建設目標
對照環評報告、環評批復文件和相關設計文件,督促指導施工單位依照環評報告的要求按時完成污染治理設施的安裝,通過調試驗證污染治理設施的正常運行,并實現末端排放和廠界達標排放。
2.2.3 環保設施投資目標
根據相關設計文件、環評報告和設備采購發票,比對環保措施和治理設施的實際投入費用與設計環評階段的環境保護預算經費,確保環境保護經費落到實處。
2.3.1 廠區建筑區
主要包括原煤儲運區、原煤干餾區、提質煤儲運區、鍋爐房建設區、蒸發塘建設區、煤氣凈化儲存區、煤焦油加氫改質區等分項的施工現場及其周邊200m的范圍。
2.3.2 儲運區及施工營地區
主要包括運煤鐵路、煤氣管道施工現場及施工生活辦公區兩側及周邊200m的范圍。
2.3.3 涉及影響區域
項目廠界外300m的影響范圍。
2.4.1 核查
核查本項目技術設計資料、環境敏感點分布情況、施工平面布置和施工組織方案等。
2.4.2 巡視
巡視施工期環保措施的落實和環評報告中提出的污染治理設施的安裝建設情況;追蹤確認前期下達文件指令的整改落實情況。
2.4.3 旁站
對一些重要環保工程、環保設施的建設安裝和關鍵施工節點所采取的連續性全程監督和檢查。主要是對環評報告中提出的環境污染治理設施的安裝、重要構筑物中防腐防滲等隱蔽工程的實施、對固體廢物暫時收集貯存場所的建設、對發現問題整改落實的現場監督[1]。
2.4.4 現場記錄
在現場開展環境監理過程中,記錄施工現場環境質量狀況、環評報告中提出的環保措施和污染治理設施的落實情況。包括施工現場環境質量狀況、施工場界環境監測實時數據、落實環境保護措施的情況、污染治理設施安裝建設情況、周邊敏感人群的投訴情況等。
2.4.5 發布文件指令
環境監理過程中采用的審批、指令、報簽和通知等形式。如施工方提交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圖紙的審批;對現場環保問題下達的口頭或書面指示;對單項或專項環保設施建設完成時的驗收報簽;對現場工作中發現的環保,及時向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發出聯系單和通知單等。
2.4.6 環境監理會議
環境監理會議是各參建方交流溝通、協調解決問題、共商共建的重要途徑。主要是宣傳講解施工過程中重點關注的環保措施、污染治理設施和關鍵施工節點;對近期環保措施落實不到位及發現的其他問題,共商制定解決方案;對施工組織方案、環保專項施工設計文件、環保單項或專項工程驗收報告組織評審會,并對評審會達成的共識整改落實。
3.1.1 建設規模
建設項目加工原料能力、儲運數量與環評報告及批復文件相比明顯增加;原煤熱解、煤氣凈化、制氫加氫等重點生產裝置或其規模與環評報告及批復文件相比明顯增加。
3.1.2 建設地點
建設項目地址、總平面布置或生產裝置布設位置與環評報告及批復文件不一致;原料煤運輸、產品運輸、污水管網路由調整變化并穿越環境敏感區。
3.1.3 生產工藝
建設項目原料加工工藝、產品生產工藝等工程工藝與環評報告及批復文件不一致;重點生產工藝、原輔材料和燃料與環評報告及批復文件不一致,導致污染物排放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
3.1.4 環境保護措施
污染治理設施的工藝類型、凈化效率、處理方式、排放類型等與環評報告及批復文件不一致,導致污染物排放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排放范圍擴大。
煤化工建設項目環保“三同時”環境監理重點關注環評文件中提出的各項環保設施,是否嚴格落實到設計、施工和投入運行中[2]。
3.2.1 廢氣治理設施
設計文件中各工段除塵設施、脫硫設施、脫硝設施、蒸氨設施、除酚設施、末端應急火炬燃燒系統等廢氣處理設施的數量、工藝、規格、型號、風量、效率等技術參數是否符合環評文件的要求;施工過程中各類廢氣處理設施的安裝位置、安裝數量、排氣筒高度、監測口的設置是否符合相關技術規范、設計文件、環評文件的要求;試運行階段各類廢氣治理設施是否能達到額定去除效率,實現達標排放。
3.2.2 污水治理設施
設計文件中污水收集管網和污水處理站的工藝、規模、平面布置、管網布設、構筑物尺寸、排水去向、排放標準等技術參數是否符合環評文件的要求;施工過程中廠內污水收集管網的數量和走向,污水處理站各構筑物的尺寸、數量是否滿足環評報告的要求;試運行階段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站各構筑物是否能正常運行,并滿足出水標準要求。
3.2.3 噪聲治理設施
設計文件中各設施配備的基礎減震設施、消音器、隔聲罩、建筑隔聲廠房是否符合環評文件的要求;施工過程中各類風機、空壓設備、高壓排氣筒、放空管、高噪音設備是否按照相關技術規范、設計文件、環評文件的要求,配備相應的隔音降噪設施;試運行階段各類噪聲治理設施是否能正常運行,并滿足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排放標準限值。
3.2.4 固體廢物處理設施
設計文件中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的貯存場地的數量、位置、規模、尺寸是否符合環評文件的要求;施工過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貯存場地的位置、數量、尺寸、規模、建設標準是否滿足環評報告的要求;試運行階段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貯存場地是否按期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3]。
3.3.1 施工場界達標排放
重點關注施工場界的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施工場界噪聲,建筑廢料、施工棄渣和施工營地生活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和處理,是否滿足環評報告中提出的建筑施工場界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污染控制標準。
3.3.2 排放口及廠界達標排放
在各項環保設施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規范、設計文件、環評文件建設完成,并調試運行正常的情況下,開展污染治理設施排放口和廠界環境監測,重點關注各治理設施廢氣排放口的廢氣,各污水處理單元廢水排放口的廢水,廠界無組織排放廢氣和廠界噪聲,固體廢棄物暫時收集貯存場地是否滿足環評文件中提出的相應的行業排放標準、綜合排放標準和其他控制標準。
煤化工建設項目環境風險防范措施重點關注污水處理站應急事故池、消防事故廢水收集池、初期雨水收集池的位置、應急管網、尺寸、容積是否滿足環評報告的要求;各儲罐區圍堰和圍堤的尺寸、規模是否符合環評文件的要求;在各車間及工段內部、煤堆場、主作業區、儲罐區、污水處理單元、應急事故池、各類管網的防腐防滲措施是否符合行業技術規范、環評文件的要求[4]。
煤化工建設項目環境監理是為建設單位提供全過程環境監管的專業化環境監理服務,可避免在前期設計階段、建設實施階段和試運營階段,出現批建不符、環保“三同時”制度落實不利、環保不達標等問題,導致項目不能如期竣工驗收,并受到相應的處罰。環境監理人員嚴格按照環保法律法規、技術規范、環境標準及環評報告等,開展環保措施和配套的環保治理設施的全過程監督和管理,對減輕煤化工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有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