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升,生活節奏逐漸加快,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更逐漸關注精神生活的享受,選擇采用旅游的方式放松身心,體驗大自然的美以及舒適感。在旅游行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旅游種類逐漸增多,包括生態旅游、鄉村旅游、文化旅游等多種,不僅能夠緩解城市旅游供需不足的問題,而且還能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但是在推展旅游發展的過程中,依舊存在各類問題,需要采用有效的措施解決,才能促進旅游行業實現長久性發展。對此,本文首先介紹丹東鳳城市自然狀況,闡述其發展現狀,分析旅游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丹東鳳城市;旅游發展;旅游規劃;三產融合;旅游商品
在現階段旅游行業不斷發展背景下,鄉村旅游建設也逐漸漸快。對于鄉村旅游建設而言,不僅能夠促進城鎮一體化發展,而且還能解決農民的就業問題,增加農民經濟收入,具有良好的現實意義。在丹東鳳城市旅游發展過程中,主要發展鄉村旅游,不僅能夠推動新農村建設,而且還能更好地解決三農問題,促使農村經濟發展,提升農民收入。近些年來,在鳳城市政府大力支持下,鳳城市的鄉村旅游發展取得良好的成果,對鳳城市的全域旅游發展進行總體規定,并加大旅游建設投入,建立一批示范景區,帶動其他區域經濟實現發展,實現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共贏發展。
(一)丹東鳳城市簡介
丹東鳳城市古稱為鳳凰城,位于遼寧半島東部,靠近黃海北岸,屬于省轄縣級市。鳳城市總面積為5513平方公里,內有17個鎮、1個蒙古鄉、3個經濟管理區、201個村,共有58萬人,包含漢族、滿族、朝鮮族、回族等24個民族,其中有75.1%的人口為滿族人。鳳城市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城鎮,在西漢時為武次縣,是一個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邊陲重鎮。鳳城市先后被確定為板栗生產基地、遼寧省糧油檢驗檢測站,列入全國百強縣。
(二)氣候概況
鳳城市位于遼寧省的東部地區,屬于溫帶濕潤季風性氣候,并且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分明,光纖良好、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氣溫為7.9℃,平均降雨量為1044mm,空氣質量良好,非常適宜旅游和居住。
(三)資源概況
鳳城市地域遼闊,自然條件良好,而且淡水資源和森林資源較為豐富,在鳳城市內共有大小河流270余條,水資源總量達到16億立方米,其中土門子水庫是鳳城市內唯一一座國家二級大型水庫,水庫的總體容量為1.86立方米。同時鳳城市的熱水資源也較為豐富,其中水溫最高能夠達到78℃,其中東湯溫泉聞名全國,水體中含有30多種元素,對關節炎、皮膚病等多種疾病療效顯著;劉家河北湯溫泉的水溫在44℃~53℃,被稱為“氟硅醫療熱礦水”;草河山東溝溫泉也是具有醫療價值的熱礦水,平均水溫為44.5℃,具有一定的療養效果;寶山湯池平均溫度為46℃,日出水量有300多噸,具有良好的醫療價值。
丹東鳳城市憑借豐富的農業資源、生態資源以及民俗文化資源,促進促進鄉村旅游行業發展。鳳城市的旅游發展主線主要為兩山、兩河、一泉、一村,其核心在于鳳凰山和大梨樹村兩個風景名勝景區,雞冠山風景區和東塘溫泉旅游景區為兩翼,玉龍湖風景名勝區和蒲石河森林公園相互呼應,這六者共同構成鳳城市旅游發展格局,利用鄉村風情、歷史文化、溫泉、山水等打造旅游品牌,并建設以生態休閑為特點 的鄉村旅游發展格局,帶動其他地區共同發展。2019年鳳城市地區總產值163.9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52.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3.1億元,其中旅游綜合收入達到110億元,旅游業成為鳳城市發展的主要支柱型產業,且旅游經濟效益顯著。
鳳城市的主要旅游資源包括旅游觀光、農業生態園、農家樂、鮮果采摘、休閑度假、休閑垂釣、溫泉水資源。其中農家樂旅游占到81.3%,景區占到9.6%、休閑度假占到8.5%。在鳳城市鄉村旅游建設中,農家樂是最常見 的發展模式,主要是由村、農戶自辦或社區型農家樂。比如沙里寨天韻山莊、草河街道楓源荷塘、弟兄山鎮麒宇山莊等星級農家樂,行產品牌建設,并不斷提升知名度。在鄉村旅游不斷發展過程中,還加快了城鄉融合發展,對農村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進行改善,促使農村地區的自然風光更有吸引力,將農村綠色農產品、自然文化產物、特色物資等成為吸引游客的關鍵,不斷提升農民的收入。
