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環境藝術的設計中,空間是最為主要的分析設計對象,是整個設計環節工作的中心內容,本文從環境藝術設計的研究對象出發,探究了空間在環藝設計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特點,總結了在環藝設計之中感知空間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環境藝術;空間環境;感知與界定
環境設計對空間的影響體現在三個因素上:空間層次、空間性能和空間表現。從空間的層次角度來看,環境藝術具有劃分空間,創造具有許多特征的空間的功能。從空間性能的角度來看,環境的藝術設計可以在提高空間利用率和引領人們的生活方式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從功能的角度看,環境藝術中的空間認知可以有效地整合藝術和當地歷史的概念,延續區域背景,反映個性和藝術的精神,并更好地對空間進行設計與裝飾。因此,全面評估環境藝術設計對空間的影響可以進一步增強室內和外部設計的設計,并增強全新的空間設計概念的形成。
自然設計是其主要空間“空間”和“界面”的現代設計,其主要目的是為人們創造舒適,美麗的居住空間。本質上“實體”和“空間”是兩個重要元素。它們在和諧之相互補充。環境藝術的創作需要自然要素與設計對象。設計師必須運用美學,人機工程學和設計原理來創造一個融合藝術與技術的有益空間。
自環境藝術設計創建以來,環境藝術中的空間概念設計的重要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對空間環境進行合理安排、合理規劃的過程。在具體的設計工作中要保持以空間優化為核心的工作態度,爭取創造出一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空間環境為主要目的。
(一)空間是環境藝術設計的基礎
環藝設計是一種邏輯上屬于要對空間環境進行規劃的藝術形式。因此,空間是環境藝術設計創作的基礎。在自然景觀的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必須意識到空間下設計之中的作用,并在建筑設計的背景下考慮關于空間的環境藝術設計工作。
(二)環藝工作使空間更加個性化
同時,人們的精神需求已經從晦澀的文本解釋轉向更為具體的實體空間。空間的本質反映了他們對藝術和精神文化之美的渴望。環境藝術使得某些空間特征可以在人們的腦海中具有別樣的美感,是空間元素更加人性化。
藝術設計空間包括建筑空間。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建筑空間是一種可以準確反映藝術設計空間要素的空間形式。它具有可變性和設計的高難度,具有很高的設計價值。建筑空間是具有定義其的三維特征的空間。同時,建筑空間被認為是“大”空間,而內部空間被認為是“小”空間。與建筑物的“大”空間相比,這兩個可以很好地突出自然藝術設計的美學特征。我們可以通過聯想的方式來確定這些在特征上的差異。
(一)重視對空間功能的認識與理解
在現階段,大多數人對空間的理解存在一些錯誤,對空間的理解僅僅局限于它滿足環藝設計的使用要求。要轉變這樣一個錯誤的認知理念,并且要進行深入研究并加以考慮,并專注于理解空間對環藝設計的影響和其產生的對設計思維的影響。空間可以使人們在情感上團結一致。這要求合格的環境設計師要重視空間概念的功能整合和其在設計過程的實用層面的重要性。在自然的藝術設計中,空間的個性設計軟裝飾和復雜裝飾兩個主要因素的影響。空間的設計和效率不僅應著眼于目前空間所表示出的明顯功能,而且還應考慮到空間的隱藏功能,要明確環藝“空間”設計中的室內與室外之間的不同,要保證空間在經理過環境藝術設計之后既可以滿足美學效果上的要求,還可以使人們感受到空間的舒適度。區分室內與室外的設計特點。完成空間設計的多種特點的統一。這將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空間在環藝設計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環境藝術設計工作在空間設計上的具體應用。
(二)設立空間表現環節
在進行環藝設計工作的設計的鍛煉過程中,設計師應該注意針對空間部分設計的訓練,空間的設計是環境藝術設計當中的技術工作,擁有良好的空間設計感知能力,能夠加強其自身的環藝設計技巧,這是針對設計教學之中的重要教學內容,并且在其他不同類型的設計教學過程中,空間的教學應用也有具體體現,這也是分析空間結構,加強空間感知能力之所以如此重要的參考依據之一。所以設計師在具體的環藝設計的過程之中先要進行的工作就是對空間進行規劃處理,這可以有效加強對環境設計的方法的開發和應用。但是,實際的設計結果很難達到預期的要求,這也是空間設計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問題。這在以下方面尤其明顯:設計師的空間建模能力低,并且難以滿足空間的設計標準。之所以出現這一系列問題,是因為相關學科的教學沒有足夠重視空間訓練的內容,也沒有足夠重視培養設計師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導致設計過程中的許多錯誤。在主題空間設計的教學過程中,應考慮空間設計的重要性。當然,還應該注意空間設計在實際操作上的效果。如果在設計過程中沒有使用成熟的思維來研究復雜的設計問題,將很難使空間設計能夠達到合適的效果。在教學培訓過程中,重要的是要通過特定的教學階段來加強空間設計的教學,這也是提高空間設計效果的重要途徑。此外,需要弄清楚空間渲染的概念,這與其他的繪畫技術中的渲染的概念也不盡相同,特別是要實現設計與空間的結合,這要求設計師可以充分理解空間設計與空間表達之間的關系,并且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培養設計意識,以提高其環境藝術設計效果。
