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趙孟頫寫經換茶圖卷》賞析"/>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語 蘋

仇英是明代具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與沈周、文征明和唐寅并稱為“明四家”“吳門四家”,亦稱“天門四杰”。沈、文、唐三家,不僅以畫取勝,且常佐以詩句題跋。就畫格而言,仇英在自己的畫上,一般只題名款。他出身工匠,早年為漆工,兼為人彩繪棟宇,后從畫,并以善畫結識了許多當代名家,為文征明、唐寅所器重。據仇英的好友彭年記載:“十洲少既見賞于橫翁(文征明)?!贝送猓鹩葜艹奸T下學畫,并曾在著名鑒藏家項元汴、周六觀家中見識了大量古代名作,臨摹創作了大量精品。他的創作態度十分認真,每幅畫都是嚴謹周密、刻畫入微。
《趙孟頫寫經換茶圖卷》是國畫、書法合璧之作,仇英作畫,后有文征明作書,雙美并現,堪稱國寶珍品(本文僅欣賞仇英所作換茶圖部分)。根據收藏家王世懋之題跋可知,此圖是仇英應當時昆山收藏家周于舜之求而作,描繪了元初書畫家趙孟頫寫《心經》與和尚換茶的故事。周于舜因獲得趙孟頫的“寫《心經》換茶詩”,而不知其所寫《心經》流落何處,于是請仇英依詩意而作畫,同時請文征明在畫卷后以小楷書寫《心經》以代趙孟頫原作。王世懋后來自周于舜家得此畫卷,見它與自己所藏之趙孟頫《心經》正好是兩美之合,遂在畫卷中文彭與文嘉題識之后再增題跋語,敘述仇英作畫及文征明寫《心經》之緣由,使周于舜請仇英作圖原委大白于世。
圖中文征明長子文彭題跋云:“逸少(王羲之)書換鵝,東坡書易肉,皆有千載奇談。松雪以茶戲恭上人,而一時名公盛播歌詠。其風流雅韻,豈出昔賢下哉。然有其詩而失是經,于舜請家君為補之,遂成完物。癸卯仲夏,文彭謹題?!蔽恼髅鞔巫游募蔚淖R語云:“松雪以茶葉換般若,自附于右軍以黃庭易鵝,其風流蘊藉,豈特在此微物哉?蓋亦自負其書法之能繼晉人耳。惜其書已亡,家君遂用黃庭法補之。于舜又請仇君實甫以龍眠筆意寫《書經圖》于前,則此事當遂不朽矣。癸卯八月八日,文嘉謹識?!?/p>
《趙孟頫寫經換茶圖卷》最早著錄于乾隆時期的《秘殿珠林·石渠寶笈續編》中,標題為《仇英畫換茶圖文征明書心經合璧一卷》。題識云:“二幅畫幅,縱六寸五分,橫三尺三寸。設色,畫松林、竹籬。松雪據石幾作書,恭上人對坐。后設茶具、爐案。侍童三???,仇英實父制。鈐印二,十州、仇英之印。書幅,金粟箋本。縱如前,橫九寸七分。楷書《心經》,嘉靖二十一年,歲在壬寅,九月廿又一日,書于昆山舟中,征明。鈐印二,停云、征明?!?/p>

《趙孟頫寫經換茶圖》明·仇英 絹本 22cm×77.2cm 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藏
此作用筆精爽純熟,用色明麗艷逸,不失秀雅溫潤之氣。圖中,右前方為趙孟頫在松林樹下據石幾而坐,似乎才將紙攤開,手握毛筆而側身看著右后方的侍童。侍童手捧茶籠(里面裝有茶包),向趙孟頫走去。石幾前坐有一僧,面向畫紙,即是題識上所說的“恭上人”中峰明本禪師。中間松林不遠處的侍童,正手執蒲扇,蹲著煮水煎茶,旁有爐案、茶具。圖之左側更遠處有一侍童,手捧一大捆寺院收藏的經卷和書畫,正向這里走來,顯然是奉了師傅之命,取來請趙孟頫鑒賞的。侍童的身后有兩只喜鵲正在圓臺上覓食,更添一段意趣。
仇英并沒有見過趙孟頫的模樣,而他創作的趙孟頫形象,卻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作品拖尾有一段武進人費念慈的題跋,題曰:“圖中松雪像,與《本傳》所言不同?!薄侗緜鳌樊斒恰对贰ぺw孟頫傳》中對趙孟頫的描寫,不同之處在于趙孟頫被仇英描繪成一個額頭高高、似乎略有脫發的模樣。不過,費氏緊接著在題跋里又寫道:“前有提舉楊叔謙畫像亦作廣顙,與此正同。知十洲必有所本也?!睏钍逯t是與趙孟頫同時期的人,與趙孟頫熟識,他所作的趙孟頫可能就是仇英所畫形象的最初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圖中的中峰明本禪師與趙孟頫之間的交往,頗能反映元代士大夫參禪問道的現象,這是禪師與士大夫精神相通的表現。從宋代開始,文人士大夫就有與僧、道之間交往悠游的習慣,至元代這種情況更為突出。明本禪師(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孫,號中峰,法號智覺,西天目山住持,錢塘(今杭州)人。明本從小喜歡佛事,稍通文墨就誦經不止,常伴燈誦到深夜。24歲赴天目山,受道于禪宗寺,白天勞作,夜晚孜孜不倦誦經學道,遂成高僧。元仁宗曾賜號“廣慧禪師”,并賜謚“普應國師”。時人對中峰和尚敬重有加,趙孟頫更以弟子禮師事之。趙孟頫在與中峰明本的信札中多次提到彼此饋贈茶葉、藥品等禮物,可以看出彼此之間的親密關系。趙孟頫寫《心經》,明本和尚贈茶為潤筆,實為通行習俗,而不能說是一種買賣交易行為。
其實趙孟頫寫《心經》,不光是為換茶,更重要的原因是想皈依佛道,虔敬三寶。當時朝臣對趙孟頫亡宋宗室的猜疑和排擠,以及世人對他仕元為官的鄙視和指責,促使他將精力投入書畫藝術中,并傾心于佛道,希望從佛道中尋求精神的寄托?!对贰份d趙孟頫:“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壁w孟頫一生抄錄了大量的佛教經卷,流傳于世的多達八十多冊(卷),僅《金剛經》就十一次,有十二冊。此外,《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圓覺經》《無量壽經》等,他也都多次抄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