在鳳城市鄉村旅游建設過程中,大梨樹村發展較為成功,總面積為48平方公里,在發展旅游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種植業為重點,以萬畝果園為代表的具有特色農業和農業觀光體現的鄉村旅游品牌,開啟產業融合發展新局面,而且大梨樹村入選國家森林鄉村。從表1中可以看到大梨樹村的年綜合收入及接待旅客情況變化,在2017年均達到巔峰,表明2017年是大梨樹村最受游客歡迎的一年。

(一)旅游規劃較差,一些景點出現重復建設問題
丹東鳳城市為了增加游客數量,除了在一些具有特殊自然景觀的景點之外,其余大多數旅游景區、經典等建設在人口較為密集的市區周圍,采用小景觀建設、小休閑活動場所建設、花海建設等方式來吸引游客。而且花卉選擇的品種也較為單一,基本為雞冠花、波斯菊、向日葵等常年生長的草本花卉植物,建設成本相對較低。而大梨樹村花海建設卻與村內整體的生態環境相互襯托,交相呼應。在七彩田園花卉展示區中,花卉的品種繁多,而且還將南方植物引進,給北方游客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在七彩田園內部除了含有熱帶植物之外,菊花的種類就有十多種,包括金荷、鳳尾、紫氣東來等等。這些都是鳳城市周邊的其他旅游景點無法比擬的。在鄉村旅游發展下,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優勝劣汰是一個重要問題,很多景點都發展農家樂、果園采摘、自然觀光,缺乏相關特色,而且一些小景點在道路建設、花海建設方面需要提高重視,合理規劃,避免出現重復建設的情況。
(二)三次產業融合程度不高
從整體上來分析,鳳城市內的鄉村旅游景區三次產業融合程度都不高。在鳳城市旅游發展建設過程中,種植業的作用較大。向北望去,大多是無邊無際的綠色,但是在季節變化過程中,春賞花、秋摘果成為旅游產業發展的主體。而且景區還可以向游客提供一些可以直接售出的干線農產品,為景區餐桌提供新鮮蔬菜和水果。對于養殖業而言,鳳城市旅游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較低,一些家畜、家禽一般體現在農家樂建設中,為農家樂增加點綴,或者為餐桌提供肉食,增加吸引力。對于加工工業而言,在北方產業發展中屬于短板產業,很多農產品的加工都采用單一的初級加工,而具有規模發展、商標和科技含量的較少。對于服務業而言,農家樂的建設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較大賓館、飯店游客能力不足的問題,但是缺乏休閑度假的特征,無法和鄉村旅游融合起來。
(三)旅游商品質量較差
對于鳳城市旅游發展而言,旅游商品屬于弱項,一般都是將當地的土特產作為商品流入市場中,而且農產品缺乏深加工,商品質量較低。從整體上來分析,沒有將發展具有景區特色的伴手禮。盡管鳳城市鄉村旅游商品種類較多,其中鮮、干農產品為主要商品,蔬菜干品類、新鮮水果類、粗加工商品、地產工業品將近有40多種。其中地產工業品主要是旅游紀念品,包括徽章、滿族荷包、紀念文化衫等,還有兩類工藝品是鳳城市人研發和生產的,分別為景泰藍珀晶畫和陶藝作品。總之,鳳城市旅游商品都沒有形成比較知名的商品,而且也沒有包裝和特色,整體商品質量較差,在旅游市場中難以形成交易。
(一)加強旅游規劃,提高旅游區建設效果
從鄉村旅游發展實踐角度來分,為了促進鄉村旅游健康發展,必須要加強旅游資源規劃和開發。鳳城市很多旅游景區都表現出較強的邊摸索、邊建設、邊改造、邊經營等特征,這樣會造成一定資源浪費。由于鳳城市旅游發展包括鄉村、經濟、文化、生態等多方面,關系到旅游模式、設施、產品的開發與建設,針對一些景點出現重復建設問題,鳳城市應該加強對旅游規劃的重視程度,組織有資質的規劃隊伍,在旅游發展進行統籌規劃。盡管有些旅游景區的開發沒有邀請專業隊伍進行規劃,吸引的游客量也較多,但是在整體運營過程中就會顯現出一定的瑕疵和欠缺,容易讓游客感到不滿,對旅游景區進行改造,也會為開發商造成一定的損失。因此,需要加強規劃,并將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和引導作用發揮出來,結合區域特點和資源情況,對旅游景區建設進行規范性指導,突出特色的同時,還能避免出現經典重復建設的問題。一些景區可以采用跨區域合作的方式,推動冰雪旅游發展,籌劃冰雪旅游、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等為核心的冰雪經濟。這樣能夠豐富旅游發展形勢,提升旅游區建設成功率。
(二)實現多種產業的有機融合
