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廣播電視臺 融媒體綜藝中心 安徽 蚌埠 233000
面對傳播生態急劇變化、受眾媒介多樣化、受眾需求個性化的全媒體時代,電視等傳統主流媒體的權威性被日漸削弱。隨著新媒體和自媒體的沖擊,傳統電視媒體行業如何對自身的內容、結構、形式等多個方面進行創新;如何讓城市電視媒體新聞內容根據社會需求持續轉型升級;如何找到一條符合實際的突圍路徑去應對全媒體語境的挑戰,促進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與發展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受新媒體浪潮的沖擊,電視新聞節目除了能夠在互聯網環境下實時同步播出,而且還可以通過音頻、視頻以及文字等不同的形式在不同媒介上同步傳遞新聞信息,擁有更多元化的傳播方式來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2020年初,新冠肺炎蔓延,一場防疫戰由此打響。在這個特殊時期,群眾容易被自媒體和新媒體上不真實信息甚至謠言迷惑,此時具有時效性、權威性的官方新聞對于真實信息的發布顯得尤為重要。面對這場戰“疫”,廣播、電視、新媒體進行融合作戰,立體傳播信息。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通過直播、短視頻、圖文、H5等多種形式,進行多維度融合,打破了傳統媒體新聞受時間限制的特點,實現了全天全時段實時新聞播報。這也離不開一線記者、編輯的努力付出,為疫情防控發揮著積極作用。
在直播過程中觀眾可以通過留言提出自己的問題,與媒體實時互動,還可以通過關注電視新聞的官方公眾號、微博、手機APP等多種形式,對熱點新聞進行實時跟蹤與反饋。電視媒體可以對后臺大數據進行精準分析,及時優化新聞形式與內容。
新聞是對人的傳播,主題的選取與宣傳必須在內容和形式上同時更新,著力實現親民化,讓受眾喜聞樂見,才能凸顯新聞的傳播價值。不能為了主題而主題,只靠堆砌文字、制造大場面效果等老舊方式只能讓傳統電視的傳播效果愈來愈蒼白,沒有說服力。電視新聞節目是連接群眾與政府之間的紐帶與橋梁,對于重大主題新聞報道可以在已有內容基礎上,遵循新聞客觀規律進行策劃報道。例如在2019年國慶節這個重要日子里,蚌埠廣播電視臺融傳媒新聞中心以《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專欄為統領,圍繞蚌埠市的變化,推出組合報道,讓觀眾一起見證蚌埠巨變,展現蚌埠市人民生活的新生活新氣象。
在新媒體的沖擊下,找準自身節目的新聞核心非常重要。因此電視新聞節目需要創新,打造符合當今社會與受眾需求的品牌特點,充分體現新聞節目的權威性,使節目在保持報道客觀性的同時,展現出與其他節目不一樣的特點。例如央視新聞新媒體客戶端就很好地結合了自身節目特點,讓演播室和新聞現場結合并互動,增強觀眾對于節目的參與性與真實性。根據當前的熱點話題選取新聞評論內容,是一檔非常具有影響力的新聞品牌節目,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在信息傳播非常快速又多元化的今天,強化視覺沖擊是電視新聞節目吸引受眾的最大亮點之一。浙江衛視已提出“無航拍不新聞”的理念,讓新聞“拍無不勝”,最大程度吸引觀眾眼球,增強新聞感染力。全媒體時代下的電視新聞節目應提升視覺表達體系,例如推進航拍常態化、多角度展現、更好地利用圖表說話。充分利用拍攝視角變化、鏡頭運動、畫面組接等表現手法,或進行長時間的記錄和跟拍,形成令人難忘的新聞內容。電視新聞節目應注重形象的捕捉能力、用畫面講故事表達觀點的能力,遵循形象大于語言的特征,在新聞播放畫面中充分發揮形象思維優勢,創造電視新聞最核心的生命力。
在全媒體時代,提升技術并不是單一的,是指對新聞播報理念和內容形式策劃的深度改良,以及提升多種現場的直播能力。充分利用直播、短視頻、組圖、海報、圖文等多種形式對新聞內容進行豐富充實,使其更簡潔、通俗,個性化特征也更加明顯。例如廣東廣播電視臺新聞客戶端H5《廣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實時動態》,在首頁以輪播圖的形式置頂,共設置疫情地圖、救濟救援、科普辟謠、短評快評四個板塊,不僅增加了服務信息量,同時可以讓觀眾更準確更快速的瀏覽新聞動態。在全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具有生動性、直觀性等不同的特點,這就要求電視新聞節目在采編的過程中,能夠把握相應的要點內容,并結合受眾需求,準確挖掘新聞線索。
電視新聞節目與其他綜藝節目不同,其播出效果、輿論導向影響著電視媒體行業的發展方向,這就取決于電視編輯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電視新聞媒體的編輯人員更應具備較好的思想覺悟、政治覺悟,具備較高的個人綜合素養,具備創造思維與審美意識。從而正確把握電視新聞節目制作思路,充分發揮各類編輯技術的優勢,有效整合零散的畫面和信息,吸引觀眾眼球。相對于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更愿意通過手機來獲取信息,面對此現狀,新聞編輯更應當從創新思維,提高公眾的參與度,改變觀眾一“聽”到底的被動式接收,提升新聞節目的感染力。
城市新聞電視媒體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互聯網平臺與各種播放形式的深入互動,結合對各軟件技術的有效運用,不斷地對電視新聞節目的策劃、拍攝、采編、制作、傳播等進行創新和突破,充分發揮專業優勢。不斷拓展傳播平臺及渠道,在保證新聞播放的權威性、全面性和真實性的同時,進一步提升電視新聞節目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