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潔
伴隨著進入21世紀的晨號,澳門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澳門藝術在進入21世紀的20年來,在中華文化大家庭中,取得長足發展,藝術之花綻放出絢麗色彩。澳門藝術家和優秀作品不斷涌現、藝術展會密集度顯著提高,藝術社團活動和藝術市場逐漸活躍,與內地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更加頻繁。澳門在藝術方面所展現出的創造力、影響力與吸引力不斷提升。
藝術展覽是藝術家的聚會和藝術品的集中展示。澳門在回歸祖國懷抱以后,藝術家的創作熱情被激發和點燃,各類藝術展覽活動如雨后春筍,蓬勃而出,精彩紛呈,體現了澳門當代藝術的發展新面貌。據筆者的不完全梳理統計,2000年至2009年這10年間澳門舉辦了33個藝術展覽,其中,傳統藝術作品展 26個、當代藝術展有7個。有綜合性的“澳門藝術雙年展”,澳門文化局舉辦的“澳門視野─當代藝術展”“澳門視覺藝術年展”等,通過這些展覽探討澳門藝術發展所面臨的當代課題,以及本地區藝術發展的未來道路。進入第二個10年,澳門藝術展呈現井噴式發展,數量大幅增加,2010年至2019年約有259個展覽,其中傳統藝術展153個、當代藝術展106個。特別是澳門基金會于2012年推出了本地藝術家推廣計劃,帶來了一系列澳門本地藝術家作品的展覽展出,迄今為止已有90余位藝術家參與了此計劃,為藝術花園增添了紛繁色彩。

吳少英 ink on canvas 150cm×150cm 紙本墨筆 2014年
回歸之后的藝術展覽活動與澳門回歸之前相比,一是展覽數量眾多。每年澳門都舉辦相當多的藝術展覽,多主體,多藝術家,多地點,有些藝術展覽之間時間交替銜接,乃至重疊并行。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澳門本土藝術家在澳門舉辦的展覽,充分展示了澳門本土藝術家的最新創作成果。數量眾多的藝術展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澳門藝術的吸引力和活躍程度。二是展覽內容豐富。其中有部分美術家的個人畫展,有部分美術家作品的集體聯展,藝術創作形式多樣,有油畫展、中國畫展、雕塑展、藝術裝置展等多種形式。三是展覽形式多樣。既有官方舉辦的綜合性大展,也有民間藝術自發舉辦的個展;時間上有些是每一年或者兩年固定時間舉辦的,有些是非固定時間舉辦的展覽。四是內地與澳門之間的藝術展覽交流互動頻繁。有內地藝術家到澳門舉辦個展或者是集體聯展,也有澳門藝術家將作品帶到內地舉辦藝術展覽。例如,2016年5月,澳門基金會、中國文聯及寧夏文聯合辦的“澳門·寧夏美術家作品交流展”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寧夏文化館舉辦。
澳門是“西畫東漸”的窗口,歷經了百余年的殖民歷史,東西方的藝術傳統都對澳門當代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的沖突,造成澳門形成獨具特色的藝術狀況,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家群體。一是“流寓”現象突出。澳門是世界各地藝術家的落腳點和目的地。在澳門的藝術發展史上,澳門雖然有本土的藝術家,但是更多的是來自中國其他地域和西方各國的藝術家來到澳門扎根創作,“流寓”藝術家成為澳門藝術家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光之輪進入21世紀,不斷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在澳門駐足發展,這也成為澳門藝術融合性的一個重要表現。二是華人藝術家數量占據大多數。近年來不論是澳門藝術雙年展還是書畫聯展,華人藝術家的數量都遠大于外籍藝術家,在展覽的獲獎人數上也是華人藝術家為多,華人藝術家在藝術界的影響日趨增大。三是澳門藝術家注重采用中華元素的藝術表現形式。深受西方藝術觀念影響的當代藝術在一開始,不免受到葡萄牙等藝術家的影響,但隨著探索的深入,華人藝術家的參與者越來越多,在觀念上也不再仰西方藝術鼻息,逐漸有了自己較為獨特的表現觀念。很多當代澳門華人藝術家,努力學習和研究民族傳統藝術,加強筆墨訓練,完善造型能力,全面提高藝術修養與技巧,采用水墨、水彩等傳統中華藝術形式進行澳門現代題材的創作,展現出東西方藝術風格交融,和而不同的風格特征。
經筆者不完全梳理,經過多年的孕育發展,目前澳門有各類藝術社團60余家、各類畫廊70余家。一是藝術社團逐步發展。澳門藝術社團最早開始于20世紀30年代,先后誕生了澳門頤園書畫會、澳門美術協會等社團組織。20世紀80年代誕生的“澳門文化體·現代畫會”是在澳門影響最大也是最早的現代畫會。創建于2005 年的澳門美術家協會是澳門美術家組成的團體,同時也是澳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團體會員。目前各類藝術社團組織中,大部分為民間藝術團體。隨著民間藝術社團的逐漸壯大,舉辦的各種藝術活動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官方展覽的范圍,為當代藝術家的創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二是藝術品市場方興未艾。澳門作為東西方藝術交流的窗口,藝術創作繁榮,展會、博覽會眾多,但是藝術品市場規模和活躍程度與之尚不夠匹配。當前澳門有70余家畫廊,還缺乏龍頭企業,與發達的香港市場相比,專業的中介機構運作還顯不足。澳門藝術博覽會是澳門藝術品市場的重要活動,至今已經舉辦六屆,每屆的成交額大約在上億港元的規模。二級藝術品拍賣市場在澳門屬于小眾市場。藝術發展離不開經濟的土壤,從澳門所具有地緣優勢和資源稟賦來看,澳門可以探索形成的優勢產業的范圍不大,而藝術產業是不需要土地、資金等方面的政府大規模投入就可以發展形成的獨具特色的產業,需要通過經濟政策的引導推動澳門藝術加快發展。相信在澳門本地政府引導支持和香港市場的輻射帶動作用下,未來澳門藝術品市場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澳門藝術是中華藝術的組成部分,目前澳門的藝術發展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和明顯的區域比較優勢。在澳門這塊充滿活力和創新的土地上,一個自由、友善、和諧的城市里,藝術家們用自己的藝術為城市添光彩,記憶過去、描繪現在、饋贈未來。社會的進步不能忽視文化建設,繁榮的澳門更不能離開中華文化的復興,歷史證明了只有根植于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才能澆灌出澳門藝術的絢麗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