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曲熙喬 張國梁
(1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口腔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2大興安嶺職業(yè)學院口腔系;3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頜面外科)
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主要出現(xiàn)在口腔、口咽、喉部等部位,是常見癌癥之一,占所有頭部和頸部癌癥的90%以上,主要病因是吸煙、飲酒、吃檳榔和人乳頭狀瘤病毒等相關的感染〔1〕。全世界每年確診為HNSCC的病例約65萬例,由于該病會發(fā)生淋巴結轉移,甚至侵犯周圍組織器官,其侵襲性強,因此,只有40%~50% 的患者幸存,且存活率僅為5年〔2〕。常規(guī)療法是手術切除及術后的放、化療,免疫新療法在提高生存率方面已經備受關注〔3〕。本研究探討老年口腔鱗狀細胞癌病理特征與組織細胞凋亡相關基因蛋白表達的相關性。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老年口腔鱗狀細胞癌患者124例的手術切除標本為病例組,其中男64例,女60例;年齡61~79歲,平均(69.2±10.4)歲。在病理類型方面,牙齦癌78例,口底癌22例,舌癌12例,口唇癌8例,軟腭癌4例;在病理分級方面,Ⅰ級56例,Ⅱ級50例,Ⅲ級18例;有淋巴結轉移26例,無98例。另回顧性選取同期正常口腔黏膜健康人群12例作為健康組,其中男7例,女5例,年齡62~79歲,平均(70.0±10.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不顯著(P>0.05)。
1.2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年齡≥60歲;(2)均經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為口腔鱗狀細胞癌;(3)均符合口腔鱗狀細胞癌的診斷標準〔4〕。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惡性腫瘤;(2)具有較差的依從性;(3)缺乏清晰的意識。
1.3試劑 購買Santa Cruz Biotechnology公司生產的Bax、Bcl-2單克隆抗體,DAKO公司生產的P53(DO-1),Vector生產的免疫組織化學染色(LSAB)試劑盒。
1.4LSAB法免疫組化 切片厚4 μm,Bax、Bcl-2、P53單抗工作濃度均為1∶40,陽性對照分別為口腔鱗狀細胞癌組織、涎腺腺樣囊性癌組織、口腔鱗狀細胞癌組織,陰性對照均為磷酸鹽緩沖液(PBS)代替一抗。
1.5結果判定 Bax、Bcl-2陽性標準為有棕黃色顆粒出現(xiàn)在胞質中,散在分布或呈巢狀、片狀。依據(jù)陽性細胞數(shù)、顯色情況分為2個等級,如果陽性細胞數(shù)在3%及以上,則評定為陽性;如果陽性細胞數(shù)在3%以下或無陽性細胞,則評定為陰性。P53陽性標準為有棕黃色顆粒出現(xiàn)在細胞核中,陰性標準為無棕黃色顆粒出現(xiàn)在細胞核中〔5〕。
1.6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
健康組口腔黏膜中有散在陽性細胞出現(xiàn)在基底層細胞8例(66.7%)。病例組Bax陽性60例(48.4%),Ⅰ級、Ⅲ級患者的Bax陽性率均顯著低于Ⅱ級患者(P<0.05),但Ⅰ級、Ⅲ級患者的Bax陽性率之間的差異不顯著(P>0.05);有淋巴結轉移患者的Bax陽性率顯著低于無淋巴結轉移患者(P<0.05)。病例組Bcl-2陽性60例(48.4%),Ⅰ級、Ⅱ級患者的Bcl-2陽性率均顯著高于Ⅲ級患者(P<0.05),但Ⅰ級、Ⅱ級患者的Bcl-2陽性率之間的差異不顯著(P>0.05);有淋巴結轉移患者的Bcl-2陽性率顯著低于無淋巴結轉移患者(P<0.05)。病例組P53陽性40例(32.3%),Ⅰ級、Ⅱ級、Ⅲ級患者的P53陽性率逐漸升高(P<0.05);有淋巴結轉移患者的P53陽性率顯著高于無淋巴結轉移患者(P<0.05)。見表1。

表1 老年口腔鱗狀細胞癌患者病理特征與Bax、Bcl-2、p53陽性表達〔n(%)〕
與Ⅱ級比較:1)P<0.05;與Ⅲ級比較:2)P<0.05;與無轉移比較:3)P<0.05
細胞增殖速率、細胞凋亡相對比率均決定著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Bax、Bcl-2、P53參與細胞凋亡的基因調控。Bax歸屬于Bcl-2家族,在細胞中能夠和Bcl-2促進異二聚體的形成。在信號刺激細胞后存活情況的影響因素中,Bax/Bcl-2比值發(fā)揮著關鍵的決定性作用,細胞在Bax過度表達的情況下死亡,在Bcl-2過度表達的情況下存活,因此臨床普遍認為,Bax屬于一種細胞凋亡促進因子。研究表明〔6〕,和異常增生組織相比,口腔鱗癌組織中具有較弱的Bax蛋白表達。研究表明〔7〕,老年口腔鱗癌組織中Bax陽性率為53.2%,和Bcl-2無相關性。本研究結果和上述相關研究結果一致,需要臨床進一步研究其確切價值。
Bcl-2屬于一種原癌基因,其基因產物能夠將細胞程序性死亡阻斷,而不對細胞增殖造成影響。正常細胞會攜帶Bcl-2,增強其表達的途徑為基因移位或變更。研究表明〔8〕,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基底細胞中Bcl-2呈散在陽性,口腔鱗癌分化程度和Bcl-2表達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無淋巴結轉移患者具有較高的Bcl-2表達。本研究結果表明在腫瘤發(fā)生中,Bcl-2基因過度表達可能是早期事件,Bcl-2表達對早期口腔鱗癌細胞凋亡過程進行了抑制。
在對細胞凋亡進行調控的基因中,P53基因占有重要地位。野生型P53能夠為細胞凋亡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突變型P53則對細胞凋亡進行抑制。突變型P53會將Bcl-2表達下調,對Bcl-2來說是一個調控因子。P53過度表達一方面能夠在蛋白上將Bcl-2表達下調,另一方面還能夠在mRNA上將Bcl-2表達下調,說明野生型P53能夠在轉錄水平上對Bcl-2進行抑制。研究表明〔9〕,正常口腔黏膜中P53呈陰性,有淋巴結轉移、中低分化患者較為常見,P53表達和Bcl-2表達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研究表明〔10〕,老年口腔鱗癌的發(fā)生、生物學行為和細胞凋亡相關基因Bax、Bcl-2、P53相關。本研究結果表明,腫瘤生物學行為、惡性表型和P53水平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在老年口腔鱗癌患者預后的判定中,P53過度表達可作為預后不良的腫瘤標志物。
綜上,老年口腔鱗狀細胞癌病理分級、淋巴結轉移與組織細胞凋亡相關基因蛋白表達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