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大學生需面臨的社會環境越發復雜,同時需承受較大心理壓力,因此日常生活中容易產生浮躁、消極、急躁等多種不良情緒。健身氣功屬于我國傳統性體育項目,大學生進行健身氣功鍛煉有利于其運動習慣的養成,使其不良情緒得到調節,保證其身心健康。
關鍵詞:健身氣功;大學生;心理情緒
健身氣功是養生方法中的一種,實現了對養生理論當中精華的吸收,并和哲學思想等系統融合在了一起,健身氣功運動在實施時注重天人合一以及形神統一的實現,通過呼吸吐納、形體活動以及心理調節促進身體的調節的實現,進而達到內外身心健康協調的目的,進而使人與社會、自然等處于和諧狀態。對于健身氣功來講,在動作上比較簡單,并且運動量相對適中,因此獲得的鍛煉效果比較顯著,當前在社會中受到了群眾廣泛喜愛[1]。
一、大學生當前心理情緒發展現狀
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影響,大學生從小接觸互聯網,在日常生活當中運動比較缺乏,而運動是對大學生心理進行調節的重要手段,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整體狀況不容樂觀[2]。他們往往會利用較多時間看視頻、打游戲以及刷一些APP,進而獲取大量內容各異的信息,大學階段屬于學生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些信息必然會對他們產生一定影響,情緒容易在此情況下有所波動。因此運用怎樣方式對大學生不良情緒進行調節,使他們心理健康方面得到保證十分重要。
二、調節心理情緒
情緒主要是指伴隨意識與認知不斷發展過程中產生對外界的態度,不同個體對于復雜世界往往都會有不同情緒,在對人或者是事物比較滿意時就會有愉悅、積極的情緒產生,在對人和事物不滿時會產生焦躁、厭惡、憂愁等多種不良情緒,表情上會表現出憤怒、無表情或者是瞪眼等,在出現不良情緒時人們總希望運用自我控的方式將情緒盡快調節好[3]。就情緒來講,在適應性方面的特點比較明顯,在不斷發展過程中可進行分化,進而形成不連續或者是特異性情緒,怎樣在日常生活中保證情緒的穩定性,不讓情緒對自身產生較大影響,實現對情緒的有效掌握是當前應重點關注的問題。在情緒出現變化情況下,不僅會有表面征象出現,機體上也會相應出現變化,其中主要體現在毛細血管有所擴張、心率加快以及血壓上升等。運用體育鍛煉的方式能夠促進心臟搏動能力的增強,以及機體狀態的改善,進而使大腦皮層以較快狀態實現平靜,進而實現不良情緒的有效改善,使心態逐漸趨于平靜[4]。同時在鍛煉過程中,能夠實現對注意力的分散,不良情緒的出現得到明顯改善。不只生命發展和運動之間聯系緊密,情緒的調節也和運動的關聯性比較大,鍛煉以及體育運動的實施能夠使不良情緒得到調節,心理障礙得到進一步消除,促進大學生心理狀態的改善。機體在運動缺乏情況下,系統、細胞、器官更容易出現衰老問題。通過體育鍛煉能夠促進人體愉快情感體驗的產生,在情緒調節方面發揮重要積極作用。同時在體育比賽中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帶來的喜悅,實現對情緒的有效調節,保證心態處于平衡狀態。
三、健身氣功鍛煉對大學生心理情緒產生的影響
健身氣功有著悠久發展歷史,在我國發展歷史悠久,整體性與系統性方面的特點十分明顯,健身氣功在2003年被確定成為運動項目,其在實施時主要是將健身作為主要目的,將形體活動作為運動時的基礎,形態活動在實施時較為緩和,身體和心理在狀態上注重調息、調身以及調心之間的統一,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受到人們廣泛喜愛,內容主要有五禽戲、易筋經、八段錦以及六字訣,這些鍛煉方式能夠發揮促進免疫力提高、強身健體的作用,在各個年齡段中都比較適合[5]。對于健身氣功來講,調息、調身以及調心屬于其基本要素,調身能夠調整肢體外姿勢,以循序漸進狀態實現機體協調性與靈活性的提高,對養神的實現十分有利,也能實現對氣血、陰陽、柔盡健骨。調息主要使指控制呼吸節律,在此過程中需將自身運動時的意念和氣息出入系統結合在一起[6]。調心主要是指運動過程中專注自身思想意識,練習過程中對思維活動以及精神意識進行調整,目的在于運用非強制方式實現注意力的集中,對客觀規律進行有效認識,使心理狀態健康性得到充分保證,這幾方面的實現能使人體當中的內分泌、神經、消化、循環、血液、呼吸等得到改善,促進新陳代謝的調節,機體新陳代謝整體水平能夠下降到最低,當身體處于緊急狀態時,也能保證應急反應的迅速性,以及機體靈活性以及穩定性的提高,提升身體整體適應性。
