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禹含 徐秀強 羅宇鑫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黃山市旅游業金融支持的現狀,從中尋找其不足之處,結合實際,試圖探索有利于提高金融對于旅游業支持的作用,以促進當地旅游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
關鍵詞:旅游業;金融支持;限制因素
黃山市政府一直堅持“保護第一,科學開發”的方針建設黃山市旅游圈,僅2009年時,黃山市旅游業產值占全市經濟總產值已到達63%,針對旅游業所創造經濟比重的增長,黃山市政府加快對黃山市旅游業的建設,以盡快實現由粗放型旅游產業向復合型產業升級,并通過旅游業的發展來帶動全市其他產業經濟的共同繁榮。
但是,相比其它同樣以旅游業為主要經濟來源的省市,黃山市在產業結構方面的發展顯得異常薄弱。2008年游覽項目在旅游業六要素中所占比重,按全國標準為7.5%,而黃山市這一比重高達17.7%,遠遠超出全國標準的一倍;然而國家標準中餐飲與購物方面為15.1%、16.5%,黃山市餐飲比重為15%,勉強持平,購物比重為21.2%,略微高出一些,但世界旅游業認為,旅游業中商品購物應當占35%,一些旅游業發達的國家或地區甚至高達50%。通過上述數據可知,黃山市旅游商品的發展雖已具備一定規模,但當前黃山市旅游產業結構還是過于傳統,過于依靠自然資源所帶來的收入,后期招商引資能力不足,導致游客在住宿、交通、購物方面花費不高。
除此之外,有部門在2010年對黃山市12個旅游景點進行數據統計調查,這12個地區中包含黃山市標志性的旅游景點,以及知名度稍稍遜色的景點。調查發現,在類似黃山、齊云山、西遞、宏村等名氣較大的旅游點中,門票所占的收入最高為24.71%,最低為4.36%;但牯牛降等地景區,門票收入所占比重最高達94.73%。12處黃山市內景點,呈現兩極現象。這一現象的發生主要是由于黃山市在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對某處過于集中導致旅游業發展不均衡。
黃山市旅游業的發展相較國內其它旅游城市而言,處于較為發達的水平,但黃山市旅游業自身結構分布不均,過度的依賴游覽所帶來的旅游創收,對于商品購物以及住宿、餐飲、交通等其它方面重視程度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
黃山市政府在對于黃山市景區的開發過程中,顧此失彼,將精力主要放在打造某一旅游品牌的建設,忽視了市內其它景區所存在的巨大商業價值,既造成了品牌的過度消費,又錯失了新品牌的良好建設時機,浪費資源。
在黃山市旅游業的前進過程中,黃山市缺乏對后期從事旅游服務業人員的培訓,導致黃山市對于外賓的接待能力不足,且黃山市宣傳力度不夠,黃山市旅游品牌的建設仍不夠高級階段,而對某一區域或某一國家的集中宣傳,致使黃山市旅游品牌未能大面積擴散,游客結構不均衡。
銀行業的金融支持
從金融系統整體分析,在對黃山市的金融支持過程中,各銀行機構實則充當重要角色。2011年初期,國家積極實行服務行業綜合改革,并將皖南國際旅游文化示范區以及徽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劃入試點范圍,為把握這一歷史契機,引導金融加大對旅游業的金融支持,促進自身創新發展,中國人民銀行黃山市支行前后出臺兩項指導意見,立足于當地旅游資源,要求各金融機構對旅游業、文化業、娛樂業、休閑商業等重點關注,并積極開發創新金融產品與金融工具,這兩項意見的發布極大程度上促進了黃山市金融機構對于旅游業的支持作用。
(一)金融組織體系不健全
黃山市金融組織多依靠國有商業銀行支撐。就目前來看,黃山市當地銀行機構,除去五大行以外,只有農發行、徽商銀行、農村合作社共8家銀行機構,其余外商銀行、中外合資銀行、股份制銀行都未設立。并且,本就為數不多的銀行網點還在逐漸減少,至2015年,黃山市內銀行網點較2000年相比,減少了268家,達43.22%。國有行業銀行網點減少,其它銀行金融機構尚未入駐,黃山市的金融支持岌岌可危。金融配套設施服務不完善,現有的金融產品難以滿足當前旅游業的需要。隨著黃山市旅游景點的大力開發,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涌入黃山市,由于接待游客數量的增加,對于金融業所提供的服務要求也越高。但現實情況是,黃山市當前的銀行結算、匯兌業務仍然處于落后階段,貨幣電子化進程滯后。2015年黃山市每萬人所擁有的ATM機不過2.31臺,POS為54.7臺,相對較為發達的地區而言,這個數字實在慘淡。此外,ATM機及銀行網點多集中分布在市內,黃山市的旅游重點卻在鄉村,景點的分布與銀行網點的分布產生矛盾,極大的阻礙了當地商業經濟的協調發展。這也是前文所說的,黃山市旅游經濟依靠門票收入,尚處于粗放型經營模式的重要原由。