(三)重視空間設計的表現意識
在環境藝術的設計過程中,應注意對要進行的設計過程的空間描述以及對設計過程的合理理解。這就要求設計師要掌握與空間設計有關的概念,對建筑進行室外空間規劃和室內空間設計,要在設計時強調空間的秩序感。這種設計模式就要求設計師要對空間中的秩序感以及空間的表現角度進行正確的把握,設計效果要著重保障對空間設計的多角度解讀,要達到此種設計標準,就需要設計人員自身的專業知識以及技術素質需要不斷提高,空間的設計概念主要包括空間設計中的系統性和復雜性,平面三維平面的設計都應該在空間設計之中。新想法從提出到落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長期的努力和對設計師的培訓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同時,靈感不是隨時都有的的,除了在某些時候,藝術設計師還是得依靠本身的努力。在此基礎上,美術設計師可以進行動態的創造性思維訓練,根據設計工作的設計要求探索每個項目后,學習視覺圖像的特征和內容,從多個渠道獲得設計靈感,增強創作想象力。此外,環藝設計師需要充分參與創意活動,找到空間設計的特定規則和模式,創造出帶有空間設計思維模式獨特的藝術設計風格。
(四)空間設計要遵循比例尺原則
為了實現滿足體驗者產生最佳空間體驗效果的目標,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必須注意空間設計的規模和各部分的大小,這對最終的效果來說很重要。如果正確使用設計手段和技術,可以令設計效果加強。如果設計值不合適,最終空間設計的結果將大大降低。在對空間的構造進行創新思考的過程中,設計人員應了解空間思維模式中存在的大小問題,這是設計中應遵循的重要原則。正確的比例尺設計強調了設計的中心,使環藝設計中的空間元素深入人心。
(五)創新空間設計思維
空間的設計需要相對于當前的環境設計模式做出積極的調整。從精神需求方面出發,我們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高品質理念來展現空間之美。因此,在空間思維模型中,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將人們的感受與需求融入空間發展觀中,在不同的思維方式中展現新事物和差異,并滿足空間設計的動態性和多樣性。同時,我們需要從具有不同思維的所有指標中發展綜合思維,不斷豐富空間設計的內容和材料,提高空間設計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杰出的思維本身就具有創造力,這是反映人類思維方式強大一方面,在空間的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會在現有設計概念中進行空間發現,發現不同的方法并在設計開發中使用不同的角度,這可能會打破現狀。由于設計上的局限性,它在空間架構中加入了新元素,從不同角度和不同目的反映了不同層次的空間設計之美,使空間結構從內心深處更加強大。與設計師和體驗人員建立聯系。這就要求設計師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斷積累知識,然后不斷培養自己的想象力和藝術創造力,隨著時間的流逝發展空間設計,并將越來越多的元素應用于空間設計,以使空間結構不斷發展和更新。所謂新概念是指以不同的方式感知和理解問題,以便他們可以看到不同的事物。通過提高他們的思考能力,設計師可以使用不同的眼睛和想法來查看他們習慣的事物。材料本身的獨特美感使得對不同材料的使用的設計可以通過空間構建而進入空間設計的世界,以達到創新的效果。隨著空間思維的不斷發展,設計師傾向于通過發現矛盾的元素來審視問題,因此我們所看到的世界與我們每天所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這為設計師的靈感創造了條件。
綜上可知,環藝設計與空間之間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空間設計的個性是環藝設計中理性與感性設計的集成,環境藝術設計需要通過空間來表現環藝設計中的的實用性和藝術性。
參考文獻:
[1]唐建.觀念突圍——對環境藝術設計的思考[J].建筑與文化,2019.
[2]張勇.關于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對建筑空間認知的研究[J].藝術教育,2019.
[3]彭李千慧.視覺傳達設計中空間感知的重要性[J].戲劇之家,2018.
作者簡介:
梁辰田,男,1989年生,漢族,河南省新安縣人,河南林業職業學院信息與藝術設計系教師, 主要研究方向:藝術設計,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