同時健身氣功能夠使神經體液得到調節,使人體在調節效應上呈雙向性,促進人體系統實現自我組織。心理情緒屬于對學生心理健康進行衡量的重要指標,大學生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情緒上會受到情感、學習、就業、經濟、人際等多方面壓力的影響,產生煩躁、憂郁、壓抑、緊張等多種不良情緒。健身氣功的實施能夠使大學生的不良情緒以及思想意識從個體當中得到釋放,使其從痛苦與煩惱當中逐漸擺脫出來,進而心理健康狀態得到保持。實際上身體練習在緩慢進行的狀態下能夠使心境受到影響,將焦慮情緒實際發生程度降低。健身氣功練習在開展過程中,需在自然和松靜狀態下進行,使心境保持心無雜念、平和、恬淡的狀態,運用意識協調的方式對懂動作運行的自然協調與引導,促進氣、形以及神之間的和諧統一,進而使大學生保證的情緒處于舒暢平靜狀態。并且健身氣功運動強度比較小,整體動作相對簡單,大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其它在體力上會得到較大消耗,且精神會處于高度緊張狀態,不會在劇烈運動影響下產生疲勞感、緊張感以及不適感,有利于學生整體身體機能的不斷改善,促進其在神經系統方面靈活性與協調性的提高,保證學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心理情緒上處于寧靜、輕松、愉快的狀態。
除此之外,健身氣功練習的實施,能夠使學生在自我意識狀態下受到引導,保證身體運動在實施時的有序性與輕松性,并運用有節奏且深長的呼吸進行配合,使肌肉處于放松狀態,保證氣血在運行時的通暢性,加強機體當中血液循環的實現,推進物質與氣體之間的交換,使大腦營養物質與營養得到保證,將代謝產物以及二氧化碳及時排除,實現大腦當中營養狀況的改善,確保大腦處于正常運行狀態。由于健身氣功在動作上比較緩慢,大學生大腦皮層的興奮活動以及抑制活動節律性會更明顯,抑制和興奮之間能夠快速協調與轉換,進而使身體當中的機能狀態得到有效調節,提高大學生思維敏捷程度與動作靈活程度,提升其反應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記憶能力等等。
結束語:
健身氣功是有氧運動中的一種,強度上處于中等狀態,在練習過程中可以運用出汗、體力消耗等多種方式實現不良情緒的釋放,同時練習中能夠使人際關系、社會因素導致的心理壓力得到緩解,保證大學生心情上處于愉悅狀態,并且在練習時通過相互交流的方式能夠使彼此之間的交往增加,將孤獨感減少。
參考文獻:
[1]陳俊霖.以八段錦中"調息"練習改善大學生心態理論研究[J].各界,2020(14):138,140.
[2]盧澤維.健身氣功八段錦對大學生身心健康影響[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11):51-52.
[3]蘇志遠,陳海微.健身氣功對大學生亞健康的影響研究[J].養生保健指南,2019(47):279-280.
[4]施眾城.例析健身氣功八段錦對大學生抑郁狀態的調節[J].長江叢刊,2018(31):282-283.
[5]王鼎.六字訣健身氣功鍛煉對女大學生焦慮心理的影響實驗研究[J].科教導刊,2016(26):178-179.
[6]任翔.六字訣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機制初探[J].中醫教育,2017,36(6):71-73.
作者簡介:
趙軍,1971.11,河南周口,男,漢,講師,學士,體育教育與民族傳統體育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