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君
2020年,一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突然襲來,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國家做出了延遲開學的決定,要求“停課不停學”,開展線上教育教學。在停課不停學期間,各個學校聚焦提升線上教學實效,集思廣益,各顯神通,采取多種途徑助推,有效降低疫情防控對師生工作學習不利影響,積極破除家長對疫期線上教學實效的疑慮,切實保證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效率得以延續(xù),并更加精彩。我作為網(wǎng)上教學的一名實踐者,也是積極配合,努力創(chuàng)新,不斷反思,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并在此過程中通過實踐與思考,總結了一些體會,分享于大家共勉、共進。
一、挑戰(zhàn)與機遇
面對新冠疫情,國家提出停課不停學要求,在這個大背景下,學校如何將受疫情影響且分散在不同地方的老師和學生的心凝聚在一起,將有限的資源進行重置整合實現(xiàn)網(wǎng)上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老師如何掌握精準的學情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從而實現(xiàn)課堂質效最大化?學生們面對種種誘惑如何自覺自律地線上學習才能保證學習真實性和有效性?如何把線下改革經(jīng)驗短時間內轉移到線上,把在線教學從輔助手段變成主要手段,成為學校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學校全面開展線上教學,不僅是應對新冠疫情危機的權宜之舉,而是接受人民群眾對學校辦學水平檢驗的一次重大考試。通過網(wǎng)絡新技術的運用解決延期開學不停教的實際問題,具有開創(chuàng)性和創(chuàng)新性,必將對學校未來學校治理和教育教學方式的變革帶來深遠影響,這對每一個學校來說又是一次提升辦學水平的不能再有的機遇,更是未來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教育模式轉型的寶貴機遇。
二、個人教學實踐的體會與思考
學校在停課不停學期間,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以最快速度統(tǒng)籌整合各類教育教學資源,積極構建適應疫情防控新時期的學校網(wǎng)上課堂教學新機制,在這個過程中,我首先是積極參與其中,并且也是積極再學習,思考如何不讓網(wǎng)上教學失效,總結反思,我個人觀點有以下幾點:
(一)、層級共商共研,加強網(wǎng)上協(xié)同。
為保障線上教學期間師生同力協(xié)契打造高效云課堂,全校上下形成“一盤棋”擰成“一股繩”,學校充分發(fā)揮三級多類“共同體”的作用。一是縱深學校領導協(xié)作共同體,共商共研最佳策略,保障線上教學有章可循。以問題為導向,商議制定在疫情防控下符合學校實際的線上教學實施方案、空中課堂規(guī)范性要求、問題征集解決路徑、階段性調研考試方案等系列措施。二是強化年級管理共同體。年級依照學校指導性方案,形成德育與教學、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學校與家長三方合力,通過領導包層、班級合作、年級競爭等方式,落實學校頂層思想理念,保障線上教育教學高效開展。三是落實班級自主管理共同體。充分利用學校多年來積累的學生自主管理經(jīng)驗,通過班級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調動激發(fā)學生線上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最終形成全校“教研突破聚焦核心節(jié)點——年級精細化落實——班級自我管理實施”的云端管理機制。
(二)因時制宜多措并舉,提高線上課堂質效
1、立體互研多維備課,課前充分準備。
線上教學不比線下教學,學生的吸收能力和自控能力老師難以掌控,為保障教師教得“清楚”、學生學得“明白”,結合線上教學的優(yōu)勢與不足,精確預判、精細規(guī)劃,精心備課,精準實施,是切實提升網(wǎng)上課堂實效性的前提。
一是掌握學情,以生為本奠基礎。精心準備的教學設計要以生為本,通過了解學生居家學習環(huán)境、觀察線上學習狀態(tài)、批閱課后限時作業(yè)等方式,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適當調整學習難度、教學方法、授課進度等,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從深度,深層次上去提高本堂課的質量和效率。
二是每周互研,放眼課程明導向。通過視頻會議、屏幕分享、連麥互動等方式,商討明確本周課標、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重難點、教學策略、教學困難等,分享交流本周優(yōu)秀課例和課堂智慧,群策群力,思維碰撞,明確各學段階段性的教學方向,使得人人胸有成竹,人人心中有藍圖。