(二)企業自身問題
黃山市金融支持不足的原因,除去金融系統外,還與當地企業或商戶自身有著重大的關系。據世界旅游組織測算標準,2012年黃山市經濟總產值應當達到1302.9億元,然后實際只有424.9億元,僅僅達到30%。而資料顯示,2012年黃山市國內外游客平均逗留時間為2.6天。造成這一現象,主要是由于黃山當地旅游業對于娛樂、購物等產業的帶動作用不強。黃山市當地的旅游企業較多為中小型企業,本身的發展已經受到限制,其它產業借此帶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產業無法發展,企業無法做大做強,中小企業越來越多,金融支持的難度增大日益增大。
(三)當地經濟水平較落后
黃山市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經濟總量偏低,對于旅游業的支持能力有限。2013年末,黃山市全市GDP只占全省的2.47%,財政總收入也僅占全省2.41%,黃山市居民的儲蓄率也長期低于全省水平。盡管安徽省財政對于黃山市的旅游產業加以重視,但基于當地落后的經濟條件,旅游業的發展缺乏支撐點。另外,黃山市財政部門金融扶持的重點項目多事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難收益,制約了當地經濟的協調發展。
(一)促進景點發展均衡
對市內景點綜合開發的同時,爭取各類景點均衡發展。從前文介紹中可知,金融機構在對景區發揮金融支持作用時存在區域局限性,對于發展較好、名聲較大的景點重點支持,對當前尚未完全開發或名氣不勝的景點很少關注,間接導致了黃山市景區間差異的增大。但主要是由于政府機構對此類景區的不夠重視。因此,黃山市政府在日后的開發過程中,當盡力縮小各景區之間發展的差異,在著重打造黃山市旅游品牌的同時,抓緊新品牌的建設。
(二)推進證券與保險業對旅游產業的支持
大力支持有條件的旅游企業上市,在嘗試旅游企業債券融資的過程中,同時大力推廣旅游保險企業。當前黃山市旅游公司只有一家上市,旅游企業品牌意識缺乏,不利于黃山市旅游業的對外宣傳。另外,立足于當前黃山市的經濟水平與金融支持力度來看,黃山市旅游業必須擴展融資渠道來發展自身,例如發行債券。并且,黃山市旅游保險行業至今尚未跟上黃山市旅游業的發展。近些年來,保險知識普及,游客對于旅游中的自身安全高度重視,但據調查,黃山市旅游業當前只有人身意外保險提供。因此,要積極引導旅游公司及旅行社,加快旅游保險的推廣,鼓勵保險公司開發新旅游保險,為游客提供基本的人身安全保障。
商業銀行在履行傳統的銀行職能時,應當積極開拓新業務,完善對金融產品配套設施的建設,創新金融工具,提高金融服務水平。銀行機構對于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不應當局限于提供信貸業務,還應當體現在高品質、高技術、高素質、高功能的服務上。同時,金融機構為大型企業提供的金融工具與金融服務,中小企業也應當享有。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對企業的管理、體制的晚上方面經驗不足,金融機構應當對于企業的投資咨詢、財務顧問、項目融資、金融政策和信息提供商給予多方面的幫助。同時,提供資產評估、產品包裝、信用評級、購并重組方案設計,金融機構都可提供正規服務,以幫助黃山市中小旅游企業向現代化、集團化、正規化轉變。
以信貸功能為主的金融支持能促進當地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但是旅游業反作用于金融發展的能力短期內無法實現,但當旅游業的發展成熟時,產業升級是必然的,這會帶動其它產業的高速發展,金融機構應當目光長遠,看到旅游業帶來的其它經濟與社會效益,并大力支持旅游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一帆,周建奇.海南省旅游業與金融業融合發展措施研究[J].商訊,2020(11):1-3.
[2]?中國人民銀行海林市支行課題組,李升波.綠色金融支持地區旅游業發展探析——以海林市為例[J].黑龍江金融,2020(0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