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靜 齊鵬 馮璽
摘要:近年來,經濟不斷快速發展,旅游業發展勢頭大好。旅游企業是旅游業發展進步不可或缺的部分,優秀的旅游企業可以帶動整個旅游行業的發展。目前,我國三種類別的旅游上市公司經營績效存在著差異,各公司之間的業績發展存在不平衡現象。文章通過不同類別公司間業績的分析比較,分析其中的影響因素,根據文獻研究和實證結果分析,得出影響旅游上市公司業績的因素以及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努力平衡各類別旅游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以推動中國旅游業的發展。
關鍵詞:中國旅游上市公司;經營績效;業績
旅游企業在旅游業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上市公司業績不錯,已成為旅游業整個旅游行業的典范。所以,對旅游上市公司經營業績進行評價,研究不同類別旅游公司差異性的影響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可以促進旅游業競爭力的提高,同時也能夠推動整個旅游業的發展。在本文中,根據中國上市公司在旅游業分析中的現狀,對不同類別的上市公司的旅游業績進行比較,對于國內旅游公司的發展,通過理論和實證方法的結合進行調查,為上市旅游公司發展不均等提出建議,促進旅游業發展。
(一)上市公司企業業績
業績表現顯示,公司正在經營一定時間,企業實現效益和業績。企業經營能力,盈利能力,償付能力和增長能力,因此可以顯示企業管理水平。
(二)旅游上市公司現狀分析
1.中國旅游上市公司發展歷程
中國第一家上市旅游公司在東方酒店上市,東方酒店于1993年11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并宣布中國旅游業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旅游業依靠市場資源優勢和要求快速發展。從多年來整體旅游收入趨勢可以看出,旅游收入增長,中國旅游業發展,城鄉旅游總人數逐年增長,城市旅游總人數所占比重大于農村旅游總人數,旅游業發展中,城鎮居民處于主導地位。由此也可猜想,旅游業的競爭越來越大。
2.中國不同類型旅游上市公司業績差異存在性分析
1)經營業務不同,業績存在差異
三種不同類型的旅游公司,其主營業務多元化,旅游景點為主要業務上市公司為旅游資源,旅游資源無流動性,即公司主營業績在一定程度上穩定發展,公司酒店業龍頭酒店近年來上市酒店業不斷發展,數量也越來越多,2015年,中國新增酒店就有460家,其競爭力擴大。而綜合類旅游上市公司業務廣泛,有資源開發、房地產開發、酒店開發等,其發展多元化,但是成本也相應較高。因此,上市公司的三種不同類型的旅游業績可能有差異。
2)根據前人研究的一般結論,三類旅游上市公司之間存在著業績差異
根據文獻的方法,我們還發現,課堂景點,酒店,全程旅游公司。岑承德對中國旅游業務類優秀企業上市的全面評級和旅游解決方案,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和三類旅游上市公司的比較,各公司的完整上市,定位旅游景點最好業績班,其次是全面,酒店和酒店等級差劣旅游旅游旅游經過原因分析。翁剛民和魯超也對上市公司進行綜合排名并分公司類型進行分析。陳慶燕分析了上市公司不同類型的直接旅游景點之間的業績差異也相信上市公司表現最好,酒店最差。盧靜實證研究結果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優于酒店業績表現。王俊輝張躍表示,最差的旅游公司和提供咨詢的理由。由此可見,中國旅游上市公司不同類別之間的差異是存在的。
(一)研究結論
從理論與實證兩個方面對中國不同類型旅游上市公司間的差異進行了研究。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得出景點類旅游上市公司的業績優于酒店類和綜合類,酒店類旅游上市公司的業績最差,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證實了不同類型旅游上市公司間差異是存在的并且是顯著的,發現景點類旅游上市公司業績最好,酒店類旅游上市公司業績最差,綜合類處于居中。
(二)政策建議
在數據分析中,我們看到上市公司的三種旅游業績有差異,差異很大,企業所有權和企業業績的強勢規模和集中度與初期負債率的表現呈正相關的影響不是那么重要,所以中國旅游企業的發展是不平衡的,這不利于中國旅游業的發展,因此,要縮小不同類型旅游上市公司業績,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議,促進旅游業的健康平衡發展。