對于鳳城市旅游發展來說,側重于鄉村旅游發展,將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觀光休閑體現出來,與普通的觀光旅游和度假旅游有著明顯的區別。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滿足游客吃、穿、住、行、購、娛等多方面需求的同時,還需要以旅游產業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為了實現農村經濟有效發展,必須將種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旅游服務業等三次產業融合起來進行發展,這三者缺一不可,缺少一種都會影響經濟發展。在實現三次產業有機融合發展的過程中,特別需要關注二次加工工業的發展,加工工業不能脫離當地的養殖業,而且還要注意加工產品是否能夠在旅游服務區進行消費。例如,在一次產業中大規模種植水果,并在當地工業企業中進行存儲、加工,部門加工產品想旅游區的游客進行銷售,這樣不僅發展產業,而且還能促進當期經濟的健康發展。
(三)提升旅游產品質量,實現區域旅游整體聯動
從鄉村旅游發展情況來分析,鳳城市總體的景觀建設起步較晚,而且規模較小,游客多來源于附近市縣,和周邊景區缺乏密切的業務關聯,沒有和區域旅游路線進行整合,也影響了游客的接待能力。同時,鳳城市的旅游產品質量較低,對旅游產業的發展沒有起到一定的帶動效果。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第一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加強監督和管理,提高對鳳城市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視程度,完善相關旅游路線規劃和旅游產品質量,提升旅游產品的知名度。第二需要充分將區域景點協會的作用發揮出來,結合區域旅游產業實際發展情況,合理的對景區景點線路進行安排,加強旅游產品加工、包裝以及宣傳。不同景區景點都需要和區域實際情況綜合起來進行考慮,實現交通、食宿、購物、娛樂、觀光等為一體的服務建設,構建全面旅游團隊,第三是加強各個景點之間的交流,可以進行景區建設分析、經驗分享、對策研究、規劃設計等,從而促進鳳城市區域內旅游產業的良好發展。
在旅游產業不斷發展過程中,鄉村旅游的地位逐漸提升,也逐漸受到更多旅游者的青睞。由于鄉村旅游具有一定的可復制性,在一些自然景觀良好的地區就可以建設。在丹東鳳城市旅游發展過程中,旅游景點逐漸增多,農家樂、休閑觀光、鮮果采摘、溫泉等觀光景點,促進鳳城市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也顯現出一些旅游規劃較差,一些景點出現重復建設問題,而且三次產業融合程度不高,旅游商品質量較差,針對這些問題,需要加強旅游規劃,提高旅游區建設效果,實現多種產業的有機融合,提升旅游產品質量,實現區域旅游整體聯動,這樣才能做到因地制宜,保證現有資源的同時,將旅游資源的價值發揮出來,促進丹東鳳城市旅游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海,翟立強,張碩鵬.中國旅游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建議[J].對外經貿,2020(06):102-105.
[2]李鑫.我國鄉村養生度假旅游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農業經濟,2020(06):118-120.
[3]李雨珊.試論中國鄉村旅游業發展現狀及發展前景[J].中國市場,2020(16):12-13.
[4]齊天鋒.鄉村旅游資源開發現狀與可持續發展研究[J].金融與經濟,2020(05):2.
[5]宋培森,只亞雄,陳晨.旅游行業信息化發展現狀與解決方案[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2):275.
[6]石長波,代雪坤.丹東市旅游發展營銷策略[J].商業經濟,2019(01):72-73.
[7]王琪.丹東旅游發展現狀及優化思路分析[J].農家參謀,2019(02):284.
[8]張舒儀,石小亮.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以鳳城市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01):102-104+113.
作者簡介
溫欣(1997-),女,遼寧丹東人,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國際商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學生,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