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琳
摘 要:在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創業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重要方式,而農村婦女的創業問題明顯要多于農村的男性,這種創業發展的不平衡并不利于農村建設和發展,因此農村婦女創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對此,本文將基于社會性別視角,以農村婦女為出發點考量農村社會對婦女創業的阻礙,并分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促進農村男女創業的平衡。
關鍵詞:社會性別;農村婦女創業;問題對策
一、社會性別的一般理解
“社會性別”的概念是相對于“生理性別”提出的,它是基于社會男女兩種性別的不同特點而進行群體范圍的劃分,并對兩個群體的特征、角色、活動以及社會責任等進行對比,是兩性社會活動研究和判斷的重要視域。社會性別視角能夠從女性自身出發,結合社會對女性待遇以及要求的情況判斷農村婦女創業的概況,從而分析農村婦女創業的困境,探討有效的解決策略。
二、農村婦女創業的主要困境
(一)創業經濟環境不佳
創業經濟環境主要指某創業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而農村相對于城鎮而言發展水平落后,發展前景較差,可進行選擇的創業類型較少,因此外部的創業環境已經很難滿足農村婦女的創業需求;而在內部環境方面,農村的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偏低導致了農民的整體收入偏低,僅僅依靠農村婦女的可支配收入根本無法完全支付創業的啟動資金,而啟動資金不足會對后續的創業發展帶來嚴重的隱患。另外,農村經濟水平落后也影響了當地的福利、社會保障和政策的執行,因此創業經濟環境成為農村婦女創業的第一道制約因素。
(二)農村婦女創業動力不足
物質環境決定了農村的思想觀念和行業走向,因此農村婦女創業的第二道制約因素來自于家庭、社會對婦女的限制,導致農村婦女創業動力不足。經過大量調查發現,我國大部分農村對婦女甚至于女性的定位仍然較為傳統,例如“在家相夫教子”“做家庭主婦”“干農活”等,這種要求女性以家庭為中心的思想持續影響和限制農村婦女的創業,迫使許多女性只能進行勞作和家庭瑣事;另一類傳統思想是社會對女性能力的否定和歧視,進而導致女性整體處于畸形的行業競爭歧視和不公平對待的狀態,而農村婦女受到歧視的程度更加嚴重,因此大部分農村婦女的創業走向明顯具有局限性,更多選擇門檻低、投入少、技術含量不高的行業,一些高新技術行業對女性尤其是農村婦女仍然處于拒絕和否定的態度。
(三)婦女自身綜合能力較差
農村婦女自身綜合能力差在創業上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文化技能水平低,二是創業能力低。首先,農村婦女受到的教育不夠全面,也不夠深入,因此大多數農村婦女的文憑僅在小學初中,甚至還有部分婦女沒有受過教育,而新型創業需要較高的文化水平和職業技能,更要有對市場前景的前瞻能力,農村婦女的文化技能水平不足以應付高價值的創業和行業類型。其次是創業能力低。農村婦女的教育水平導致她們的思想觀念保守落后,對創業持有負面和冒險的印象,不愿意投入資金,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另外,她們的人際交往、風險承受、財務管理、對市場的把控和資源配置等能力都不夠,即使創業也很難成功。
三、解決農村婦女創業問題的對策
(一)以社會為督導營造良好氛圍
建立良好的社會創業環境是改善農村婦女就業的根本策略,因此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完善:首先是經濟方面。農村經濟的發展能夠很好地帶動其他環境的穩定,并增加農村婦女的創業機會。因此,當地的政府應當重點觀察農村發展特點,增加融資環境的渠道,讓農村婦女能夠參與到農村正在進行的發展項目,使她們在更加熟悉的環境中創業;其次是文化方面。文化環境會影響農村婦女的創業決心,因此要倡導男女平等文化和觀念促使女性改變對自身否定和保守的想法,建立平等競爭的社會環境給予女性創業的途徑。
(二)以家庭為后盾增強創業信心
農村婦女的創業道路艱難,而家庭是農村婦女顧慮最多的因素,因此解決好家庭問題,甚至從家庭中獲得創業幫助能夠有效增強婦女的創業信心。首先,在允許情況下,家庭成員可以給予農村婦女必要的經濟資助,緩解農村婦女的創業經濟和資源壓力,并加快創業起步的效率。同時,這種經濟資助實際上也屬于一種入股行為,投資者和創業者都能夠獲利;其次,家庭成員可以通過精神上的支持和開導給予農村婦女安慰,平緩和減輕農村婦女在創業中受到的精神壓力和傳統觀念輿論影響,堅定她們創業的決心;最后,若家庭成員健全,青壯年可以分擔農村婦女的勞務負擔,承擔起照顧老人小孩的責任,為婦女減輕家庭的后顧之憂。
(三)以自身為基點提升創業能力
一方面,要提升農村婦女的創業能力和文化水平,加快落實農村女性的教育政策,對于農村婦女而言,可以開展具有創業針對性的培訓和技能學習,讓農村女性盡快了解創業所需要的能力,更快投入到創業浪潮中;另一方面,要剔除傳統落后的封建思想,解除女性被家庭束縛的觀念,開闊農村婦女的眼界,讓她們了解到創業的優勢和目前熱門的創業類型,從而增加她們對創業的信心和熱情。對此,農村可以開辦一些創業成功婦女座談會,邀請一些已經成功的婦女進行經驗交流,并為農村婦女提供一些創業資源和途徑。
(四)以政策為導向引領創業發展
政策是農村婦女創業的有力保障,因此農村應當落實和完善農村婦女創業制度體系,引導婦女創業發展。首先是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成立創業風險專項保險,降低農村婦女創業風險。根據農村的發展情況,社保的額度和費用可以進行一定比例的調整,并且增設一項創業風險保險,保障農村婦女創業無負擔,如果創業失敗也能夠獲得理賠;其次是成立幫扶小組,指導農村婦女創業。很多農村婦女沒有創業的經驗,對此農村社區可以成為幫扶小組為她們提供創業咨詢和服務,為她們規劃創業的前景,甚至為她們提供一些融資渠道和創業建議。另外,幫扶小組還可以招收志愿者幫助婦女照顧老人小孩,解決她們的家庭問題。
四、結束語
綜上,農村婦女創業困境更多是由于農村的落后環境造成的,因此,筆者認為應當加大對農村的發展,改善農村的創業環境和剔除對女性的落后觀念,為農村婦女提供優質的創業環境,增加她們創業的信心。
參考文獻:
[1]馬璐雅,馮曉明,李浩.農村婦女創業意愿影響因素分析——基于保定市唐縣238名農村婦女調查數據分析[J].河北農業科學,2018,22(06):24-27.
[2]王轉雯. 宿豫區大興鎮農村婦女創業問題及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18.
[3]陳雪芳. 社會性別視域下農村婦女創業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2.
(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堯渡鎮人民政府)