1.在業務規模上發揮積極作用,理論上,業務規模越大,運營商想要實現同樣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還能獲得更多的回報。企業規模和業績為正相關關系,要促進企業績效,得合理發揮企業規模作用,企業的過度進入退出會導致資源配置失當,遏制經濟發展,要合理運行中國上市旅游企業調整規模,促進企業有效進出口,平均分配企業規模,成熟經濟,要求要合理分配企業規模和行業內部,產業鏈中小企業互補互補,相互鼓勵,可以定期組織企業競爭,也是更有效的配置資源,促進技術進步和創新。
2.企業所有制集中和企業績效是較高的所有權集中度之間的積極聯系,強制性管理也越大,因此,合理利用關鍵利益相關者的約束將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業績,所有權集中有利于快速決策,提高反應速度。對于旅游上市公司來說,旅游行業中發生突發等事件時,股權集中度越高,企業能夠更快做出快速、有效合理的決策,這對于旅游公司來說,可以減少代理成本。股權集中帶來的利益沖突等問題也要求企業對大股東的治理有合理的監督和約束。
3.對于上市公司類的旅游景點:上市公司由于類別旅游景點具有獨特的旅游來源,具有一定的壟斷地位,所以三家公司的發展公司的吸引力相對穩定,甚至更好。自然景點類的旅游上市公司依靠其自然資源收取門票費、景區內的餐飲費等,收入比較穩定。當然也有以主題公園為主營業務的公司,雖然其不是靠自然資源盈利,是通過人造景點盈利,其彌補了自然景點互動性少,游客參與性低的問題。從上述研究來看,旅游類吸引力景點上市公司之間存在差異,這可能來自知名旅游目的地不一樣,公司經營業績不佳,擴大投資項目,提高企業業績,單代理業務難以發展,應適當改變投資方向,增加市場競爭力,減少制約因素,自主創造更多市場機遇,更好地發展自身,擴大項目前景好好增加游客參與,提升新元素。另外一點,景點類公司的業績容易受季節等影響,淡季和旺季收入相差比較大,所以對于景點類公司來說,淡季的時候應推出其他有吸引力的項目來吸引更多的顧客旅游。這樣景點類企業才能更好發展。
4.針對酒店類旅游上市公司:酒店類旅游上市公司相對于景點類和綜合類旅游上市公司,其業績是較差的,這與其主營業務是酒店業務有一定的關系,中國酒店數量增長,到2015年中國將會增長460家新星級酒店,中國中小酒店占主導地位,不健康的競爭將影響企業的發展,使得中國酒店業激增市場競爭。近年來,全國掛牌五星級酒店數量減少,2014年,有29家,2015年是13家,到了2016年,掛牌了7家,這也一定程度表明酒店業應適時轉型,以適應消費者觀念的變化,品質化、精細化、個性化的住宿需求已成為行業的趨勢,酒店上市公司需要縮小與綜合性企業舞臺類創新和發展的差距。
5.針對綜合旅游上市公司:綜合發展旅游企業中檔三大類企業,其主營業務不明確,注重投資多元化,經營范圍比較廣,很多企業在旅游景區開發、房地產開發、資源開發、餐飲業、酒店業等都有所涉及。這使得綜合類企業比酒店旅游上市公司有更多的發展方向,但是其問題就是多方面發展中成本較高。
參考文獻:
[1]金雪軍,張學勇.中國典型旅游上市公司業績與區域經濟的關系[J].地理學報,2015(6):911-918.
[2]麻學鋒,劉雨婧.景區類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時空差異及影響因素[J].經濟地理,2018(12).
[3]張丹,張宗書、蔣敬.中國旅游上市公司經營效率評價及對策建議——基于2008—2013年的面板數據?[J].西部經濟管理論壇,2017(03).
[4]張慧,周春梅.中國旅游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評價[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2):53-60.
[5]衛麗華.旅游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影響因素分析[D].山西大學,2018(2).
[6]岑成德.中國旅游類上市公司經營績效的綜合評價[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6):97-102.
[7]楊京波.中國旅游類上市公司經營績效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視角和非均衡面板數據的分析[J].旅游科學,2019(2):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