三是自主研備,嚴陣以待促實效。在每周備課組規(guī)劃和每日互研組指導的基礎上,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確定目標、突破重難點、合理預設,結合本班班情和個人風格確定教法、學法。為保障自主備課的真實性,提高自主備課的質量,將自主備課的結果每日在相關群內共享,互相借鑒,互相指導。
四是主動聽課,博采眾長以厚己。堅持學習他人之長處,主動聽課,一周至少聽同學科老師的一節(jié)課,學習他人獨特的教學方法,或設計精彩、或學情關注到位、或技術嫻熟、或互動高效、或語言風趣、或課堂感染力強等,豐實自身課堂。
2、課堂互動教學相長,呈現(xiàn)精彩課堂。
線上教學是一場持久戰(zhàn),為提升學生線上學習持久的興趣和動力,呈現(xiàn)精彩的、具有吸引力的、學生感興趣的課堂是關鍵。
第一,抓興趣基點,打造有儀式感的課堂。精彩的課堂從一聲振奮人心的“老師好”開始,從一聲戀戀不舍的“老師再見”結束,這樣的儀式感,盡力還原真實課堂的感覺,吸引學生注意力。線上授課時,循序漸進、循循善誘,步步追問、隨機提問,學生在線興趣濃、不走神;頻繁互動,注重學生真實感受與獨立見解。抓住學生興趣基點,積極打造有儀式感的課堂,從“形”上還原真實的課堂,是學生持續(xù)性有效線上學習的重要途徑。
第二,抓學科特點,打造有感染力的課堂。抓住學科本質,充分彰顯學科特色讓課堂更具感染力,是學生持續(xù)性有效線上學習的最佳途徑。語文學科利用音頻、視頻、教師激情等,引導閱讀、感悟、創(chuàng)作;數(shù)學學科利用導學案的問題導引,引爆學生數(shù)學思維;英語學科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注重線上口語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文綜以疫情時勢為切點,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理綜通過實驗演示視頻,利用學生身邊資源,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強化理科思維。切準可利用資源,利用學科特點,從“質”上激發(fā)學生學習內驅力。
第三,抓學習小組,打造探究性課堂。學習小組是網(wǎng)上高效課堂的動力火車,課堂上適當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小組成員通過語音對話、屏幕互動、群內投票等方式討論核心問題,有助于課堂重難點的突破與落實。
3、創(chuàng)新線上家訪,優(yōu)化家校共育生態(tài)。
疫情期間,網(wǎng)上教學過程中,我通過線上家訪,與一百多位學生和家長進行了一對一的溝通交流,一是充分了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如學生學習的電腦,手機,網(wǎng)絡等硬件準備情況,家庭能夠提供的學習環(huán)境情況,家長對網(wǎng)上教學的建議情況,學生學習的教材教輔是否齊備等情況;二是針對每一個學生指出存在的問題,明確努力的方向,肯定取得的成績,鼓勵學生再接再厲。
(三)、滲透德育教育,提升學生價值觀
在整個疫情防控過程中,涌現(xiàn)了許多積極的價值現(xiàn)象和高尚的人類行為,形成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展現(xiàn)了廣大醫(yī)護人員敬畏生命、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億萬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團結一心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中國人民大愛無疆、休戚與共的國際主義精神等等。我們教師和班主任應當好好整理這些生動的“抗疫”故事,召開網(wǎng)上班會,或用青少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指導他們在聆聽或閱讀這些故事的同時,感悟“抗疫”一線醫(yī)生護士、基層民警、社會志愿者以及其他一切有關人員和組織的價值情懷、行動勇氣和不懼犧牲的偉大品格,尤其是要強化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與責任擔當。
這次大面積長時間網(wǎng)上教學對每個學校都有廣泛的意義:提升了學校在重大變化中進行教育變革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提高了廣大教師線上線下教育教學的實踐水平;加速了師生家長對教育信息化的認可和接受;促進了學校更加主動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提升辦學水平的動力,為學校改革贏得未來生存空間。
(西藏瓊結縣中學援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